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572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线组件,其包括第一电线组、第二电线组、第三电线组、主插头、分插头、转接PCB板模组、插接端子模组,所述主插头内设置有第一端子组;所述第一电线组一端插入主插头内,并与第一端子组电性连接,且该第一电线组另一端插入分插头内,并与分插头中的第二端子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线组一端插入主插头内,并与第一端子组电性连接,且该第二电线组另一端与转接PCB板模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线组一端与转接PCB板模组电性连接,且该第三电线组另一端与插接端子模组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共用主插头及其内部第一端子组,以此进一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且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电线产品
,特指一种电线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电线是指传输电能或信号的导线,在实际应用中,用于各行各业。
[0003]为了使用方便,会在电线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在使用时,可将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直接插入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中即可实现通电或传输信号。但是目前的电线仅能单对单使用,并不能共用一个插头以实现一对多使用,导致需要的电线数量较多,且提高了使用成本。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线组件。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电线组件包括第一电线组、第二电线组、第三电线组、主插头、分插头、转接PCB板模组、插接端子模组,所述主插头内设置有第一端子组;所述第一电线组一端插入主插头内,并与第一端子组电性连接,且该第一电线组另一端插入分插头内,并与分插头中的第二端子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线组一端插入主插头内,并与第一端子组电性连接,且该第二电线组另一端与转接PCB板模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线组一端与转接PCB板模组电性连接,且该第三电线组另一端与插接端子模组电性连接。
[000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接端子模组包括有与第三电线组中第三电线的金属芯线电性连接的插接端子以及套设于该插接端子的透明护套,该插接端子具有供金属插针插入的对接空间,该透明护套还包住第三电线外围。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接端子包括有主体部、成型于该主体部后端并且对称分布的第一包夹片和第二包夹片、成型于该主体部中端并且对称分布的第三包夹片和第四包夹片、成型于该主体部前端并且对称分布的第一对接包片和第二对接包片,该第一包夹片和第二包夹片包夹固定于该第三电线的外被的外围,第三包夹片和第四包夹片包夹固定于第三电线的金属芯线的外围,第一对接包片和第二对接包片及该主体部之间形成所述的对接空间。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接端子内成型有用于增加插拔力的弹性触臂,该弹性触臂伸入对接空间内。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电线组包括有四根第一电线;所述第二电线组包括有四根第二电线;所述第三电线组包括有二根第三电线。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插头包括有塑胶座以及固定于该塑胶座内的第一端子组,该塑胶座内部具有对插槽;所述塑胶座端部外围设置有若干防水密封圈。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塑胶座端部外围设置有若干环形槽,所述防水
密封圈套设于该环形槽中。
[00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塑胶座外围成型有可压下并可自动弹起的弹性锁扣,该弹性锁扣后端向上成型有向上凸起的凸部,该凸部外围成型有复数防滑凸纹。
[001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插头包括有绝缘座以及固定于绝缘座内的第二端子组,所述绝缘座两侧分别成型有可压下并可自动弹起的第一锁臂和第二锁臂;所述绝缘座另外两侧分别成型有用于防止插反的导向槽和凸块。
[0015]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接PCB板模组包括有转接PCB板以及一体包覆固定于该转接PCB板外围的绝缘外套,该转接PCB板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焊盘,所述第二电线组中第二电线的金属芯线与第一焊盘焊接固定;转接PCB板另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二焊盘,所述第三电线组中第三电线的金属芯线与第二焊盘焊接固定;所述绝缘外套还包覆于第二电线的外被外围和第三电线的外被外围。