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疫苗贴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583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疫苗贴片,包括树脂顶板、纤维布层与硅基基底,纤维布层固定粘贴与树脂顶板的底面,硅基基底贴合设置于纤维布层远离树脂顶板的一端面,树脂顶板的顶面开设有按压槽,纤维布层的两侧壁一体式连接有延伸片。第一粘贴层粘贴于人体表皮,使延伸片对硅基基底进行进一步固定措施,防止疫苗药物未完全溶解时硅基基底发生脱落,提升整体稳定性,通过上提延伸片可将硅基基底扯离人体表皮,使微针快速便捷的与角质层脱离,施力面积大,防止微针在表皮角质层内晃动扩大创口,密封盖体与第二粘贴层可有效防止微针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造成其表面沾染灰尘或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安全防护性能得到有效提升。安全防护性能得到有效提升。安全防护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疫苗贴片


[0001]本技术涉及疫苗贴片
,尤其是涉及一种疫苗贴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代生物技术已生产出极为成熟和有效的疫苗药物,但疫苗的有效传输受到目前传送技术的限制较大。目前的疫苗传送技术主要有两种:口服与注射;其中口服投药的主要缺点在于胃肠道对药物的降解作用和通过肝脏对药物的排出;注射的主要缺点在于使用时具有较大的痛苦,且这种方法在非医疗场所不易使用,不易维持和控制药物的释放;同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近130万人死于针头二次伤害所引起的交叉感染;且上述两种方法还具有必须对疫苗进行冷藏运输、保存;储存条件苛刻的缺陷。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使用微针阵列贴片通过表皮给药。
[0003]但现有的疫苗贴片在硅基基底设置胶层,使微针穿刺进人体表皮角质层时,通过胶层对贴片进行固定,固定方式较为简单,贴片容易在药物未完全溶解时发生脱落,稳固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且胶层与人体表皮粘贴,无较大施力点将贴片扯离人体,容易使微针在表皮角质层内晃动扩大创口,提升感染风险,另外,现有的疫苗贴片未设置对微针的防护措施,微针直接与空气接触容易沾染灰尘与细菌,进而在穿刺时将细菌带至人体表皮角质层内,安全防护性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疫苗贴片,以解决现有的疫苗贴片在硅基基底设置胶层,使微针穿刺进人体表皮角质层时,通过胶层对贴片进行固定,固定方式较为简单,贴片容易在药物未完全溶解时发生脱落,稳固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且胶层与人体表皮粘贴,无较大施力点将贴片扯离人体,容易使微针在表皮角质层内晃动扩大创口,提升感染风险,另外,现有的疫苗贴片未设置对微针的防护措施,微针直接与空气接触容易沾染灰尘与细菌,进而在穿刺时将细菌带至人体表皮角质层内,安全防护性有待提升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疫苗贴片,包括树脂顶板、纤维布层与硅基基底,所述纤维布层固定粘贴与树脂顶板的底面,所述硅基基底贴合设置于纤维布层远离树脂顶板的一端面,所述树脂顶板的顶面开设有按压槽,所述纤维布层的两侧壁一体式连接有延伸片,所述延伸片的底面粘贴设置有第一粘贴层,所述第一粘贴层远离延伸片的一端面活动贴合有离型膜,所述硅基基底的底面一体式连接有微针,所述微针的表面底端位置涂覆有疫苗药物,所述硅基基底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密封盖体,所述密封盖体的顶面边沿固定设置有第二粘贴层。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粘贴层粘贴于人体表皮,使延伸片对硅基基底进行进一步固定措施,防止疫苗药物未完全溶解时硅基基底发生脱落,提升整体稳定性,疫苗药物溶解后,通过上提延伸片可将硅基基底扯离人体表皮,使微针快速便捷的与角质层脱离,施力
面积大,防止微针在表皮角质层内晃动扩大创口,密封盖体与第二粘贴层可有效防止微针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造成其表面沾染灰尘或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安全防护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盖体的底面形状与硅基基底的底面形状相同,且密封盖体通过第二粘贴层与硅基基底活动粘贴,所述第二粘贴层为复合胶材质的第二粘贴层。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盖体通过第二粘贴层将硅基基底与密封盖体间的缝隙填充,可有效防止微针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造成其表面沾染灰尘或细菌,在穿刺时将细菌带至人体表皮角质层内,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安全防护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按压槽为“圆形”状凹槽,且按压槽的圆心与树脂顶板的中心点相互重合。