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防眩光LED吸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5732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超薄防眩光LED吸顶灯,包括有底座盘,在所述底座盘上设有至少一个发光体,所述发光体为点状发光源,在每一个发光体上均设有一个出光罩,所述出光罩为两端贯通、内窄外宽结构,所述发光体位于出光罩较窄的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点状发光源作为发光体,保证其发光面足够小,同时在发光体上设有内窄外宽的出光罩,这样使得发光体具有足够大的遮光角,有效地起到了防止眩光的作用,与传统的防眩方式不同,传统的做法需要加深发光体的安装深度,将光源深藏,导致出现整个灯体的高度非常长的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加长吸顶灯的厚度,实现了超薄结构下的防眩效果。实现了超薄结构下的防眩效果。实现了超薄结构下的防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防眩光LED吸顶灯


[0001]本技术涉及LED灯具防眩光
,尤其是指一种超薄防眩光LED吸顶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发展,其所应用的照明场景越来越多,LED吸顶灯是家庭、办公室、文娱场所等各种场所经常选用的灯具。吸顶灯,顾名思义是由于灯具上方较平,安装时底部完全贴在屋顶上所以称之为吸顶灯。
[0003]目前吸顶灯的结构主要包括有底座盘、电路板、LED光源和灯罩,目前的LED吸顶灯比较薄,无防眩光结构,主要是LED吸顶灯安装位置较高,其遮光角较高,能够减少眩光,但是如若LED吸顶灯安装的位置较低,那么其眩光就比较厉害,为了放置眩光,其灯罩会选用柔光罩(如磨砂、布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光源表面亮度,减少眩光,但是其照明亮度有可能满足使用要求。
[0004]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超薄防眩光LED吸顶灯。
[0006]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7]一种超薄防眩光LED吸顶灯,包括有底座盘,在所述底座盘上设有至少一个发光体,所述发光体为点状发光源,在每一个发光体上均设有一个出光罩,所述出光罩为两端贯通、内窄外宽结构,所述发光体位于出光罩较窄的端部。
[0008]在进一步改进方案中,所述出光罩包括有反光杯和防眩光杯,所述反光杯设置于靠近发光体的一端,所述防眩光杯设置于远离发光体的另一端,所述发光体位于反光杯的里端。
[0009]在进一步改进方案中,所述反光杯为筒状结构,所述防眩光杯为喇叭状结构。
[0010]在进一步改进方案中,在所述反光杯的内壁上设有反光层,在所述防眩光杯的内壁上设有防眩光涂层。
[0011]在进一步改进方案中,在所述底座盘上设有多个发光体及多个与发光体一一对应的出光罩,在所述底座盘上设有防眩光罩,所述多个出光罩设置于防眩光罩上。
[0012]在进一步改进方案中,在所述每一个发光体和每一个出光罩之间均设有透镜单元。
[0013]在进一步改进方案中,在所述底座盘上设有发光体和出光罩之间设有透镜模组,所述透镜单元设置于透镜模组上。
[0014]在进一步改进方案中,所述发光体为点状COB光源。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点状发光源作为发光体,保证其发光面足够小,同时在发光体上设有内窄外宽的出光罩,这样使得发光体具有
足够大的遮光角,有效地起到了防止眩光的作用,与传统的防眩方式不同,传统的做法需要加深发光体的安装深度,将光源深藏,导致出现整个灯体的高度非常长的弊端,本技术无需加长吸顶灯的厚度,实现了超薄结构下的防眩效果。
[0016]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正投影状态);
[0020]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图;
[0021]图5为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分解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0023]附图所显示的方位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仅供较佳实施例的参考理解,可以图中所示的产品部件进行位置的变化或数量增加或结构简化。
[0024]说明书中所述的“连接”及附图中所示出的部件相互“连接”关系,可以理解为固定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形成一体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媒介相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连接关系而可以得出螺接或铆接或焊接或卡接或嵌接等方式以适宜的方式进行不同实施方式替用。
[0025]说明书中所述的上、下、左、右、顶、底等方位词及附图中所示出方位,各部件可直接接触或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如在上方可以为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它仅表示高于其他物;其他方位也可作类推理解。
[0026]说明书及附图中所表示出的具有实体形状部件的制作材料,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或其他合成材料;凡涉及具有实体形状的部件所采用的机械加工工艺可以是冲压、锻压、铸造、线切割、激光切割、铸造、注塑、数铣、三维打印、机加工等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条件、成本、精度进行适应性地选用或组合选用,但不限于上述材料和制作工艺。
[0027]本技术为一种超薄防眩光LED吸顶灯,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有底座盘10,在所述底座盘10上设有至少一个发光体20,所述发光体20为点状发光源,所述发光体20为点状COB光源;在每一个发光体20上均设有一个出光罩,所述出光罩为两端贯通、内窄外宽结构,所述发光体20位于出光罩较窄的端部。
[0028]本技术采用点状发光源作为发光体20,保证其发光面足够小,同时在发光体20上设有内窄外宽的出光罩,这样使得发光体20具有足够大的遮光角α(如图4所示),有效地起到了防止眩光的作用,与传统的防眩方式不同,传统的做法需要加深发光体的安装深度,将光源深藏,导致出现整个灯体的高度非常长的弊端,本技术无需加长吸顶灯的厚度,实现了超薄结构下的防眩效果。
[0029]本技术中,所述出光罩包括有反光杯30和防眩光杯40,所述反光杯30设置于
靠近发光体20的一端,所述防眩光杯40设置于远离发光体20的另一端,所述发光体20位于反光杯30的里端;所述反光杯30为筒状结构,所述防眩光杯40为喇叭状结构。具体实施中,在所述底座盘10上设有多个发光体20及多个与发光体20一一对应的出光罩,在所述底座盘10上设有防眩光罩50,所述多个出光罩设置于防眩光罩50上,在所述反光杯30的内壁上设有反光层,在所述防眩光杯40的内壁上设有防眩光涂层。在本技术中,反光杯30可以提高光效,防眩光杯40可以防止眩光,实现控光防眩。
[0030]为了提高增强光的使用效率和发光效率,在实施例中,如图2、3、4、5所示,在所述每一个发光体20和每一个出光罩之间均设有透镜单元60,实际使用时,在所述底座盘10上设有发光体20和出光罩之间设有透镜模组70,所述透镜单元60设置于透镜模组70上。
[0031]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技术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技术,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防眩光LED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盘,在所述底座盘上设有至少一个发光体,所述发光体为点状发光源,在每一个发光体上均设有一个出光罩,所述出光罩为两端贯通、内窄外宽结构,所述发光体位于出光罩较窄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防眩光LED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罩包括有反光杯和防眩光杯,所述反光杯设置于靠近发光体的一端,所述防眩光杯设置于远离发光体的另一端,所述发光体位于反光杯的里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防眩光LED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为筒状结构,所述防眩光杯为喇叭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薄防眩光LED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光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东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百润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