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乳纠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640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乳纠正器,包括乳头罩和单向阀;所述乳头罩侧壁或顶端设置所述单向阀;所述乳头罩能够覆盖乳头,通过所述单向阀抽取内部空气,提供负压环境将内凹的乳头牵拉出来并将乳头保持在负压环境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吸乳纠正器使用方便,通过负压直接固定在乳头上,无需占用双手,无需占用时间专门治疗,只需佩戴即可,使得患者能够长期坚持使用。吸乳纠正器能够调节尺寸,满足不同乳头尺寸的需求。采用硅胶材质接触皮肤增加了佩戴的舒适感,尺寸小巧,便于佩戴。便于佩戴。便于佩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乳纠正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吸乳纠正器。

技术介绍

[0002]女性乳头内陷的发生率为1%~2%,通常为双侧,亦可仅发生于一侧,乳头内陷程度可不一致。根据乳头内陷深浅可分为三度:一度为部分乳头内陷,乳头颈部存在,能轻易被挤出,挤出后乳头大小与常人相似;二度为乳头完全内陷于乳晕之中,但可以手挤出乳头,乳头叫正常偏小,多半无乳头颈部;三度为乳头完全埋在乳晕下方,无法使内凹的乳头挤出。
[0003]凹陷乳头可积存污垢或油脂,造成感染或异味,更为严重的是,乳头内陷使婴儿难以吸吮乳汁,失去哺乳功能。
[0004]目前乳头内陷的治疗方法有:1.手法牵拉:青春期是乳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纠正乳头内陷的重要时期。经常牵拉乳头,可以使乳头突出、乳腺导管、纤维条索及平滑肌伸展延长,乳头自然逐渐向外凸起。但这需要较长的时间,循序渐进地进行,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0005]2.吸引疗法:通过负压吸引装置,对内陷的乳头造成牵拉,达到延长乳腺导管及纤维条索的目的;常用的方式为将注射器切掉头部,用针管部分拉伸,通过负压吸住乳头从而进行乳头凹陷的矫正,但因针管部分人工切割后不整齐,具有刮伤患者皮肤的风险,且需要双手操作,并需要护理人员演示,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量。
[0006]3.手术治疗: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切开法乳头内陷矫正术。该方法带来的创伤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吸乳纠正器,利用负压原理牵引出内凹乳头并固定,操作简单,能够长期佩戴,不必设置专门的治疗时间。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种吸乳纠正器,包括乳头罩和单向阀;
[0009]所述乳头罩侧壁或顶端设置所述单向阀;
[0010]所述乳头罩能够覆盖乳头,通过所述单向阀抽取内部空气,提供负压环境将内凹的乳头牵拉出来并将乳头保持在负压环境下。
[0011]进一步地,所述乳头罩接触的边缘包覆硅胶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乳头罩为透明PVC材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吸乳纠正器具有折叠部,所述折叠部通过折叠减小所述吸乳纠正器覆盖乳头的内孔直径。
[0014]进一步地,所述折叠部包括折合槽,折合槽上部连接的折叠壁直径小于折合槽下部连接的折叠壁;所述折合槽能够向内翻折,使得上部连接的折叠壁套设在下部连接的折叠壁内部,上部连接的折叠壁下边缘接触乳晕,作为封闭乳头的接触端。
[0015]进一步地,所述折叠部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折叠壁、第一折合槽、第二折叠壁、第二折合槽以及第三折叠壁;第一折叠壁的内径大于第二折叠壁的外径,第二折叠壁的内径大于第三折叠壁的外径;第一折合槽能够向内翻折,使得第一折叠壁套设在第二折叠壁的外侧;第二折合槽能够向内翻折,使得第二折叠壁套设在第三折叠壁的外侧。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折叠壁上部连接顶部,所述顶部与所述折叠部采用相同材质一体成型。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折叠壁上部连接顶部,顶部为透明PVC材料,折叠部为硅胶材料。
[0018]进一步地,折叠部厚度为0.1mm~0.3mm。
[0019]进一步地,第一折叠壁下端的内径为0.9cm~1.0cm、第二折叠壁的内径为1.2cm~1.3cm、第三折叠壁的内径为1.5cm~1.6cm。
