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吸水式免浇水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25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吸水式免浇水花盆,包括上部开口的外盆盆体和上部开口的内盆盆体,外盆盆体的上段内径大于下段内径且上段和下段之间形成环形台阶,内盆盆体的底板上设有多个竖向的透水通孔,内盆盆体的底板上还设有竖向的吸水通孔,竖向的吸水柱穿过吸水通孔,内盆盆体置于外盆盆体内的上段,内盆盆体的底板边缘置于环形台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内盆盆体和外盆盆体,在外盆盆体的下段内储水,利用吸水柱吸水供置于内盆盆体内的植物吸收,既能一次性加水长时间被植物吸收,又便于将内盆及土壤、植物一起取出以快速加水或彻底更换外盆盆体内的水,避免储水放置时间太长污染发臭而影响家居生活。染发臭而影响家居生活。染发臭而影响家居生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吸水式免浇水花盆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花盆,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吸水式免浇水花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盆栽花草已经成为大部分家庭的常见风景,既能美化生活,又能陶冶情操。
[0003]普通花盆设计特别简单,一般就是一个圆形盆器,底部中央有一个排水通气孔,栽种时通气孔用一小片瓦砾遮住,然后盆里装满土,载上我们喜欢的花草植物,估计土壤缺水时给它浇透猛灌,工作忙时没准几个月都忘浇一次水,假如水浇多了会从下底部通气孔流出弄湿家中桌椅地面,家中地面湿滑不但增加了安全隐患,而植物根系土壤并没有吸收多少,不久后还是要缺水。不管是忘浇水还是浇多了植物都生长不好,容易引起病变死亡,既浪费了金钱,还得想办法搬出去扔掉,既麻烦还费时费力。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已经申请了一件名称为“免浇水花盆”的技术专利,该技术包括盆体、网格状支承平台、土壤垫层和吸水空心柱,横向的所述网格状支承平台安装于所述盆体内并与所述盆体的内底部共同形成储水腔,所述土壤垫层铺设于所述网格状支承平台上,竖向的所述吸水空心柱安装于所述盆体内且穿过所述网格状支承平台,所述吸水空心柱的底部位于所述盆体的内底部上,所述吸水空心柱的顶部不高于所述盆体的盆口,所述盆体的盆壁上位于所述网格状支承平台上方或齐平的位置设有溢水孔,所述盆体的盆壁上位于所述网格状支承平台下方的位置设有透明的水位观察窗。
[0005]上述技术虽然能够下部储水并被上部的植物利用,但是零件较多,加工和组装较为繁琐,而且无法将盆体内的网格状支承平台等部件取出,很难彻底更换盆体内的储水,时间太长后导致盆体内的水污染严重,甚至发出臭气,严重影响家居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加工组装且便于更换储水的自动吸水式免浇水花盆。
[0007]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8]一种自动吸水式免浇水花盆,包括上部开口的外盆盆体和上部开口的内盆盆体,所述外盆盆体的上段内径大于下段内径且上段和下段之间形成环形台阶,所述内盆盆体的底板上设有多个竖向的透水通孔,所述内盆盆体的底板上还设有竖向的吸水通孔,竖向的吸水柱穿过所述吸水通孔,所述内盆盆体置于所述外盆盆体内的上段,所述内盆盆体的底板边缘置于所述环形台阶上。上述吸水柱用于从外盆盆体的下段内吸入上部土壤植物生长所需水份,同时用于植物根系通气,也可用于加水入口。
[0009]作为优选,为了使吸水柱能够更好地吸水并被内盆盆体内的植物吸收,所述吸水柱的上端位于所述内盆盆体的中部与上端之间的位置,所述吸水柱的下端位于所述外盆盆体内靠近其底部的位置。
[0010]作为优选,为了使吸水实现更均匀的分布效果,所述吸水柱穿过所述内盆盆体的底板中心位置。
[0011]作为优选,为了实现良好的吸水效果,所述吸水柱为具有微孔结构的吸水海绵柱或聚苯烯酸钠柱。
[0012]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搬移外盆盆体以及便于取放内盆盆体,所述外盆盆体的上端设有上大下小的喇叭口。
[0013]作为优选,为了便于观察外盆盆体内的储水深度,所述外盆盆体的下段侧壁上设有透明且竖向的水位观察窗。
[0014]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在加水过多时排出多余水以避免水将植物根部淹没,所述外盆盆体的侧壁上与所述环形台阶对应的位置设有一个或多个内外相通的溢水孔,所述外盆盆体的下方安装有接水托盘。
