一种氨氮废水降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713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氨氮废水降解器,包括壳体、进水管、出水接管、降解部分,进水管由顶部接入壳体,降解部分由上至下设置于壳体内,出水接管由壳体底部接出,降解部分上方的壳体内上下设置清理液流槽、分水器、上布水器,降解部分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一只以上的降解装置,每只降解装置的底部设有充氧器,相邻两只降解装置之间设置中间布水器,最下一只降解装置下方的壳体内上下设置下布水器、空清器、水清器,水清器下方的壳体内接出水接管。其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使用成本低、降解率高。降解率高。降解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氮废水降解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氮废水降解器。

技术介绍

[0002]氨氮废水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家对氨氮废水的排放指标要求越来越严,我国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中规定氨氮废水排放指标不超过2.0 mg/l(

类)。许多科研单位和工作者在氨氮废水处理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范围涉及生物法、物化法、化学法各种处理工艺,目前氨氮废水处理的技术有生物脱氮法、氨吹脱汽提法、折点氯化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液膜法、土壤灌溉法等,尽管氨氮废水处理的方法很多,有时还采取多种技术的联合处理, 这些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尽管这些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基本能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但有些工艺技术存在流程长、占地面积大、处理成本高等问题,有些工艺技术在处理废水中氨氮的同时带来了二次污染。目前,还没有一种能高效、经济、稳定的氨氮废水处理设备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对氨氮废水降解技术中存在的流程长、占地面积大、处理成本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使用成本低、降解率高的氨氮废水降解器。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氨氮废水降解器,包括壳体、进水管、出水接管、降解部分,进水管由顶部接入壳体,降解部分由上至下设置于壳体内,出水接管由壳体底部接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部分上方的壳体内上下设置清理液流槽、分水器、上布水器,降解装置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一只以上的降解装置,每只降解装置的底部设有充氧器,相邻两只降解装置之间设置中间布水器,最下一只降解装置下方的壳体内上下设置下布水器、空清器、水清器,水清器下方的壳体内接出水接管。
[0005]进一步地,所述出水接管由底部上扬高出分水器位置接出。
[0006]进一步地,所述水清器下方的壳体外接内循环接管和设置排净口。
[0007]进一步地,所述每只降解装置对应的壳体侧壁上设有人孔和检查接管。
[0008]进一步地,所述每只降解装置对应的壳体侧壁内壁上设有爬梯。
[0009]进一步地,所述空清器、水清器、充氧器为轴向开设多个朝上和/或朝侧边出孔的管状结构且均接出壳体侧壁外部设置接口或接管。
[0010]进一步地,所述最下一只降解装置下方的壳体侧壁上设有人孔。
[0011]进一步地,第一只降解装置的充氧器与其下方中间布水器之间的壳体侧壁上开设取样接管。
[0012]进一步地,所述清理液流槽为上开口槽状结构且接出壳体侧壁外部设置接口或接管。
[0013]进一步地,所述降解装置包括生物合成材料骨架和生物降解单元,生物降解单元均布在生物合成材料骨架上。
[0014]在使用时,将氨氮废水送到进水管进入分水器内,经分水器上的均布出孔流出到上布水器上,在壳体内由上布水器均匀流经降解装置,在对氨氮降解过程中,氧气通过充氧器在壳体侧壁上接口连接供氧气扩散进入流经的氨氮废水中,不断的补充氨氮废水降解时所需的能量,经多个降解装置下充氧器、下中间布水器依次降解除去氨氮后的水从下布水器均匀流出而进入出水接管,最终从出水接管排出。