[0020]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1](1)本技术的吸乳纠正器使用方便,通过负压直接固定在乳头上,无需占用双手,无需占用时间专门治疗,只需佩戴即可,使得患者能够长期坚持使用。
[0022](2)本技术的吸乳纠正器能够调节尺寸,满足不同乳头尺寸的需求。
[0023](3)本技术采用硅胶材质接触皮肤增加了佩戴的舒适感。
[0024](4)本技术的吸乳纠正器尺寸小巧,便于佩戴。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吸乳纠正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硅胶包裹示意图;
[0027]图3为吸乳纠正器尺寸调节实施例示意图
[0028]图4为吸乳纠正器尺寸调节实施例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30]本技术的吸乳纠正器通过负压将乳头吸出,并通过负压的作用保持乳头的吸出状态,避免乳头回缩。
[0031]实施例1
[0032]在该实施例中,吸乳纠正器包括乳头罩1以及单向阀4。如图1所示,乳头2凹陷在乳晕3内部,乳头罩1能够覆盖在乳头2上,乳头罩1顶端或侧壁设置单向阀4,通过负压装置插入单向阀4,抽吸乳头罩1内的空气,负压吸出乳头。乳头罩1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吸附在乳晕3上,不会脱落,同时提供了保持乳头牵引的力,乳头不会回缩。单向阀4保证了使用过程中的密封性,使得负压装置可以抽吸乳头罩1内的空气,而外部的空气不会进入乳头罩1内部。
[0033]负压装置可以为采用无针头的针管等,具有抽气功能的装置。
[0034]乳头罩1可以采用透明的材质,便于观察,例如PVC材质。乳头罩1与乳晕2贴紧形成密封,可以在与乳晕2接触的边缘包覆硅胶层5,保证密封性以及佩戴舒适性。可以设置向外的翻边,增大接触面积,提高舒适感。也可以将乳头罩1设置为上部为PVC材质,下部接触部分设置为硅胶材质。使得吸乳纠正器可以长时间佩戴。
[0035]实施例2
[0036]由于女性乳头的大小存在差异,因此吸乳纠正器的接触口径也具有一定要求。吸乳纠正器需要覆盖乳头,略大于乳头尺寸即可,如果过大将乳晕吸出会影响乳头的牵拉效果。为了针对不同的乳头大小,吸乳纠正器可调节接触口径的大小。
[0037]乳头罩1的下部具有折叠部,折叠部包括若干折合槽,折合槽直径逐渐增大的环台侧壁结构,折合槽连接的上部的折叠壁的直径小于下部折叠壁的直径,当向下按压折合槽连接的上部的折叠壁时,折合槽向内翻折,使得下部折叠壁套设在上部折叠壁的外部,使得上部折叠壁的下边缘接触乳晕,进而减小了接触尺寸。
[0038]如图3、4所示,第一折叠壁1

4、第二折叠壁1

3、第三折叠壁1

2的直径依次增大,第三折叠壁1

2连接顶部1

1。第一折合槽1

6、第二折合槽1

5为侧壁逐渐增大的环台形状,实现两个折叠壁之间的过渡连接。第一折合槽1

6、第二折合槽1

5采用硅胶材质,能够在上部的压力下向内翻折,使得折叠壁之间形成嵌套结构。如果乳头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乳纠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乳头罩和单向阀;所述乳头罩侧壁或顶端设置所述单向阀;所述乳头罩能够覆盖乳头,通过所述单向阀抽取内部空气,提供负压环境将内凹的乳头牵拉出来并将乳头保持在负压环境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乳纠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头罩接触的边缘包覆硅胶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乳纠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头罩为透明PVC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乳纠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乳纠正器具有折叠部,所述折叠部通过折叠减小所述吸乳纠正器覆盖乳头的内孔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乳纠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部包括折合槽,折合槽上部连接的折叠壁直径小于折合槽下部连接的折叠壁;所述折合槽能够向内翻折,使得上部连接的折叠壁套设在下部连接的折叠壁内部,上部连接的折叠壁下边缘接触乳晕,作为封闭乳头的接触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乳纠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红薛丽华胡颖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