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充电路、整流模块、带整流的CC检测模块和快充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5095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充电路、整流模块、带整流的CC检测模块和快充线,快充电路包括输入接口端、输出接口端、CC检测模块、校验模块及整流模块;输入接口端用于与适配器连接,以从适配器接收检测信号和充电电压,并分别将检测信号和充电电压提供至CC检测模块和输出接口端,其中,检测信号用于为CC检测模块供电;输出接口端用于与手机端连接,以从手机端接收通信信号,以及将充电电压提供至手机端;校验模块用于根据通信信号进行数据校验;整流模块用于将通信信号整流成调节信号,并提供至CC检测模块,以调节CC检测模块的负载电压;当通信信号校验通过时,充电电压升高,当CC检测模块的负载电压升高时,充电电压降低。充电电压降低。充电电压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充电路、整流模块、带整流的CC检测模块和快充线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快充电路、整流模块、带整流的CC检测模块和快充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一些手机已经支持USB PD(USB

Power Delivery)快充功能。USB PD是目前主流的快充协议之一,是由USB

IF(USB Implementers Forum)组织制定的一种快速充电规范。USB PD透过USB电缆和连接器增加电力输送,扩展USB应用中的电缆总线供电能力。该规范可实现更高的电压和电流,输送的功率最高可达100瓦,并可以自由的改变电力的输送方向。
[0003]以市面上其中一款支持USB PD快充功能的充电器为例,如图1所示,为一款支持USB PD快充功能的快充电路100原理图。该快充电路包括输入接口端1、输出接口端4、CC(Configuration Channel)检测模块2和校验模块3,各模块和端口与印刷电路板一起封装在一条快充电路上。该快充电路100通过输入接口端1连接适配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充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接口端、输出接口端、CC检测模块、数据校验模块及整流模块;所述输入接口端用于与适配器连接,以从所述适配器接收检测信号和充电电压,并分别将所述检测信号和所述充电电压提供至所述CC检测模块和所述输出接口端,其中,所述检测信号用于为所述CC检测模块供电;所述输出接口端用于与手机端连接,以从所述手机端接收通信信号,以及将所述充电电压提供至手机端;所述校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信信号进行数据校验;所述整流模块用于将所述通信信号整流成调节信号,并提供至所述CC检测模块,以调节所述CC检测模块的负载电压;使得当所述通信信号校验通过时,所述充电电压升高,当所述CC检测模块的负载电压升高时,所述充电电压降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充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CC检测模块包括检测信号输入端、调节信号输入端、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NMOS管Q1、NMOS管Q2、反相器、电容器C1和负载电压输出端;所述检测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适配器发送的检测信号;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及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均与所述调节信号输入端连接,以接收所述整流模块发送的调节信号;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反相器的控制端及所述电容器C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器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N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NMOS管Q1的漏极通过所述电阻R1与所述检测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NMOS管Q1的漏极还与所述NMOS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N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NMOS管Q2的漏极通过所述电阻R2与所述检测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NMOS管Q2的源极接地;所述负载电压输出端位于所述检测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2之间,用于输出负载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充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模块包括整流输入端、二极管D2、电容器C2及整流输出端;所述整流输入端连接到所述输出接口端,以从所述手机端接收通信信号;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器C2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整流输出端位于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电容器C2之间,并连接到所述调节信号输入端,以向其提供调节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快充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模块是加密模块,用于通过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校验。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快充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模块是握手模块,基于挑战握手认证协议对数据进行校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万里李嘉荣王雄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极海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