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化种植土壤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825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化种植土壤改良结构,包括设置在原土层内且用于栽植树木的绿化种植土壤,绿化种植土壤与原土层之间设置有防水层,绿化种植土壤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布设的隔离层、下部保水层、透气层和上部保水层;所述隔离层内设置有水平导水盲沟,所述水平导水盲沟内设置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与水平导水盲沟之间设置有滤水层,所述集水箱上开设有多个透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原土层内设置绿化种植土壤重新构造了树木所栽植的土壤环境,绿化种植土壤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布设在种植槽内的隔离层、下部保水层、透气层和上部保水层,采用不同层次,多功能的土壤对原土层进行改良,有效提高树木的成活率。有效提高树木的成活率。有效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化种植土壤改良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土壤改良
,具体涉及一种绿化种植土壤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园林景观的需求不断增大,园林中大量的绿化种植可以创造一个健康、舒适、安全、具有长久发展潜力的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土壤作为植物生长的介质,是植物生长所离不开的,土壤质量决定着植物生长状况,对土壤的保水能力进行改良,不仅能改善土壤的保水性和土壤结构,还能提高降雨入渗率,减少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流失,最终促进降雨和灌溉水的高效利用,因此对退化或污染土壤进行合理改良对生态建设及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在大型公共绿地工程中,需要在树木种植穴水、气平衡施工技术中解决压实土层内快速种植全冠树木的问题,而现有的城市绿化中树木种植由于土壤板结、含杂质多等不利因素而导致成活率不高,急需改善乔木根系恢复生长所需的环境,提高乔木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绿化种植土壤改良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原土层内设置绿化种植土壤重新构造了树木所栽植的土壤环境,绿化种植土壤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布设在种植槽内的隔离层、下部保水层、透气层和上部保水层,采用不同层次,多功能的土壤对原土层进行改良,有效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绿化种植土壤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原土层内且用于栽植树木的绿化种植土壤,所述绿化种植土壤与原土层之间设置有防水层,所述绿化种植土壤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布设的隔离层、下部保水层、透气层和上部保水层;
[0005]所述隔离层内设置有水平导水盲沟,所述水平导水盲沟内设置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的外侧壁与水平导水盲沟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滤水层,所述集水箱上开设有多个供水流进入集水箱内的透水孔;
[0006]所述下部保水层内设置有吸水棉条,所述吸水棉条远离下部保水层的端部通过透水孔伸入至集水箱内。
[0007]上述的一种绿化种植土壤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包括两层复合土工布和填充在两层复合土工布之间的膨润土。
[0008]上述的一种绿化种植土壤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的顶部呈圆弧形,所述隔离层由黏土铺设而成。
[0009]上述的一种绿化种植土壤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保水层和上部保水层的结构相同,所述下部保水层和上部保水层均由黑土铺设而成。
[0010]上述的一种绿化种植土壤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由使用堆肥后的沙
化土壤铺设而成,所述透气层内沿树木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透气管,所述透气管远离透气层的端部伸出上部保水层。