[0015]运行一定的周期后,当降解装置的生物降解单元的活性降低时,需对降解装置表面进行清理,先用空气通过空清器接管连接空清器,空气对降解装置表面集聚的杂物进行吹扫,杂物脱离降解装置表面后再用经降解后的水通过水清器接管连接水清器,从水清器出来的水清洗后的清理液溢流至清理液流槽通过清理液排口接口排出到后续处理工序。
[0016]设置在壳体中部的取样接管可根据运行需要,提取内部水样分析,便于适时调整运行指标。
[0017]壳体上的排净口、检查接管、人孔、内部爬梯方便于日常或定期的维护检修。
[0018]设置在壳体上的内循环接管借助于外泵源,主要用于外供水停止后利用设备内部水的自循环,确保设备内降解性能不受影响。
[0019]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1、充氧器在壳体内降解装置下设置,氨氮废水与氧气形成对流,氨氮废水与氧气均匀接触,充氧充分,使氨氮废水的降解稳定高效,克服了充氧不均或不足的现象。
[0021]2、氨氮废水从顶部由进水管进入,利用重力流动,无需动力,降低了运行能耗。
[0022]4、氨氮废水由设备顶部进水管进入,降解后从侧面出水接管上部排出,运行时不要担心设备内的水会放空,不需要人为调节,操作简便。
[0023]5、降解装置是数个生物降解单元的组合体,氨氮废水流经时,其中的氨氮被活化的生物迅速降解,不需要添加任何药剂,无二次污染。
[0024]6、运行周期长,空清器、水清器使用频率低,能耗低,清理的杂物也较少。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7]图3为图1的左视图。
[0028]图中:壳体1,进水管2,分水器3,上布水器4,第一充氧器5,中间布水器6,第二充氧器7,下布水器8,空清器9,水清器10,出水接管11,出水接管12,清理液流槽13,清理液排口14,第一充氧器接管15,第二充氧器接管16,空清器接管17,水清器接管18,内循环接管19,排净口20,取样接管21,第一检查接管22,第二检查接管23,第一人孔24,第二人孔25,第三人孔26,内部爬梯27,降解装置28。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0]图1、2、3所示:一种氨氮废水降解器包括壳体1,进水管2,分水器3,上布水器4,第一充氧器5,中间布水器6,第二充氧器7,下布水器8,空清器9,水清器10,出水接管11,出水接管12,清理液流槽13,清理液排口14,第一充氧器接管15,第二充氧器接管16,空清器接管
17,水清器接管18,内循环接管19,排净口20,取样接管21,第一检查接管22,第二检查接管23,第一人孔24,第二人孔25,第三人孔26,内部爬梯27,降解装置28。进水管2由顶部接入壳体1,降解部分的两个降解装置28上下设置于壳体1内,降解部分上方的壳体内上下设置清理液流槽13、分水器3、上布水器4,清理液流槽13为上开口槽状结构且接出壳体侧壁外部设置清理液排口14,分水器3总管垂直进水接水平的多个支管向下均布出孔用于分水,上布水器14艉带有均布孔的平板用于向下布水;上、下两降解装置28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二充氧器5、7,第一、二充氧器5、7外接出壳体第一充氧器接管15,第二充氧器接管16,两降解装置之间设置中间布水器6,下降解装置下方的壳体内上下设置下布水器8、空清器9、水清器10,水清器10下方的壳体内接出水接管12,出水接管由底部上扬高出分水器位置接出;水清器下方的壳体外接内循环接管19和设置排净口20。
[0031]为了便于维修、监控,在两只降解装置以及其下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氮废水降解器,包括壳体、进水管、出水接管、降解部分,进水管由顶部接入壳体,降解部分由上至下设置于壳体内,出水接管由壳体底部接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部分上方的壳体内上下设置清理液流槽、分水器、上布水器,降解部分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一只以上的降解装置,每只降解装置的底部设有充氧器,相邻两只降解装置之间设置中间布水器,最下一只降解装置下方的壳体内上下设置下布水器、空清器、水清器,水清器下方的壳体内接出水接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降解器,其特征是:所述出水接管由底部上扬高出分水器位置接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降解器,其特征是:所述水清器下方的壳体外接内循环接管和设置排净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降解器,其特征是:所述每只降解装置对应的壳体侧壁上设有人孔和检查接管。5.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德宏季乐吴佳许良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河海给排水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