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浓度废气脱气转换高浓度废气焚烧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519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浓度废气脱气转换高浓度废气焚烧回收系统,包括一段反应釜、二段反应釜以及至少一个喷淋塔,每个喷淋塔的顶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碱液入口和废气入口,其顶部还设有尾气排出口,每个喷淋塔的底部通过管路与一段反应釜的顶部连通,且每个喷淋塔与一段反应釜之间的管路上靠近喷淋塔的部位均安装有循环泵,循环泵与一段反应釜之间的管路通过回流管与喷淋塔的上部连通;一段反应釜的底部通过管路与二段反应釜的顶部连通,且一段反应釜的顶部和二段反应釜的顶部分别通过管路与焚烧炉连通;一段反应釜的顶部和二段反应釜的顶部分别设有酸液入口和废气排出口。实现低浓度硫化氢气体的有效浓缩,以实现硫化氢气体的回收利用,节能环保。节能环保。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浓度废气脱气转换高浓度废气焚烧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废气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低浓度废气脱气转换高浓度废气焚烧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粘胶纤维行业在生产中存在大量低浓度H2S废气,由于废气量过大无法回用,仅能通过将气体碱洗后送至排气塔。该过程中使用碱液洗涤气体时要使用大量碱液,碱液无法使用后会排放至水处理车间,这个过程中不仅造成碱液的浪费,同时废气中的H2S气体也没得到重复的回收利用;废碱液提高了生产成本,增加了污水处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浓度废气脱气转换高浓度废气焚烧回收系统,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低浓度废气脱气转换高浓度废气焚烧回收系统,包括一段反应釜、二段反应釜以及至少一个喷淋塔,当有多个所述喷淋塔时多个所述喷淋塔并联设置;每个所述喷淋塔的顶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碱液入口和废气入口,其顶部还设有尾气排出口,每个所述喷淋塔的底部通过管路与所述一段反应釜的顶部连通,且每个所述喷淋塔与所述一段反应釜之间的管路上靠近所述喷淋塔的部位均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所述一段反应釜之间的管路通过回流管与所述喷淋塔的上部连通;所述一段反应釜的底部通过管路与所述二段反应釜的顶部连通,且所述一段反应釜的顶部和所述二段反应釜的顶部分别通过管路与焚烧炉连通;所述一段反应釜的顶部和所述二段反应釜的顶部分别设有酸液入口和废气排出口。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回收过程中,含硫化氢废气首先通过喷淋塔进行碱洗,然后依次通过一段反应釜和二段反应釜进行酸洗,实现硫化氢气体的浓缩,并将浓缩的硫化氢送至焚烧炉内燃烧,从而实现硫化氢气体的回收利用;另外,上述过程采用的是废碱液和废酸水实现硫化氢气体的浓缩和回收利用,节能环保。本技术实现低浓度硫化氢气体的有效浓缩,进而实现硫化氢气体的回收利用,节能环保。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所述喷淋塔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固定安装有喷淋装置以及多个填料层,所述碱液入口与所述喷淋装置连通,多个所述填料层均位于所述废气入口的上方,所述喷淋塔的底部通过管路与所述一段反应釜的顶部连通;所述循环泵通过所述回流管与所述喷淋塔上位于任意一个所述填料层上方的部位连通。
[000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碱洗过程中,含硫化氢废气从喷淋塔下部的废气入口进入喷淋塔内,并不断上升;同时,废碱液从喷淋塔顶部的碱液入口进入喷淋装置内,通过喷淋装置进行喷洒;含硫化氢废气在上升过程中与废碱液接触并反应,生产硫化钠
溶液送至一段反应釜内,少部分的硫化氢气体从喷淋塔顶部的尾气排出口排出。
[0010]进一步,所述喷淋塔内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现场液位计,所述现场液位计位于多个所述填料层的下方;所述喷淋塔外还固定安装有远传液位计,所述远传液位计与所述现场液位计连接。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现场液位计实时监测喷淋塔内部的液位,避免液位过高;同时远传液位计与现场液位计的保持相同液位,并将对应的液位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方便现场工人及时获知喷淋塔内部的液位。
[0012]进一步,所述碱液入口通过碱液管路与碱液设备连通,所述碱液管路上、所述回流管上以及每个所述循环泵与所述一段反应釜之间的管路靠近对应所述喷淋塔的部位上分别连通有维修管路一,每条所述维修管一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连接于对应的管路上;每条所述维修管路一上以及所述碱液管路上、所述回流管上以及所述循环泵与所述一段反应釜之间的管路上与位于对应所述维修管路一入口和出口之间的部位上分别安装有阀门一。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维修管路一方便在维修或故障时进行运行,保证整个系统持续的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0014]进一步,所述碱液管路和所述回流管上靠近对应所述维修管路一入口的部位分别安装有流量计一,所述碱液管路上和所述回流管上位于对应的所述维修管路一入口和出口之间的部位上分别安装有流量调节阀一。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各个流量计一监测各个管路中的流量,并将对应的流量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所接收的流量信号控制流量调节阀一调节对应管路中的流量。
