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后路系统弹性连接棒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棒,具体涉及一种颈椎后路系统弹性连接棒。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枕颈融合手术中,是在后脑枕骨部位植入枕骨板,然后利用枕骨螺钉将枕骨板固定在后脑枕骨部位处,且枕骨板的两端装配对应的连接座用于连接棒的固定。在颈椎椎体上植入对应的椎弓根钉,最后通过钛合金连接棒将枕骨板的连接座和颈椎椎体上的椎弓根钉连为一体构成枕颈后路系统,在此过程中为了适用枕颈后路的生理曲度还需要将连接棒予以弯曲,即连接棒在颈椎第一节段的寰椎和第二节段的交枢椎处进行弯曲,由于术后患者头颈部的活动程度,常常会发生连接棒在弯曲部位发生疲劳断裂的情况,这就造成患者需要二次手术,为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创伤。经分析是因为弯曲后的连接棒还存在残余应力,再加上固定后患者头部的活动,使得连接棒的疲劳强度受到很大的削弱,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临床中常常采用硬度更大、强度更大的钴铬钼材料的连接棒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又存在产品成本相对来说很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因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后路系统弹性连接棒,包括连接棒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棒本体(1)包括互为一体或固定连接的枕骨部位压制段(11)和颈椎部位压制段(12),且枕骨部位压制段(11)与颈椎部位压制段(12)之间还设有应力释放弹性段(13),所述应力释放弹性段(13)的外径均大于枕骨部位压制段(11)和颈椎部位压制段(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后路系统弹性连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释放弹性段(13)的外周壁上设有呈螺旋弹簧状的弹性槽(1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后路系统弹性连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释放弹性段(13)的外周壁上设有均匀布置的环形弹性槽(132),相邻的环形弹性槽(132)之间为环形凸起(13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椎后路系统弹性连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呈螺旋弹簧状的弹性槽(131)的螺距P控制在1mm~2mm范围内,长度L1控制在10mm~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志刚,贺军,
申请(专利权)人:迪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