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兼容M3总线的接口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兼容性好、成本低、结构简单的可兼容M3总线的接口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4.0”战略的展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IT技术的发展已经渗入到工控领域,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工业现场总线技术和工业以太网技术。其中工业现场总线技术,特别是以太网技术的广泛使用,为自动化技术带来了深刻变革。然而,现有的机床设备厂为了设备的成本,设备的稳定性与可产生性等等,并不会只使用单种品牌的伺服,而不同品牌的伺服往往对应不同的网络接口,其存在成本高,使用不便等问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兼容性好,性能稳定的接口电路,以满足不同品牌的伺服控制就成为一种客观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兼容性好的可兼容M3总线的接口电路。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兼容M3总线的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设有网络接口单元,所述网络接口单元为双网络接口单元,其包括结构对称的M3总线传输电路及用于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兼容M3总线的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接口电路设有网络接口单元(10),所述网络接口单元(10)为双网络接口单元,其包括结构对称的M3总线传输电路(100)及用于控制数字开关量的SP总线传输电路(200),所述M3总线传输电路(100)包括用于增强信号的网络变压器(20)、用于收发数据的物理层数据收发器(30)及外围电路,所述网络接口单元(10)通过所述网络变压器(20)与所述物理层数据收发器(30)连接,所述外围电路与所述物理层数据收发器(30)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兼容M3总线的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接口单元(10)包括网络接口J1、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六电阻R16、第二十电阻R20、第十电容C10及第十一电容C11,所述网络接口J1的第零引脚、第十电容C10的一端及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分别接大地PE,所述网络接口J1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六引脚分别与网络变压器(20)连接,其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分别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其第九引脚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连接,其第十一引脚与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连接,其第十六引脚、第十七引脚、第十九引脚、第二十引脚分别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其第二十一引脚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其第二十三引脚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及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源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兼容M3总线的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接口电路包括网络指示灯控制电路(50),所述网络接口J1是型号为RJ45的双网络接口,所述网络指示灯控制电路(50)的输入端与所述物理层数据收发器(30)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网络接口单元(10)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兼容M3总线的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指示灯控制电路(50)包括第一光耦OP1、第二光耦OP2、第二十九电阻R29及第三十二电阻R32,所述第一光耦OP1的输入端阳极与第二十九电阻R29的一端连接,其输入端阴极及输出端射极接地,其输出端集电极与网络接口单元(10)连接,所述第二光耦OP2的输入端阴极与第三十二电阻R32的一端连接,其输入端阳极与第一电源连接,其输出端集电极与所述网络接口单元(10)连接,其输出端射极接地,所述第二十九电阻R29的另一端及第三十二电阻R3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物理层数据收发器(30)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兼容M3总线的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变压器(20)包括第一变压器T1、第一磁珠L1、第二磁珠L2、第三磁珠L3、第四磁珠L4、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九电容C9、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五电阻R15及第十九电阻R19,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第一引脚、第三引脚、第六引脚及第八引脚分别与所述物理层数据收发器(30)连接,其第九引脚、第十一引脚、第十四引脚及第十六引脚分别与所述网络接口单元(10)连接,其第二引脚分别与第二磁珠L2的一端及第七电容C7的一端连接,其第七引脚分别与第四磁珠L4的一端及第十三电容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锋,吴飞龙,
申请(专利权)人:海德盟数控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