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监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578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水下监测设备,由壳体、压力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PH值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卫星定位天线、单向抽气阀、抛载装置、控制单元、负载块和电池模块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出了一种水下监测设备,该水下监测设备外形较为规则,能大幅简化密封结构,同时也降低了设备自重。同时也降低了设备自重。同时也降低了设备自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监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下监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水下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可回收式水下监测设备大多外形复杂,为保证水密性,水下监测设备上需要设置复杂的密封结构,这不仅增加了制造难度,还使得设备重量增大,投放、回收操作相对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水下监测设备,其结构为:所述水下监测设备由壳体、压力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PH值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卫星定位天线、单向抽气阀、抛载装置、控制单元、负载块和电池模块组成;
[0004]所述壳体由上半球体和下半球体组成,上半球体为开口朝下的半球形结构体,上半球体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台阶面;下半球体为开口朝上的半球形结构体,下半球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环形台阶面匹配的第二环形台阶面;上半球体和下半球体通过第一环形台阶面和第二环形台阶面扣合在一起形成一球形结构体;第一环形台阶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槽,第一密封圈槽内设置有密封圈;第一环形台阶面下侧的上半球体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槽,第二密封圈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0005]上半球体上设置有与压力传感器匹配的第一通孔,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一通孔内,压力传感器和第一通孔之间密封处理;
[0006]上半球体上设置有与电导率传感器匹配的第二通孔,电导率传感器设置在第二通孔内,电导率传感器和第二通孔之间密封处理;
[0007]上半球体上设置有与PH值传感器匹配的第三通孔,PH值传感器设置在第三通孔内,PH值传感器和第三通孔之间密封处理;
[0008]上半球体上设置有与温度传感器匹配的第四通孔,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第四通孔内,温度传感器和第四通孔之间密封处理;
[0009]上半球体上设置有与单向抽气阀匹配的第五通孔,单向抽气阀设置在第五通孔内,单向抽气阀和第五通孔之间密封处理;
[0010]上半球体顶部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和安装孔之间密封处理;连接管外端与一天线仓连接,连接管和天线仓之间密封处理;卫星定位天线设置在天线仓内,卫星定位天线的电气线通过连接管引入壳体内;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布置在安装孔周围;
[0011]下半球体底部设置有挂载孔,挂载孔内设置有挂载杆,挂载杆和挂载孔之间密封处理;挂载杆下端与抛载装置连接,挂载杆内设置有孔道,抛载装置的电气线通过所述孔道引入壳体内;
[0012]所述负载块的上端面为内凹的球面,球面底部设置有连接孔,壳体设置在所述球
面中,抛载装置套在连接孔内,连接孔内壁与抛载装置的熔断部连接;
[0013]所述控制单元和电池模块通过支架设置在壳体内,压力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PH值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卫星定位天线、抛载装置、和电池模块均与控制单元电气连接;
[0014]所述上半球体和下半球体均采用聚丙乙烯制作,所述天线仓采用有机玻璃制作;
[0015]水下监测设备组装好后,通过单向抽气阀将壳体内部抽真空,上半球体和下半球体在外部压力作用下紧密扣合。
[0016]前述的水下监测设备,其壳体为两个半球体构成的球形,外形较为规则,利用真空产生的负压就能实现壳体密封,相比于复杂外形的水下监测设备,可以大幅简化密封结构,不仅可以降低制作难度,而且设备的重量也较轻;此外,本技术上还同时集成了多种传感器,其中,压力传感器得到的压力数据可以用于计算深度数据,电导率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可以反映水体污染情况。
