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用原料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672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原料进给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用原料进给装置,包括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上端安装有电机壳A,电机壳A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搅拌装置外壁的底部连接有出料口,搅拌装置的下方连接有支撑腿,搅拌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上端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的两侧安装有挡板,底座的前端设置有旋转轴,底座的外侧设置有电机壳B,电机壳B的内部安装有变频电机B,转动柱的前端连接有转动柱,转动柱的一侧连接有铁钉,电机壳A的内部安装有变频电机A,变频电机A的下方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下端连接有搅拌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传送带的传输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原料,把人们的双手解放出来,减少混凝土对人体的伤害。减少混凝土对人体的伤害。减少混凝土对人体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用原料进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原料进给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用原料进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简称为“砼(t
ó
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混凝土在古代西方曾经被使用过,罗马人用火山灰混合石灰,砂制成的天然混凝土曾在古代的一些建筑中使用。天然混凝土具有凝结力强,坚固耐久,不透水等特性,使之在罗马得到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罗马建筑结构的发展,而且拱和穹顶的跨度上不断取得突破,造就了一大批仍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大型公共建筑。公元前1世纪中,天然建筑在券拱结构中几乎完全排斥了石材。自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波特兰水泥后,由于用它配制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价较低,特别是能耗较低,因而用途极为广泛。
[0003]目前混凝土的进给都是有人工操作的,这样做不仅会对原料造成一定的浪费,还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为此我们提出—种便于组装的人力资源移动摊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用原料进给装置,以解决上述进给混凝土对人体造成困扰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用原料进给装置,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上端安装有电机壳A,所述电机壳A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搅拌装置外壁的底部连接有出料口,所述搅拌装置的下方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搅拌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两侧安装有挡板,所述底座的前端设置有旋转轴,所述底座的外侧设置有电机壳B,所述电机壳B的内部安装有变频电机B,所述电机壳B的前端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一侧连接有铁钉,所述电机壳A的内部安装有变频电机A,所述进料口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变频电机A的下方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连接有搅拌棒。
[0006]其中,所述进料口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装置的上端,所述进料口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壳A的一侧,所述进料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电机壳A的尺寸。
[0007]其中,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装置的下端,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出料口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装置外壁底部的一侧,所述出料口的尺寸小于所述搅拌装置的尺寸。
[0008]其中,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装置的一侧,所述传送带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挡板固定安装在所述传送带的两侧,所述传送带的长度和所述底座的长度一样,
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旋转轴的数量为若干个。
[0009]其中,所述过滤网固定连接在所述进料口的内部,所述过滤网的材质为金属铁,所述变频电机A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壳A的内部,所述变频电机A的尺寸小于所述电机壳A的尺寸。
[0010]其中,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所述变频电机A的下端,所述搅拌棒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的下端,所述搅拌棒的四周安装有长棒。
[0011]其中,所述电机壳B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外侧,所述变频电机B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壳B的内部,所述转动柱转动连接在所述电机壳B的前端,所述铁钉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柱的一侧,所述铁钉的数量为若干个。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传送带的传输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原料,把人们的双手解放出来,减少混凝土对人体的伤害,有了挡板的存在可以防止原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流失,保证原料的进给,通过变频电机A的转动可以带动转轴进行转动,最后带动搅拌进行转动,从而对原料进行搅拌,使原料可以充分的混合,搅拌棒四周的长棒可以增加搅拌的速率,通过变频电机B的转动可以带动转动柱进行旋转,从而可以带动铁钉进行转动,对原料中细长的杂质进行卷收。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用原料进给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用原料进给装置的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用原料进给装置的搅拌装置的内部平面图。
[0016]图中:1、搅拌装置;2、进料口;3、电机壳A;4、支撑腿;5、出料口;6、传送带7、底座;8、旋转轴;9、挡板;10、过滤网;11、变频电机A;12、转轴;13、搅拌棒;14、铁钉;15、变频电机B;16、转动柱;17、电机壳B。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用原料进给装置,包括搅拌装置1,搅拌装置1上端安装有电机壳A3,电机壳A3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2,搅拌装置1外壁的底部连接有出料口5,搅拌装置1的下方连接有支撑腿4,搅拌装置1的一侧设置有底座7,底座7的上端设置有传送带6,传送带6的两侧安装有挡板9,底座7的前端设置有旋转轴8,底座7的外侧设置有电机壳B17,电机壳B17的内部安装有变频电机B15,电机壳B17的前端连接有转动柱16,转动柱16的一侧连接有铁钉14,电机壳A3的内部安装有变频电机A11,进料口2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0,变频电机A11的下方连接有转轴12,转轴12的下端连接有搅拌棒13。
[0019]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变频电机A11的转动可以带动转轴12进行转动,最后带动搅拌13进行转动,从而对原料进行搅拌,使原料可以充分的混合,通过变频电机B15的转动可
以带动转动柱16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铁钉14进行转动,可以对一些杂物进行清理,有了传送带6的存在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原料,把人们的双手解放出来,减少混凝土对人体的伤害。
[0020]进一步的,进料口2固定连接在搅拌装置1的上端,进料口2固定连接在电机壳A3的一侧,进料口2的尺寸大于电机壳A3的尺寸。
[0021]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进料口2可以源源不断的向搅拌装置1中输入原料。
[0022]进一步的,支撑腿4固定连接在搅拌装置1的下端,支撑腿4的数量为四个,出料口5固定连接在搅拌装置1外壁底部的一侧,出料口5的尺寸小于搅拌装置1的尺寸。
[0023]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支撑腿4的存在可以使装置更加的稳定,通过出料口5可以使搅拌后的原料落在传送带6上。
[0024]进一步的,底座7固定连接在搅拌装置1的一侧,传送带6安装在底座7的上端,挡板9固定安装在传送带6的两侧,传送带6的长度和底座7的长度一样,旋转轴8转动连接在底座7的内部,旋转轴8的数量为若干个。...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用原料进给装置,包括搅拌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1)上端安装有电机壳A(3),所述电机壳A(3)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2),所述搅拌装置(1)外壁的底部连接有出料口(5),所述搅拌装置(1)的下方连接有支撑腿(4),所述搅拌装置(1)的一侧设置有底座(7),所述底座(7)的上端设置有传送带(6),所述传送带(6)的两侧安装有挡板(9),所述底座(7)的前端设置有旋转轴(8),所述底座(7)的外侧设置有电机壳B(17),所述电机壳B(17)的内部安装有变频电机B(15),所述电机壳B(17)的前端连接有转动柱(16),所述转动柱(16)的一侧连接有铁钉(14),所述电机壳A(3)的内部安装有变频电机A(11),所述进料口(2)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0),所述变频电机A(11)的下方连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下端连接有搅拌棒(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用原料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2)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装置(1)的上端,所述进料口(2)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壳A(3)的一侧,所述进料口(2)的尺寸大于所述电机壳A(3)的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用原料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4)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装置(1)的下端,所述支撑腿(4)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出料口(5)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装置(1)外壁底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王良荣丁增强
申请(专利权)人:拉萨纳龙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