[0011]上述的一种绿化种植土壤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层由碎石铺设而成。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3]1、本技术通过在原土层内设置绿化种植土壤重新构造了树木所栽植的土壤环境,绿化种植土壤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布设在种植槽内的隔离层、下部保水层、透气层和上部保水层,采用不同层次,多功能的土壤对原土层进行改良,有效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隔离层和防水层避免下部保水层、透气层、上部保水层内的水分流向原土层,增强绿化种植土壤的保水能力,同时,通过设置隔离层和防水层可以防止下部保水层、透气层、上部保水层中的肥性流失,进而使树木不需要深深扎根就可以吸收到足量的水分供其生长,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0015]3、本技术设置有下部保水层和上部保水层,下部保水层和上部保水层均采用黑土铺设而成,黑土肥力高,能够为树木的生长提供足够的肥料,适合植物生长。
[0016]4、本技术设置有透气层,透气层采用沙化土壤铺设而成,沙化土壤颗粒间相互作用力较小,质地疏松,土壤通透性好,孔隙大,毛细管作用弱,便于树木的根系进行呼吸,促进树木的须根萌发。
[0017]5、本技术设置有吸水棉条和集水箱,当下部保水层内的水分非常多,树木已经无法完全吸收时,多余的水分一部分透过吸水棉条从下部保水层过渡到集水箱内,另一部分在重力作用下流入隔离层内,并通过隔离层内的水平导水盲沟和滤水层对隔离层内的水分进行收集,滤水层过滤后的水通过透水孔进入集水箱内存储起来,当下部保水层内水分不足时,集水箱内的水可以透过吸水棉条从集水箱内过渡到下部保水层中,为树木提供生长所需要的水分。
[0018]综上,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原土层内设置绿化种植土壤重新构造了树木所栽植的土壤环境,绿化种植土壤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布设在种植槽内的隔离层、下部保水层、透气层和上部保水层,采用不同层次,多功能的土壤对原土层进行改良,有效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001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2]图3为图1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原土层;
ꢀꢀꢀꢀꢀꢀꢀꢀꢀꢀꢀꢀ
2—树木;
ꢀꢀꢀꢀꢀꢀꢀꢀꢀꢀꢀꢀꢀꢀ
3—隔离层;
[0025]4—下部保水层;
ꢀꢀꢀꢀꢀꢀꢀꢀ
5—透气层;
ꢀꢀꢀꢀꢀꢀꢀꢀꢀꢀꢀꢀ
6—上部保水层;
[0026]7—水平导水盲沟;
ꢀꢀꢀꢀꢀꢀ
8—集水箱;
ꢀꢀꢀꢀꢀꢀꢀꢀꢀꢀꢀꢀ
9—滤水层;
[0027]10—透水孔;
ꢀꢀꢀꢀꢀꢀꢀꢀꢀꢀꢀ
11—吸水棉条;
ꢀꢀꢀꢀꢀꢀꢀꢀꢀ
12—复合土工布;
[0028]13—膨润土;
ꢀꢀꢀꢀꢀꢀꢀꢀꢀꢀ
14—透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设置在原土层1内且用于栽植树木2的绿化种植土壤,所述绿化种植土壤与原土层1之间设置有防水层,所述绿化种植土壤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布设的隔离层3、下部保水层4、透气层5和上部保水层6;
[0030]所述隔离层3内设置有水平导水盲沟7,所述水平导水盲沟7内设置有集水箱8,所述集水箱8的外侧壁与水平导水盲沟7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滤水层9,所述集水箱8上开设有多个供水流进入集水箱8内的透水孔10;
[0031]所述下部保水层4内设置有吸水棉条11,所述吸水棉条11远离下部保水层4的端部通过透水孔10伸入至集水箱8内。
[0032]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原土层1内开挖有一个供所述绿化种植土壤铺设的种植槽,所述绿化种植土壤的上表面与原土层1的上表面相齐平;通过在原土层1内设置绿化种植土壤重新构造了树木2所栽植的土壤环境,所述绿化种植土壤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布设在所述种植槽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化种植土壤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原土层(1)内且用于栽植树木(2)的绿化种植土壤,所述绿化种植土壤与原土层(1)之间设置有防水层,所述绿化种植土壤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布设的隔离层(3)、下部保水层(4)、透气层(5)和上部保水层(6);所述隔离层(3)内设置有水平导水盲沟(7),所述水平导水盲沟(7)内设置有集水箱(8),所述集水箱(8)的外侧壁与水平导水盲沟(7)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滤水层(9),所述集水箱(8)上开设有多个供水流进入集水箱(8)内的透水孔(10);所述下部保水层(4)内设置有吸水棉条(11),所述吸水棉条(11)远离下部保水层(4)的端部通过透水孔(10)伸入至集水箱(8)内。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化种植土壤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包括两层复合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猛龙祖辉许新峰范晓书段鹏程袁涛涛陈瑞忠黄光远史东杰蒋良王加佳周扬何欢赵虎强加伟魏佳伟赵永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