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过滤机上、下闸板托轮自动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489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压过滤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加压过滤机上、下闸板托轮自动润滑系统,包括排料仓和润滑部件,所述排料仓的外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安装口,且两个安装口的内壁分别焊接有第一闸框和第二闸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润滑部件可自动对上闸板和下闸板进行补油润滑,消除了因人工润滑不及时,造成第一托轮或第二托轮卡死不转的故障,从而完善了加压过滤机自动控制的缺陷,且减少了因上闸板和下闸板不动作而造成的上下密封频繁冲破,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和检修成本,当水位传感器感知润滑油快使用完的时候,警示灯亮起,可及时提醒操作人员对环形箱内进行注油,从而保证润滑部件稳定运行。件稳定运行。件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压过滤机上、下闸板托轮自动润滑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加压过滤机
,尤其涉及加压过滤机上、下闸板托轮自动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加压过滤机是将过滤机置于1个密封的加压仓中,加压仓内充有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待过滤的悬浮液由入料泵给入过滤机的槽体中,在滤盘上,通过分配阀与通大气的汽水分离器形成压差,滤液通过浸入悬浮液中的过滤介质排出,而固体颗料被收集到过滤盘上形成滤饼,随着滤盘的旋转,滤饼经过干燥降水后,到卸料区卸料。由排料装置间歇排出到大气中,整个过程自动进行。
[0003]目前自选煤厂投运以来,加压过滤机一直存在闸板托轮被煤泥堵塞、闸板拉不开的故障,给加压过滤机正常运行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加压过滤机上、下闸板托轮自动润滑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加压过滤机上、下闸板托轮自动润滑系统,包括排料仓和润滑部件,所述排料仓的外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安装口,且两个安装口的内壁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加压过滤机上、下闸板托轮自动润滑系统,包括排料仓(1)和润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仓(1)的外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安装口,且两个安装口的内壁分别焊接有第一闸框(2)和第二闸框(5),所述第一闸框(2)的两侧内壁和第二闸框(5)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且第一闸框(2)的滑槽内部设置有上闸板(4),所述第二闸框(5)的滑槽内部设置有下闸板(7),且第一闸框(2)的滑槽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托轮(3),所述第二闸框(5)的滑槽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托轮(6),所述第一托轮(3)与上闸板(4)形成滚动配合,且第二托轮(6)与下闸板(7)形成滚动配合,所述第一闸框(2)的背面外壁和第二闸框(5)的背面外壁均固定有密封罩(8),且两个密封罩(8)的背面外壁均固定有气缸(9),所述第一闸框(2)和第二闸框(5)背面外壁均开设有滑口,且上闸板(4)和下闸板(7)分别与两个滑口形成滑动配合,所述两个气缸(9)的活塞杆一端分别与上闸板(4)和下闸板(7)固定连接,所述润滑部件包括环形箱(10),且环形箱(10)固定于排料仓(1)的外壁中部,所述环形箱(10)的正面外壁固定有油泵(11),且油泵(11)的吸油端固定有吸油管(12),所述吸油管(12)延伸至环形箱(10)的内部,且油泵(11)的出油端固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固定连通有固定管(14),且固定管(14)的两端顶部外壁和两端底部外壁均开设有圆口,四个所述圆口的内壁均固定有注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书强廖永强李金林张再学鲁智军
申请(专利权)人: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