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谷子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6535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的一种多功能谷子播种装置,包括操作箱,操作箱的顶端设有电机,操作箱的底部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设有底板,操作箱的内部顶端固定设有进料管,进料管底端贯穿操作箱的内部底端且进料管的顶端和底端均呈开口状,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螺旋输送杆,螺旋输送杆设在操作箱的顶部且螺旋输送杆的底端穿过操作箱的底端和进料管的内部并延伸出进料管的底端,螺旋输送杆与操作箱的顶端通过轴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驱动传动机构运行,使得挡板对出料管内部的谷物种子有规律的控制排放,实现了自动精准控制播种量,间隔均匀,提高了播种作业的生产效率,使用方便,在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应用价值。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谷子播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具体的,本技术涉及一种谷子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谷子,脱壳后俗称小米,属禾本科的一种植物,古称稷、粟,亦称粱,子实极小,直径1mm左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农作物之一,为一年生草本农作物,是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一种小杂粮,不仅营养丰富、容易消化,还可以进一步加工生产黄色素、膳食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在食品、医药和化工行业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0003]由于谷子子实粒小,传统的谷物播种装置每次播种量不易控制,撒籽不均匀,或易漏播,导致播种作业质量不高,从而影响产品的价值或增加了种植成本,因此,亟需一种适用于谷子种植的多功能播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中述传统谷子播种时播种量不易控制,撒籽不均匀或易漏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谷子播种装置,通过电机驱动传动机构运行,使得挡板对出料管内部的谷物种子有规律的控制排放,实现了自动精准地控制播种量,提高了播种作业的生产效率,同时还提升了播种的品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传统的谷物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谷子播种装置,包括操作箱(1),所述操作箱(1)的顶端设有电机(2),所述操作箱(1)的底部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设有底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1)的内部顶端固定设有进料管(3),所述进料管(3)底端贯穿操作箱(1)的内部底端且进料管(3)的顶端和底端均呈开口状,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螺旋输送杆(4),所述螺旋输送杆(4)设在操作箱(1)的顶部且螺旋输送杆(4)的底端穿过操作箱(1)的底端和进料管(3)的内部并延伸出进料管(3)的底端,所述螺旋输送杆(4)与操作箱(1)的顶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操作箱(1)的底端固定设有出料管(34),所述出料管(34)设在进料管(3)的底端,所述出料管(34)的顶端和底端均呈开口状且出料管(34)与进料管(3)相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杆(4)的外端固定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锥齿轮一(13),锥齿轮一(13)固定设在螺旋输送杆(4)的外端,锥齿轮一(13)设在操作箱(1)的顶部,锥齿轮一(13)的后侧啮合有锥齿轮二(14),锥齿轮二(14)的后侧固定设有转杆一(15),转杆一(15)的外端固定设有主动皮带轮一(17),主动皮带轮一(17)设在操作箱(1)的顶部,操作箱(1)的顶端设有转杆二(19),转杆二(19)设在转杆一(15)右侧,转杆二(19)的外端固定设有从动皮带轮一(21)和主动皮带轮二(22),主动皮带轮一(17)与从动皮带轮一(21)通过皮带一(18)相互连接,主动皮带轮二(22)设在从动皮带轮一(21)的后侧,操作箱(1)的底部设有转杆三(26),转杆三(26)设在螺旋输送杆(4)的右侧,转杆三(26)的外端固定设有从动皮带轮二(24)和不完全齿轮(27),主动皮带轮二(22)与从动皮带轮二(24)通过皮带二(23)相互连接,皮带二(23)贯穿操作箱(1)且设在进料管(3)的右侧,不完全齿轮(27)的底端啮合有齿条(28),齿条(28)的前侧固定设有固定板(29),固定板(29)的左侧固定设有挡板(35),挡板(35)的顶端开设有通孔,通孔贯穿挡板(35),挡板(35)设在出料管(34)的底端,固定板(29)的右侧固定设有弹簧(3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谷子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的外端通过支撑架(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麟张述功路子峰王莉艾先涛吾买尔江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