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像素光学串扰的Micro
‑
LED显示器件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Micro
‑
LED
,尤其涉及一种降低像素光学串扰的Micro
‑
LED显示器件。
技术介绍
[0002]LED是一种近似朗伯体的光源,其发光强度随发散角呈余弦函数变化规律,而发光亮度与发散角无关。Micro
‑
LED作为一种微缩化、薄膜化、阵列化的LED 器件,其发光强度和亮度同样遵循朗伯分布规律。随着Micro
‑
LED的像素尺寸日渐缩小和阵列数目的增多,相邻以及相近像素间的光学串扰成为一大问题,如图1所示,Micro
‑
LED发光元件发出的光为发散光且遵循朗伯分布规律,相邻或者相近的发光元件之间发出的发射光会发生光串扰。光学串扰会使得原本处于关闭状态的像素受周围开启状态像素的影响而呈现非黑色情况,从而影响 Micro
‑
LED显示器件的对比度、饱和度、色纯度等重要指标。
[0003]目前,针对Micr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像素光学串扰的Micro
‑
LED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基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发光结构,所述发光结构包括多个Micro
‑
LED发光元件,所述Micro
‑
LED发光元件与所述阵列基板绑定连接;所述发光结构包括氮化镓基外延层,所述氮化镓基外延层包括叠层设置的基底和发光功能层,所述基底位于所述发光功能层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位于所述基底远离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薄膜单元,所述薄膜单元在所述基底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Micro
‑
LED发光元件在所述基底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其中,所述薄膜单元包括N个薄膜,第i个薄膜和第j个薄膜依次位于所述Micro
‑
LED发光元件的出光路径上;其中,1≤i<j≤N,N≥2且i、j和N均为整数;所述Micro
‑
LED发光元件的出光光线经所述第i个薄膜后与所述基底所在平面的夹角为α1,所述Micro
‑
LED发光元件的出光光线经所述第j个薄膜后与所述基底所在平面的夹角为α2,α1<α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ro
‑
LED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单元包括甲薄膜单元,所述甲薄膜单元包括多个子薄膜单元,所述子薄膜单元与所述Micro
‑
LED发光元件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子薄膜单元在所述基底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覆盖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Micro
‑
LED发光元件在所述基底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所述子薄膜单元包括多个甲薄膜;沿第一方向,同一所述子薄膜单元中任意两个所述甲薄膜中,靠近所述Micro
‑
LED发光元件中心一侧的甲薄膜的折射率大于远离所述Micro
‑
LED发光元件中心一侧的甲薄膜的折射率;其中,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召军,杨彪,刘亚莹,林永红,蒋府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