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型全高闸道通道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509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通道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抗冲击型全高闸道通道门,包括左护板和右护板,左护板底座具有第一钻地螺栓,右护板底座具有第二钻地螺栓,左护板的中间安装有门柱,门柱上具有挡柱,门柱最下端具有第三钻地螺栓,门柱、左护板和右护板上端安装有上盖体,上盖体内部具有棘轮,棘轮连接有门柱的安装头,棘轮接触有棘爪,棘爪通过旋转副连接在齿轮箱中,棘爪中部通过连接件与运动推头连接,运动推头连接在电机上,电机与外电源连接,且受外部控制器控制。由于安装了第一钻地螺栓和第二钻地螺栓,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被稳固固定,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同时加装了左支架块和右支架块,可以更好地增强左护板和右护板的抗冲击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冲击型全高闸道通道门


[0001]本技术属于通道门
,尤其涉及一种抗冲击型全高闸道通道门。

技术介绍

[0002]通道门作为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装置,集聚各种门体优点于一身,其宽敞和高格调的设计营造出奢华的气氛,堪称建筑物的点睛之笔。尤其是人流庞大时,进行良好的管控,具有良好的管理功能。
[0003]但是现有的全高闸道通道门,往往只是简单的旋转机构和门体机构,对于大人流挤压,抑或是外部环境压力,显得比较脆弱,不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抗冲击型全高闸道通道门,以用于解决以上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抗冲击型全高闸道通道门,旨在现有全高闸道通道门抗冲击性不强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冲击型全高闸道通道门,包括左护板和右护板,左护板底座具有第一钻地螺栓,右护板底座具有第二钻地螺栓,左护板的中间安装有门柱,门柱上具有挡柱,门柱最下端具有第三钻地螺栓,门柱、左护板和右护板上端安装有上盖体,上盖体内部具有棘轮,棘轮连接有门柱的安装头,棘轮接触有棘爪,棘爪通过旋转副连接在齿轮箱中,棘爪中部通过连接件与运动推头连接,运动推头连接在电机上,电机与外电源连接,且受外部控制器控制。
[0007]更进一步地,棘轮的凹处与棘爪的头部形状相契合。
[0008]更进一步地,左护板下端具有左支架块,右护板下端具有右支架块。
[0009]更进一步地,门柱具有四个面,每个面上具有七根挡柱。
>[0010]更进一步地,左护板靠近门柱的一面连接有六根固定圆柱。
[0011]更进一步地,挡柱和固定圆柱为不锈钢铸造而成。
[0012]关于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技术由于安装了第一钻地螺栓和第二钻地螺栓,使得本技术被稳固固定,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同时加装了左支架块和右支架块,可以更好地增强左护板和右护板的抗冲击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正视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去除上盖体正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棘轮机构轴测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棘轮机构俯视图。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9]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型全高闸道通道门,包括左护板(3)和右护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护板(3)底座具有第一钻地螺栓(32),所述右护板(4)底座具有第二钻地螺栓(42),所述左护板(3)和右护板(4)的中间安装有门柱(1),所述门柱(1)上具有挡柱(2),所述门柱(1)最下端具有第三钻地螺栓(12),所述门柱(1)、左护板(3)和右护板(4)上端安装有上盖体(6),所述上盖体(6)内部具有棘轮(9),所述棘轮(9)连接有所述门柱(1)的安装头(11),所述棘轮(9)接触有棘爪(81),所述棘爪(81)通过旋转副连接在齿轮箱(8)中,所述棘爪(81)中部通过连接件(82)与运动推头(83)连接,所述运动推头(83)连接在电机(84)上,所述电机(84)与外电源连接,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广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