[0017]具体实施时,先启动控制单元,然后将上半球体和下半球体扣合,通过单向抽气阀将壳体内部抽真空,然后将设备投入水体中,在负载块作用下,设备就会悬浮在设定的深度位置处,运行过程中,设备上的各种传感器对周围水体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当控制单元内部计时程序达到设定的时间后,控制单元就会控制抛载装置将熔断部熔断(具体实施时,熔断部和主体部分可通过镍铬合金线连接,熔断时通过电流使镍铬合金线熔断),使负载块和壳体分离,之后,壳体就会在浮力作用下上浮至水面,回收人员通过卫星定位天线确定壳体的位置并进行回收作业(熔断操作完成后,控制单元就控制卫星定位天线开始工作)。
[0018]优选地,所述壳体的直径为30cm。
[0019]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出了一种水下监测设备,该水下监测设备外形较为规则,能大幅简化密封结构,同时也降低了设备自重。
附图说明
[0020]图1、本技术的示意图;
[0021]图2、本技术的顶视图;
[0022]图中各个标记所对应的名称分别为:上半球体1、下半球体2、压力传感器3、电导率传感器4、PH值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卫星定位天线7、单向抽气阀8、抛载装置9、控制单元10、负载块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一种水下监测设备,其结构为:所述水下监测设备由壳体、压力传感器3、电导率传感器4、PH值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卫星定位天线7、单向抽气阀8、抛载装置9、控制单元10、负载块11和电池模块组成;
[0024]所述壳体由上半球体1和下半球体2组成,上半球体1为开口朝下的半球形结构体,上半球体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台阶面;下半球体2为开口朝上的半球形结构体,下半球体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环形台阶面匹配的第二环形台阶面;上半球体1和下半球体2通过第一环形台阶面和第二环形台阶面扣合在一起形成一球形结构体;第一环形台阶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槽,第一密封圈槽内设置有密封圈;第一环形台阶面下侧的上半球体1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槽,第二密封圈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0025]上半球体1上设置有与压力传感器3匹配的第一通孔,压力传感器3设置在第一通孔内,压力传感器3和第一通孔之间密封处理;
[0026]上半球体1上设置有与电导率传感器4匹配的第二通孔,电导率传感器4设置在第二通孔内,电导率传感器4和第二通孔之间密封处理;
[0027]上半球体1上设置有与PH值传感器5匹配的第三通孔,PH值传感器5设置在第三通孔内,PH值传感器5和第三通孔之间密封处理;
[0028]上半球体1上设置有与温度传感器6匹配的第四通孔,温度传感器6设置在第四通孔内,温度传感器6和第四通孔之间密封处理;
[0029]上半球体1上设置有与单向抽气阀8匹配的第五通孔,单向抽气阀8设置在第五通孔内,单向抽气阀8和第五通孔之间密封处理;
[0030]上半球体1顶部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和安装孔之间密封处理;连接管外端与一天线仓连接,连接管和天线仓之间密封处理;卫星定位天线7设置在天线仓内,卫星定位天线7的电气线通过连接管引入壳体内;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布置在安装孔周围;
[0031]下半球体2底部设置有挂载孔,挂载孔内设置有挂载杆,挂载杆和挂载孔之间密封处理;挂载杆下端与抛载装置9连接,挂载杆内设置有孔道,抛载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监测设备由壳体、压力传感器(3)、电导率传感器(4)、PH值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卫星定位天线(7)、单向抽气阀(8)、抛载装置(9)、控制单元(10)、负载块(11)和电池模块组成;所述壳体由上半球体(1)和下半球体(2)组成,上半球体(1)为开口朝下的半球形结构体,上半球体(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台阶面;下半球体(2)为开口朝上的半球形结构体,下半球体(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环形台阶面匹配的第二环形台阶面;上半球体(1)和下半球体(2)通过第一环形台阶面和第二环形台阶面扣合在一起形成一球形结构体;第一环形台阶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槽,第一密封圈槽内设置有密封圈;第一环形台阶面下侧的上半球体(1)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槽,第二密封圈槽内设置有密封圈;上半球体(1)上设置有与压力传感器(3)匹配的第一通孔,压力传感器(3)设置在第一通孔内,压力传感器(3)和第一通孔之间密封处理;上半球体(1)上设置有与电导率传感器(4)匹配的第二通孔,电导率传感器(4)设置在第二通孔内,电导率传感器(4)和第二通孔之间密封处理;上半球体(1)上设置有与PH值传感器(5)匹配的第三通孔,PH值传感器(5)设置在第三通孔内,PH值传感器(5)和第三通孔之间密封处理;上半球体(1)上设置有与温度传感器(6)匹配的第四通孔,温度传感器(6)设置在第四通孔内,温度传感器(6)和第四通孔之间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继明冯森许峰杨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大中海龙水下防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