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第一电线组一端连接主插头,另一端连接分插头,在使用时,可直接将主插头和分插头分别插入主插座和分插座中,以此实现传输电能或传输信号;另外,本技术中的主插头通过第二电线组连接转接PCB板模组,再通过第三电线组连接转接PCB板模组与插接端子模组,即该主插头与插接端子模组通过第二电线组、插接端子模组及第三电线组实现电性连接,并且可传输由转接PCB板模组转换后的信号数据,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并且共用所述的主插头,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另外,由于第一电线组和第二电线组均连接主插头内的第一端子组,即共用第一端子组,以此进一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且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另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插接端子模组的结构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中主插头的结构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分插头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见图1

4所示,为一种电线组件,其包括第一电线组1、第二电线组2、第三电线组3、主插头4、分插头5、转接PCB板模组6、插接端子模组7,所述主插头4内设置有第一端子组41;所述第一电线组1一端插入主插头4内,并与第一端子组41电性连接,且该第一电线组1另一端插入分插头5内,并与分插头5中的第二端子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线组2一端插入主插头4内,并与第一端子组41电性连接,且该第二电线组2另一端与转接PCB板模组6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线组3一端与转接PCB板模组6电性连接,且该第三电线组3另一端与插接端子模组7电性连接。本技术中的第一电线组1一端连接主插头4,另一端连接分插头5,在使用时,可直接将主插头4和分插头5分别插入主插座和分插座中,以此实现传输电能或传输信号;另外,本技术中的主插头4通过第二电线组2连接转接PCB板模组6,再通过第三电线组2连接转接PCB板模组6与插接端子模组7,即该主插头4与插接端子模组7通过第二电线组
2、插接端子模组7及第三电线组2实现电性连接,并且可传输由转接PCB板模组6转换后的信号数据,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并且共用所述的主插头4,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另外,由于第一电线组1和第二电线组2均连接主插头4内的第一端子组41,即共用第一端子组41,以此进一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且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另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0023]所述插接端子模组7包括有与第三电线组3中第三电线的金属芯线电性连接的插接端子71以及套设于该插接端子71的透明护套72,该透明护套72能够保护插接端子71。该插接端子71具有供金属插针插入的对接空间,该透明护套72还包住第三电线外围,可提高防水功效。
[0024]所述插接端子71包括有主体部711、成型于该主体部711后端并且对称分布的第一包夹片712和第二包夹片713、成型于该主体部711中端并且对称分布的第三包夹片714和第四包夹片715、成型于该主体部711前端并且对称分布的第一对接包片716和第二对接包片717,该第一包夹片712和第二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电线组(1)、第二电线组(2)、第三电线组(3)、主插头(4)、分插头(5)、转接PCB板模组(6)、插接端子模组(7),所述主插头(4)内设置有第一端子组(41);所述第一电线组(1)一端插入主插头(4)内,并与第一端子组(41)电性连接,且该第一电线组(1)另一端插入分插头(5)内,并与分插头(5)中的第二端子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线组(2)一端插入主插头(4)内,并与第一端子组(41)电性连接,且该第二电线组(2)另一端与转接PCB板模组(6)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线组(3)一端与转接PCB板模组(6)电性连接,且该第三电线组(3)另一端与插接端子模组(7)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模组(7)包括有与第三电线组(3)中第三电线的金属芯线电性连接的插接端子(71)以及套设于该插接端子(71)的透明护套(72),该插接端子(71)具有供金属插针插入的对接空间,该透明护套(72)还包住第三电线外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71)包括有主体部(711)、成型于该主体部(711)后端并且对称分布的第一包夹片(712)和第二包夹片(713)、成型于该主体部(711)中端并且对称分布的第三包夹片(714)和第四包夹片(715)、成型于该主体部(711)前端并且对称分布的第一对接包片(716)和第二对接包片(717),该第一包夹片(712)和第二包夹片(713)包夹固定于该第三电线的外被的外围,第三包夹片(714)和第四包夹片(715)包夹固定于第三电线的金属芯线的外围,第一对接包片(716)和第二对接包片(717)及该主体部(711)之间形成所述的对接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71)内成型有用于增加插拔力的弹性触臂(718),该弹性触臂(718)伸入对接空间内。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勤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石碣志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