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品质的石斛林下环保栽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02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43
一种高品质的石斛林下环保栽培结构,包括由竹筒切开制成并且上下贯穿的拱形体,该拱形体的内面有一凹槽,该拱形体的背面为拱形面;还包括将拱形体竖直地固定在树干上的固定件,所述拱形体内面的凹槽和树干表面之间围成用于填充基质的容纳腔。本石斛林下环保栽培结构设计理想,整体结构较为简洁和巧妙,采用原生态竹筒制成的拱形体,利用竹筒的背面为天然的拱形面,基质填充方便,易操作又省工,拱形体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树干上,稳固性好,不易掉落,特别适合在阔木林和杂木林里栽培;石斛根部的透气性和保水性都好,人工干预因素小,石斛的品质高,整体材质采用可降解的竹筒材质,环保性好又来源广,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便于推广使用。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品质的石斛林下环保栽培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植物用栽培装置,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高品质的石斛林下环保栽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石斛属植物为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其茎直立或下垂,圆柱形或扁三棱形,具有少数或多数节,不分枝或少数分枝。石斛喜在温暖、潮湿、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至大洋洲,约1000种,我国有74种2变种,产秦岭以南诸省区,尤其云南南部为多,具有药用价值的已超过50多种。药用石斛以茎入药,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等功效。
[0003]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加上滥采乱挖,致使野生石斛资源越来越少。因此,人工栽培石斛也应运而生,大棚栽培是石斛种植模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将石斛栽培在大棚内的种植架上,能实现石斛规模化的栽培作业,但是人工投入大,成本高,不够环保,而且人工干预因素大,易影响石斛的品质等缺点。另外也出现一些固定在树上的栽培结构,如塑料盆、塑料绑带以及木板块,上述栽培结构也能实现石斛的栽培作业,但是栽培结构整体设计不够理想,要么透气性不够、成本高、不够环保以及耐久性差;要么基质难以填充,影响石斛正常生长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品质的石斛林下环保栽培结构,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石斛栽培结构设计不够理想,不够环保,成本高以及人工干预因素大,易影响石斛的品质等缺陷。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高品质的石斛林下环保栽培结构,包括由竹筒切开制成并且上下贯穿的拱形体,该拱形体的内面有一凹槽,该拱形体的背面为拱形面;还包括将拱形体竖直地固定在树干上的固定件,所述拱形体内面的凹槽和树干表面之间围成用于填充基质的容纳腔。
[0007]所述拱形体为将竹筒从上至下倾斜地切开形成上口大下口小的拱形体,所述拱形体的上口为石斛的栽培口,所述拱形体的下口为石斛的根部的透气口。
[0008]所述拱形体的长度控制在12

18cm。
[0009]所述固定件为铁钉,并且该铁钉位于拱形面的中央处。
[0010]每个树干上的拱形体的数目为多个,并且该多个拱形体沿树干的长度方向呈相互错开布置。
[0011]所述容纳腔分为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该上部区域用于填充给石斛根部供养料的基质,所述下部区域用于填充通气的蓬松物(如水草)。
[0012]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石斛林下环保栽培结构设计理想,整体结构较为简洁和巧妙,采用原生态竹筒制成的拱形体,
利用竹筒的背面为天然的拱形面,基质填充方便,易操作又省工,拱形体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树干上,稳固性好,不易掉落,特别适合在阔木林和杂木林里栽培;石斛根部的透气性和保水性都好,人工干预因素小,石斛的品质高,而且整体材质采用可降解的竹筒材质,环保性好又来源广,成本低,便于大规模地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14]图2为实施例一中拱形体竖直地固定在树干上的示意图。
