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0极18槽结构永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539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0极18槽结构永磁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和18个绕组线圈;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均匀分布于定子铁芯上的18个定子齿;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分布于转子铁芯上的10个磁极;18个绕组线圈绕线连接形成六相绕组,六相绕组分为两套绕组,第一套绕组包括Au、Bv和Cw,第二套绕组包括Dx、Ey和Fz,两套绕组以按照AFz、BDy、CEx和Uvw组的方式相连接,第一套绕组形成由Au、Bv和Cw组成的星形绕组,第二套绕组形成由Dx、Ey和Fz组成的三角形绕组或星形绕组。这样,减少绕组端部长度,改变两套绕组的并联接线结构,实现电机内部六相运行,提高绕组系数,抑制齿槽转矩,提高槽满率,增强槽散热能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0极18槽结构永磁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10极18槽结构永磁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外径120mm、10极的永磁电机多采用12槽或24槽结构,10极12槽结构最小公倍数小,齿槽转矩大,而且槽数相对较少,散热能力较差;而10极24槽结构为分布式绕组结构,槽满率低,绕组端部较长,无效铜耗多,降低了永磁电机效率;故为减少齿槽转矩和绕组端部长度,永磁电机采用10极18槽结构,但10极18槽结构的绕组系数较低,限制了永磁电机的输出功率。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人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0极18槽结构的永磁电机,其能够抑制齿槽转矩,减少绕组端部长度,提高槽满率及增强散热,并且,还可以额外提高永磁电机的容错能力,以确保永磁电机就可以高功率输出。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10极18槽结构永磁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和18个绕组线圈;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18个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极18槽结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转子和18个绕组线圈;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18个定子齿,18个所述定子齿均匀分布于所述定子铁芯上,18个所述绕组线圈分别对应所述定子齿;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10个磁极,10个所述磁极均匀分布于所述转子铁芯上;18个所述绕组线圈按集中绕组的方式绕线连接以形成六相绕组,所述六相绕组分为两套绕组,第一套绕组包括Au、Bv和Cw,第二套绕组包括Dx、Ey和Fz,两套所述绕组以按照AFz、BDy、CEx和Uvw组的方式相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套绕组形成由Au、Bv和Cw组成的星形绕组,所述第二套绕组形成由Dx、Ey和Fz组成的三角形绕组或星形绕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极18槽结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绕组上每个所述定子齿上的所述绕组线圈的匝数为N1匝,所述第二套绕组上每个定子齿上的所述绕组线圈的匝数为N2匝;在所述第一套绕组形成星形绕组,所述第二套绕组形成三角形绕组时,所述N1匝和所述N2匝的关系为在所述第一套绕组和所述第二套绕组分别形成星形绕组时,所述N1匝和所述N2匝的关系为N1/N2=1/(2cosπ/3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10极18槽结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套绕组形成星形绕组,所述第二套绕组形成三角形绕组时,所述第一套绕组和所述第二套绕组的线电压相等,并且,Dx绕组以所述Au绕组为中心对称布置,所述Ey绕组以所述Bv绕组为中心对称布置,所述Fz绕组以所述Cw绕组为中心对称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10极18槽结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Au绕组与所述Dx绕组间的相位差为90
°
,所述Bv绕组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伟施振川曾铮郑庆圭叶曦陈祥林林晓刚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