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兆星专利>正文

新型多功能温针灸药物隔热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6880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温针灸药物隔热贴,包括阻隔层,所述阻隔层底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开口朝向阻隔层下方,所述放置槽内设有用于吸收药液的药液层,所述阻隔层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药液层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心和第二通孔的轴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温针灸药物隔热贴,具有阻挡艾绒燃烧时的灰烬掉落,防止烫伤患者、最大程度地发挥温针灸治疗作用,增强对针刺穴位局部药物透入,使温针灸与药物透入起到协同作用。协同作用。协同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多功能温针灸药物隔热贴


[0001]本技术涉及中医针灸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温针灸药物隔热贴。

技术介绍

[0002]温针灸是将艾灸与针刺结合的临床常用方法,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艾绒燃烧产生的热量可通过针体以及皮肤传入体内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红外线以及多种化学物质也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起到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
[0003]现有在患者进行温针灸时,会在艾绒与患者皮肤表面之间增加纸片,在纸皮表面开设有小孔,将针穿过小孔刺入患者体内,而纸片起到防止艾绒燃烧时产生的灰烬掉落,而烫伤患者皮肤的目的。但是采用纸片进行阻隔时,纸片会隔绝艾绒燃烧时,产生的红外线和化学物质以及大部分的热量,使温针灸的作用大大折扣。并且当患者还需要在患处进行药物透入时,现有在进行温针灸时,无法同时对患者的患处进行药物透入,难以发挥温针灸与药物透入的协同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温针灸药物隔热贴,具有阻挡艾绒燃烧时的灰烬掉落,防止烫伤患者、最大程度地发挥温针灸治疗作用,增强对针刺穴位局部药物透入,使温针灸与药物透入起到协同作用。
[0005]本技术公开的新型多功能温针灸药物隔热贴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新型多功能温针灸药物隔热贴,包括阻隔层,所述阻隔层底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开口朝向阻隔层下方,所述放置槽内设有用于吸收药液的药液层,所述阻隔层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药液层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心和第二通孔的轴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药液层采用无纺布或海绵制成。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阻隔层采用保温保湿材料制成。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阻隔层下方设有粘胶层,所述粘胶层沿阻隔层边缘进行设置。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粘胶层远离阻隔层一侧设有离型层。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孔成矩阵排列,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与第一通孔相对应,且所述第二通孔的设置与第一通孔相对应。
[0012]本技术公开的新型多功能温针灸药物隔热贴的有益效果是:将阻隔层及药液层敷在患者的皮肤表面,由于阻隔层上的第一通孔和药液层上的第二通孔位于同一轴线上,所以人们可将针具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插入,刺入患者的皮肤内,再在针柄上点燃艾绒。通过阻隔层对艾绒燃烧时掉落的灰烬进行阻隔,而艾绒燃烧时所产生的一部分热量
可借助针具传递至患者体内,一部分热量和其他化学物质还可通过另外未插有针具的第一通孔进入到阻隔层中,在通过第二通孔与患者的患处皮肤进行接触,起到温针灸的治疗目的。在对患者进行温针灸的同时,可通过药液层中的药液对患者进行药物透入,并且可通过温针灸时所产生的热量对药液进行加热,加快药液对皮肤的渗透作用,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温针灸治疗作用,增强对针刺穴位局部药物透入,使温针灸与药物透入起到协同作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新型多功能温针灸药物隔热贴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新型多功能温针灸药物隔热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0016]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新型多功能温针灸药物隔热贴,包括阻隔层10,阻隔层10底部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开口朝向阻隔层10下方,放置槽内设有用于吸收药液的药液层20。阻隔层10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11,药液层20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21,第一通孔11的轴心和第二通孔21的轴心位于同一轴线上。第一通孔11成矩阵排列,第二通孔21的数量与第一通孔11相对应,且第二通孔21的设置与第一通孔11相对应。
[0017]将阻隔层10及药液层20敷在患者的皮肤表面,由于阻隔层10上的第一通孔11和药液层20上的第二通孔21位于同一轴线上,所以人们可将针具从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冲插入,刺入患者的皮肤内,再在针柄上点燃艾绒。
[0018]通过阻隔层10对艾绒燃烧时掉落的灰烬进行阻隔,而艾绒燃烧时所产生的一部分热量可借助针具传递至患者体内,一部分热量和其他化学物质还可通过另外未插有针具的第一通孔11进入到阻隔层10中,再通过第二通孔21与患者的患处皮肤进行接触,起到温针灸的治疗的目的。
[0019]在对患者进行温针灸的同时,可通过药液层中的药液对患者进行药物透入,并且可通过温针灸时所产生的热量对药液进行加热,加快药液对皮肤的渗透作用,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温针灸治疗作用,增强对针刺穴位局部药物透入,使温针灸与药物透入起到协同作用。
[0020]上述方案中,药液层20采用无纺布或海绵制成,使能够更好地将药液吸收在药液层20中,并且采用无纺布和海绵具有一定的透气性,能够使艾绒燃烧时的热量可透过药液层20。
[0021]阻隔层10采用保温保湿材料制成,可通过阻隔层10对药液层20中的药液起到保湿作用,避免药液直接挥发在外界中,并且还可以减少艾绒燃烧之后传递至药液层20和阻隔层10的热量流失,从而起到保温的目的,使温针灸结束之后,能够延长这种温热效应,提高治疗效果。
[0022]并且阻隔层10和药液层20均为柔性材料,可较好地与患者皮肤表面进行贴合,起到更好地药液透入作用。
[0023]在阻隔层10下方设有粘胶层30,粘胶层30沿阻隔层10边缘进行设置,且粘胶层30远离阻隔层10一侧设有离型层31。当人们在进行使用时,可先将粘胶层30一侧的离型层31
撕开,将药液滴入药液层20中,再将阻隔层10和药液层20粘在患者皮肤表面即可。
[0024]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温针灸药物隔热贴,将阻隔层及药液层敷在患者的皮肤表面,由于阻隔层上的第一通孔和药液层上的第二通孔位于同一轴线上,所以人们可将针具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插入,刺入患者的皮肤内,再在针柄上点燃艾绒。通过阻隔层对艾绒燃烧时掉落的灰烬进行阻隔,而艾绒燃烧时所产生的一部分热量可借助针具传递至患者体内,一部分热量和其他化学物质还可通过另外未插有针具的第一通孔进入到阻隔层中,在通过第二通孔与患者的患处皮肤进行接触,起到温针灸的治疗目的。在对患者进行温针灸的同时,可通过药液层中的药液对患者进行药物透入,并且可通过温针灸时所产生的热量对药液进行加热,加快药液对皮肤的渗透作用,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温针灸治疗作用,增强对针刺穴位局部药物透入,使温针灸与药物透入起到协同作用。
[0025]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功能温针灸药物隔热贴,其特征在于,包括阻隔层,所述阻隔层底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开口朝向阻隔层下方,所述放置槽内设有用于吸收药液的药液层,所述阻隔层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药液层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心和第二通孔的轴心位于同一轴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温针灸药物隔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层采用无纺布或海绵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温针灸药物隔热贴,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兆星颛孙芹帅史欣怡谭耀晋陈丽莹曹凤叶林咸明
申请(专利权)人:贾兆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