[0016]进一步,所述一段反应釜和所述二段反应釜上的所述酸液入口分别通过酸液管路与酸液设备连通,每条所述酸液管路上分别连通有维修管路二,每条所述维修管路二上以及每条所述酸液管路上位于对应的所述维修管路二入口和出口之间的部位上分别安装有阀门二。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酸液设备给一段反应釜和二段反应釜提供酸液;另外,维修管路二方便在维修或故障时进行运行,保证整个系统持续的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0018]进一步,每条所述酸液管路上靠近对应所述维修管路二入口的位置安装有流量计二,每条所述酸液管路上位于对应的所述维修管路二入口和出口之间的部位上分别安装有流量调节阀二。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各个流量计二监测各个管路中的流量,并将对应的流量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所接收的流量信号控制流量调节阀二调节对应管路中的流量。
[0020]进一步,每个所述废气入口均通过废气管与废气设备连通,所述废气管上沿气体输送方向依次安装有单向阀和流量计三。
[00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单向阀确保含硫化氢废气顺利进入喷淋塔内,同时通过流量计三实时监测管路中废气的含量。
[0022]进一步,各个喷淋塔顶部的所述尾气排出口分别通过管路与风机一连通,每个所述风机一均通过管路与排毒塔连通;所述一段反应釜和所述二段反应釜顶部的废气排出口
分别通过管路与风机二的入口连通,所述风机二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焚烧炉连通。
[00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风机一将喷淋塔中的硫化氢气体快速排出,通过风机二将一段反应釜和二段反应釜中的硫化氢气体快速排出,并送至焚烧炉内燃烧。
[002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25]一种低浓度废气脱气转换高浓度废气焚烧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6]S:同时将废碱液和废气送至所述喷淋塔内进行碱洗,获得的少部分硫化氢气体从所述尾气排出口排出,并获得硫化钠溶液;
[0027]S:将所述硫化钠溶液送至所述一段反应釜内,并向所述一段反应釜内加入含酸废水与所述硫化钠溶液进行反应,获得的硫化氢气体送至所述焚烧炉内燃烧,同时获得一段溶液;
[0028]S:将所述一段溶液送至所述二段反应釜内,同时向所述二段反应釜内加入含酸废水与所述一段溶液进行反应,获得的硫化氢气体送至所述焚烧炉内燃烧,获得的二段溶液从所述二段反应釜的底部排出。
[002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工艺简单,利用废碱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浓度废气脱气转换高浓度废气焚烧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段反应釜(2)、二段反应釜(3)以及至少一个喷淋塔(1),当有多个所述喷淋塔(1)时多个所述喷淋塔(1)并联设置;每个所述喷淋塔(1)的顶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碱液入口和废气入口,其顶部还设有尾气排出口,每个所述喷淋塔(1)的底部通过管路与所述一段反应釜(2)的顶部连通,且每个所述喷淋塔(1)与所述一段反应釜(2)之间的管路上靠近所述喷淋塔(1)的部位均安装有循环泵(5),所述循环泵(5)与所述一段反应釜(2)之间的管路通过回流管与所述喷淋塔(1)的上部连通;所述一段反应釜(2)的底部通过管路与所述二段反应釜(3)的顶部连通,且所述一段反应釜(2)的顶部和所述二段反应釜(3)的顶部分别通过管路与焚烧炉(4)连通;所述一段反应釜(2)的顶部和所述二段反应釜(3)的顶部分别设有酸液入口和废气排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浓度废气脱气转换高浓度废气焚烧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塔(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固定安装有喷淋装置(6)以及多个填料层(7),所述碱液入口与所述喷淋装置(6)连通,多个所述填料层(7)均位于所述废气入口的上方,所述喷淋塔(1)的底部通过管路与所述一段反应釜(2)的顶部连通;所述循环泵(5)通过所述回流管与所述喷淋塔(1)上位于任意一个所述填料层(7)上方的部位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浓度废气脱气转换高浓度废气焚烧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塔(1)内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现场液位计(8),所述现场液位计(8)位于多个所述填料层(7)的下方;所述喷淋塔(1)外还固定安装有远传液位计(9),所述远传液位计(9)与所述现场液位计(8)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低浓度废气脱气转换高浓度废气焚烧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入口通过碱液管路与碱液设备(10)连通,所述碱液管路上、所述回流管上以及每个所述循环泵(5)与所述一段反应釜(2)之间的管路靠近对应所述喷淋塔(1)的部位上分别连通有维修管路一,每条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波吴宏辉高万明宋杰李建军侯磊王明龙王洪梅
申请(专利权)人:阿拉尔市中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