[0015]图3为实施例一中拱形体被剖视的示意图。
[0016]图4为实施例一中拱形体内面的示意图。
[0017]图5为实施例一中拱形体加工的流程图。
[0018]图6为实施例二中拱形体背面的示意图。
[0019]图7为实施例二中拱形体加工的流程图。
[0020]图8为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一
[0022]参考附图1、图2和图3。一种高品质的石斛林下环保栽培结构,包括由竹筒1切开制成并且上下贯穿的拱形体2,该拱形体2的内面有一凹槽21,该拱形体2的背面为拱形面22;还包括将拱形体2竖直地固定在树干上的固定件3,所述拱形体2内面的凹槽21和树干4表面之间围成用于填充基质5的容纳腔。采用原生态竹筒制成的拱形体2,利用竹筒的背面为天然的拱形面,易操作又省工,方便使用。所述基质5为有机基质,该有机基质以松树皮和杉树皮为主要原料,然后经过共生菌充分发酵降解制成,该有机基质能促使石斛快速萌芽。
[0023]参考附图2、图3和图4。所述拱形体2为将竹筒1从上至下倾斜地切开形成上口大下口小的拱形体,所述拱形体2的上口为石斛6的栽培口23,所述拱形体2的下口为石斛的根部的透气口24。所述采用拱形体2采用上口大下口小的设计,使得透气口24较小,防止有机基质从底部泄漏的同时,也能确保容纳腔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和石斛6根部的透气性。
[0024]参考附图1、图2和图3。所述拱形体2的长度控制在12

18cm(最佳长度为15 cm)。所述固定件3为铁钉,并且该铁钉位于拱形面22的中央处。所述拱形体2通过铁钉将其固定在树干4上,稳固性好,不易掉落,特别适合在阔木林和杂木林里栽培作业;每个树干4上的拱形体2的数目为多个,并且该多个拱形体2沿树干4的长度方向呈相互错开布置。
[0025]参考附图2、图3、图4和图5。所述容纳腔分为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该上部区域用于填充给石斛根部供养料的基质5,所述下部区域用于填充用于通气的蓬松物51(如水草),采用上、下部区域以及填充用于通气的蓬松物51的设计,进一步地防止基质5从透气口24处泄漏。由毛竹7依次经过从竹节处横向切断形成多个竹筒1,然后再将每个竹筒1从上至下倾斜切开制成上口大下口小的所述拱形体2,整体材质采用可降解的毛竹7材质,环保性好又来源广,成本低。
[0026]实施例二
[0027]参考附图6和图7。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
拱形体2的造型不同,具体地说,本拱形体2的拱形面22上密布有小孔220,采用小孔220的设计,进一步地提高石斛根部的透气性。本造型的拱形体2的制作方法为:由毛竹7依次经过从竹节处横向切断形成多个竹筒1,然后再将每个竹筒1从上至下倾斜切开制成上口大下口小的拱形体2,然后再对每个拱形体2的拱形面22上通过打孔机进行打小孔处理制成。
[0028]实施例三
[0029]参考附图8。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拱形体2的造型不同,所述拱形体为将竹筒顶面中心处从上至下竖直地切开形成的半竹筒,所述半竹筒的上口为石斛6的栽培口,所述拱形体的下口为石斛的根部的透气口。采用原生态竹筒制成的半竹筒,利用半竹筒的背面为天然的拱形面,基质填充方便,易操作又省工,拱形体通过固定件3固定在树干4上,稳固性好,不易掉落,特别适合在阔木林和杂木林里栽培。
[0030]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品质的石斛林下环保栽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竹筒切开制成并且上下贯穿的拱形体,该拱形体的内面有一凹槽,该拱形体的背面为拱形面;还包括将拱形体竖直地固定在树干上的固定件,所述拱形体内面的凹槽和树干表面之间围成用于填充基质的容纳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品质的石斛林下环保栽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体为将竹筒从上至下倾斜地切开形成上口大下口小的拱形体,所述拱形体的上口为石斛的栽培口,所述拱形体的下口为石斛的根部的透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品质的石斛林下环保栽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金兰叶炜颜沛沛杨学王培育
申请(专利权)人: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