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后回用急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472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后回用急冷装置,包括底板、处理箱、急冷箱、承载框和控制面板,底板的上方设有处理箱,且处理箱内部的一端安装有承载框,并且承载框的内侧固定有滤网,承载框下方的处理箱两侧内壁上皆固定有定位板,且定位板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销孔,并且销孔的内部安装有销轴,销轴的顶端延伸至销孔的外部并与承载框的底端固定连接,处理箱一侧的底板顶端设有急冷箱,且急冷箱内部的一端设有格状蓄液框,并且格状蓄液框的底端安装有等间距的均布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回用急冷装置使用时的处理效果,提高了回用急冷装置使用时的节能性,而且降低了回用急冷装置使用时活性炭网板产生堵塞的现象。用时活性炭网板产生堵塞的现象。用时活性炭网板产生堵塞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后回用急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资源与环境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后回用急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皆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因而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与污水,如不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则会对环境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为了对污水处理后并对此部分水源进行利用,因而需使用到相应的回用急冷装置。
[0003]现今市场上的此类回用急冷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0004](1)现有的此类回用急冷装置不便于对污水进行循环过滤处理,导致其处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还需加以改善;
[0005](2)现有的此类回用急冷装置不便于对处理完毕的污水进行快速冷却处理,难以对此部分污水进行回收利用,节能性一般;
[0006](3)现有的此类回用急冷装置不便于对活性炭网板进行清洁处理,导致其易产生堵塞的现象,时常困扰着人们。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后回用急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后回用急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处理箱(3)、急冷箱(12)、承载框(17)和控制面板(28),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有处理箱(3),且处理箱(3)内部的一端安装有承载框(17),并且承载框(17)的内侧固定有滤网(18),所述承载框(17)下方的处理箱(3)两侧内壁上皆固定有定位板(19),且定位板(19)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销孔(20),并且销孔(20)的内部安装有销轴(16),销轴(16)的顶端延伸至销孔(20)的外部并与承载框(1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处理箱(3)一侧的底板(1)顶端设有急冷箱(12),且急冷箱(12)内部的一端设有格状蓄液框(8),并且格状蓄液框(8)的底端安装有等间距的均布管(10),格状蓄液框(8)下方的急冷箱(12)内部安装有活性炭网板(21),所述急冷箱(12)靠近处理箱(3)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冷凝器(13),冷凝器(13)的一端通过导管延伸至急冷箱(12)的内部,且急冷箱(12)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水泵(7),第一水泵(7)的一端通过导管延伸至处理箱(3)的内部,第一水泵(7)的另一端通过导管与格状蓄液框(8)的顶端相连通,并且第一水泵(7)一侧的急冷箱(12)顶端安装有第二水泵(9),第二水泵(9)的一端通过导管延伸至处理箱(3)的内部,第二水泵(9)的另一端通过导管延伸至急冷箱(12)的底部,所述处理箱(3)底端的两侧皆安装有支腿(15),支腿(15)的底端与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且处理箱(3)表面的一端安装有箱门(27),急冷箱(12)表面的一端安装有控制面板(28),控制面板(28)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水泵(7)、第二水泵(9)以及冷凝器(13)的输入端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欢廖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凯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