[0015]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取放内盆盆体,所述内盆盆体的上端高于所述外盆盆体的上端。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技术通过设置内盆盆体和外盆盆体,在外盆盆体内设置环形台阶并将内盆盆体置于该环形台阶上,在外盆盆体的下段内储水,利用吸水柱吸水供置于内盆盆体内的植物吸收,既能一次性加水长时间被植物吸收,又便于将内盆及土壤、植物一起取出以快速加水或彻底更换外盆盆体内的水,避免储水放置时间太长污染发臭而影响家居生活。另外,本技术利用外盆盆体和内盆盆体之间的缝隙,既保证了内盆盆体内植物根系的透气,又能有效避免外盆盆体下段内水分的蒸发,一般情况下,外盆盆体下段装满水的情况下能保证植物正常生长2

3个月。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所述自动吸水式免浇水花盆的外盆盆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所述自动吸水式免浇水花盆的内盆盆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所述自动吸水式免浇水花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所述自动吸水式免浇水花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自动吸水式免浇水花盆包括上部开口的外盆盆体1和上部开口的内盆盆体2,外盆盆体1的上段11的内径大于下段15的内径且上段11和下段15之间形成环形台阶13,同时,外盆盆体1的上段11的外径大于下段15的外径,内盆盆体2的底板21上设有多个竖向的透水通孔22,内盆盆体2的底板21上还设有竖向的吸水通孔(被吸水柱20挡住,图中不可视),竖向的吸水柱20穿过所述吸水通孔,内盆盆体2置于外盆盆体1内的上段11,内盆盆体2的底板21边缘置于环形台阶13上。
[0024]作为优选,吸水柱20的上端位于内盆盆体2的中部与上端之间的位置,吸水柱20的下端位于外盆盆体1内靠近其底部的位置;吸水柱20穿过内盆盆体2的底板21的中心位置;吸水柱20为具有微孔结构的吸水海绵柱或聚苯烯酸钠柱;外盆盆体1的上端设有上大下小
的喇叭口10;外盆盆体1的下段侧壁上设有透明且竖向的水位观察窗14;外盆盆体1的侧壁上与环形台阶13对应的位置设有一个或多个(图中为三个,也可以为其它数量)内外相通的溢水孔12,外盆盆体1的下方安装有接水托盘3;内盆盆体2的上端高于外盆盆体1的上端。
[0025]如图1

图4所示,使用时,先在内盆盆体2内装上吸水柱20,再在内盆盆体2内装上土壤并种上植物,然后外盆盆体1的下段15内加上水,水位线在溢水孔12的下方比较合适,再将内盆盆体2由上而下置于外盆盆体1内并使其置于环形台阶13上,然后一定时期比如2个月内都不用浇水了;在内盆盆体2内的土壤水份不足时,吸水柱20会自动将水吸到上部滋润土壤,保持土壤湿度不会太差,满足植物生长所需水份,同时,植物的根在内盆盆体2内,没有浸泡在水中,不会腐烂;在外盆盆体内的水被吸完以后,用户可以从吸水柱20或内盆盆体2的上部加水,水流过吸水柱20或土壤后经过透水通孔22进入外盆盆体1的下段11内,用户也可以取出内盆盆体2后直接向外盆盆体1内加水;如果因为天气太热等原因导致外盆盆体1内的水发臭了,用户就可以先取出内盆盆体2,然后将外盆喷头1内的水进行更换,避免影响家居生活质量。
[0026]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吸水式免浇水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开口的外盆盆体和上部开口的内盆盆体,所述外盆盆体的上段内径大于下段内径且上段和下段之间形成环形台阶,所述内盆盆体的底板上设有多个竖向的透水通孔,所述内盆盆体的底板上还设有竖向的吸水通孔,竖向的吸水柱穿过所述吸水通孔,所述内盆盆体置于所述外盆盆体内的上段,所述内盆盆体的底板边缘置于所述环形台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吸水式免浇水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柱的上端位于所述内盆盆体的中部与上端之间的位置,所述吸水柱的下端位于所述外盆盆体内靠近其底部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吸水式免浇水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柱穿过所述内盆盆体的底板中心位置。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鑫华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