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67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床,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包括顶板和支撑板,顶板的顶部开设有齿条槽,齿条槽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该急诊护理用转运床,通过齿轮、齿条杆、移动板、辅助杆和滑块的设置,使该急诊护理用转运床具备了方便将病人从转运床上转运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伸出,使移动板的位置高于急诊床,伺服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杆啮合,使滑块在滑槽的内部移动,使辅助杆从辅助槽的内部出来,起到支撑移动板的作用,使移动板移动出来,使病人缓缓的在移动板上移动,当病人的身体与急诊床接触时,使移动板缓缓的回到原位置,达到了方便将病人从转运床上转运的目的。便将病人从转运床上转运的目的。便将病人从转运床上转运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床。

技术介绍

[0002]急诊室作为一个窗口科室,疾病种类繁多,危重患者多,抢救及护理操作频繁,工作预见性差,在急诊室中需要使用转运床转运病人,但是目前的急诊转运床,没有缓冲作用,患者躺在上面后在移动过程中易受到颠簸振动,造成患者二次伤害,现有技术将病人从转运床上转运到急诊床上时,多为几个医护人员将病人搬运到急诊床上,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0003]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212679443 U中公开的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装置,虽然该技术方便移动,但是该技术的减震性能较差,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而且该技术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增大了病人的痛苦,不方便将病人从转运床上转运到急诊床上,该技术,存在减震效果差和不方便将病人从转运床上转运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床,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床,包括顶板和支撑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齿条槽,所述齿条槽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通过齿牙啮合有齿条杆,所述齿条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顶板的一侧面开设有辅助槽,所述辅助槽的内部插接有辅助杆,所述顶板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顶板的底部和支撑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圆杆和缓冲弹簧,所述圆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通过轴杆铰接有支杆,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
[0008]可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把,所述移动板分别与滑块和辅助杆固定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移动块的一侧面与缓冲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套接在圆杆的外表面,所述支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杆与移动块铰接,所述支杆的数量有若干个,相邻两个所述支杆的中部通过轴杆铰接。
[0010]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的活动端、配重块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分别与伺服电机和电动推杆电性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
[0012]可选的,所述定位杆的端部插接在定位筒的内部,所述定位杆的顶部与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齿条杆位于齿条槽的内部。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急诊护理用转运床,通过齿轮、齿条杆、移动板、辅助杆和滑块的设置,使该急诊护理用转运床具备了方便将病人从转运床上转运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伸出,使移动板的位置高于急诊床,伺服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杆啮合,使滑块在滑槽的内部移动,使辅助杆从辅助槽的内部出来,起到支撑移动板的作用,使移动板移动出来,使病人缓缓的在移动板上移动,当病人的身体与急诊床接触时,使移动板缓缓的回到原位置,达到了方便将病人从转运床上转运的目的。
[0016]2、该急诊护理用转运床,通过固定块、圆杆、缓冲弹簧、移动块、支杆、定位筒、减震弹簧和定位杆的设置,使该急诊护理用转运床具备了提高减震性能,减少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疼痛的效果,在转运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时,使支杆通过轴杆转动,使移动块在圆杆的外部移动,使缓冲弹簧受力压缩或张力支撑,使定位杆在定位筒的内部移动,使减震弹簧受力压缩或张力支撑,配重块的作用增加重量,避免重心偏移导致该技术侧翻,从而起到了提高减震性能的作用,达到了减少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疼痛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俯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侧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顶板;2、支撑板;3、伺服电机;4、齿轮;5、齿条杆;6、移动板;7、辅助杆;8、滑块;9、固定块;10、圆杆;11、缓冲弹簧;12、移动块;13、支杆;14、定位筒;15、减震弹簧;16、定位杆;17、推把;18、电动推杆;19、配重块;20、蓄电池;21、底板;22、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床,包括顶板1和支撑板2,顶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把17,移动板6分别与滑块8和辅助杆7固定连接,支撑板2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8的活动端、配重块19和蓄电池20,蓄电池20通过导线分别与伺服电机3和电动推杆18电性连接,电动推杆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1,底板21底部的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22,顶板1的顶部开设有齿条槽,齿条槽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4,通过齿轮4、齿条杆5、移动板6、辅助杆7和滑块8的设置,使该急诊护理用转运床具备了方便将病人从转运床上转运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
电动推杆18的活动端伸出,使移动板6的位置高于急诊床,伺服电机3带动齿轮4转动,齿轮4与齿条杆5啮合,使滑块8在滑槽的内部移动,使辅助杆7从辅助槽的内部出来,起到支撑移动板6的作用,使移动板6移动出来,使病人缓缓的在移动板6上移动,当病人的身体与急诊床接触时,使移动板6缓缓的回到原位置,达到了方便将病人从转运床上转运的目的,齿轮4通过齿牙啮合有齿条杆5,齿条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6,顶板1的一侧面开设有辅助槽,辅助槽的内部插接有辅助杆7,顶板1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8,顶板1的底部和支撑板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通过固定块9、圆杆10、缓冲弹簧11、移动块12、支杆13、定位筒14、减震弹簧15和定位杆16的设置,使该急诊护理用转运床具备了提高减震性能,减少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疼痛的效果,在转运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时,使支杆13通过轴杆转动,使移动块12在圆杆10的外部移动,使缓冲弹簧11受力压缩或张力支撑,使定位杆16在定位筒14的内部移动,使减震弹簧15受力压缩或张力支撑,配重块19的作用增加重量,避免重心偏移导致该技术侧翻,从而起到了提高减震性能的作用,达到了减少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疼痛的目的,固定块9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圆杆10和缓冲弹簧11,圆杆10的外表面套接有移动块12,移动块12的一侧面与缓冲弹簧11固定连接,缓冲弹簧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床,包括顶板(1)和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顶部开设有齿条槽,所述齿条槽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4),所述齿轮(4)通过齿牙啮合有齿条杆(5),所述齿条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6),所述顶板(1)的一侧面开设有辅助槽,所述辅助槽的内部插接有辅助杆(7),所述顶板(1)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8),所述顶板(1)的底部和支撑板(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圆杆(10)和缓冲弹簧(11),所述圆杆(10)的外表面套接有移动块(12),所述移动块(12)通过轴杆铰接有支杆(13),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筒(14),所述定位筒(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15),所述减震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把(17),所述移动板(6)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焕东申成兰押燕锋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胸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