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手指放入树脂顶板的按压槽内对其施加按压力,进而使微针在按压力下刺入人体表面角质层内,按压槽位于树脂顶板中心,可实现对手指按压位置的定位,使分布于硅基基底的按压力均匀。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粘贴层呈“圆形”状,且第一粘贴层设置于延伸片远离纤维布层的一端底面边沿处,所述离型膜为“圆形”状且面积大于第一粘贴层的面积。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微针按压进人体表皮角质层后,撕下离型膜,将第一粘贴层粘贴于人体表皮,使延伸片对硅基基底进行进一步固定措施,防止疫苗药物未完全溶解时硅基基底发生脱落,提升整体稳定性。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微针设置有若干根,且若干根微针呈“矩形”阵列式分布于硅基基底的底面,并且微针的长度为0.25毫米。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微针表面积极小,在疫苗接种完毕后携带患者体内的病原体的机会极低,因与可显著减小由微针二次伤害所引起的疾病传染。
[00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延伸片设置有两片,且两片延伸片分别一体式连接于纤维布层的两端位置,并且延伸片为纤维布材质的延伸片。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疫苗药物溶解后,通过上提延伸片可将硅基基底扯离人体表皮,使微针快速便捷的与角质层脱离,施力面积大,防止微针在表皮角质层内晃动扩大创口。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9]1.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有延伸片与第一粘贴层,将微针按压进人体表皮角质层后,撕下离型膜,将第一粘贴层粘贴于人体表皮,使延伸片对硅基基底进行进一步固定措施,防止疫苗药物未完全溶解时硅基基底发生脱落,提升整体稳定性,疫苗药物溶解后,通过上提延伸片可将硅基基底扯离人体表皮,使微针快速便捷的与角质层脱离,施力面积大,防止微针在表皮角质层内晃动扩大创口。
[0020]2.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有密封盖体与第二粘贴层,密封盖体通过第二粘贴层将硅基基底与密封盖体间的缝隙填充,可有效防止微针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造成其表面沾染灰尘或细菌,在穿刺时将细菌带至人体表皮角质层内,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安全防护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密封盖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树脂顶板;101、按压槽;2、纤维布层;201、延伸片;202、第一粘贴层;203、离型膜;3、硅基基底;301、微针;302、疫苗药物;4、密封盖体;401、第二粘贴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参照图1

4,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疫苗贴片,包括树脂顶板1、纤维布层2与硅基基底3,纤维布层2固定粘贴与树脂顶板1的底面,硅基基底3贴合设置于纤维布层2远离树脂顶板1的一端面,树脂顶板1的顶面开设有按压槽101,纤维布层2的两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疫苗贴片,包括树脂顶板(1)、纤维布层(2)与硅基基底(3),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布层(2)固定粘贴与树脂顶板(1)的底面,所述硅基基底(3)贴合设置于纤维布层(2)远离树脂顶板(1)的一端面,所述树脂顶板(1)的顶面开设有按压槽(101),所述纤维布层(2)的两侧壁一体式连接有延伸片(201),所述延伸片(201)的底面粘贴设置有第一粘贴层(202),所述第一粘贴层(202)远离延伸片(201)的一端面活动贴合有离型膜(203),所述硅基基底(3)的底面一体式连接有微针(301),所述微针(301)的表面底端位置涂覆有疫苗药物(302),所述硅基基底(3)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密封盖体(4),所述密封盖体(4)的顶面边沿固定设置有第二粘贴层(4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疫苗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体(4)的底面形状与硅基基底(3)的底面形状相同,且密封盖体(4)通过第二粘贴层(401)与硅基基底(3)活动粘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晶红程硕姜钰超沈秀香
申请(专利权)人:拜盖特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