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觉与机器人的应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4515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视觉与机器人的应用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该机架一侧的上料装置、设置于该机架且位于上料装置出料口处的接料装置、设置于接料装置一侧且平行设置的第一输送装置,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一端的搬运机械及设置于该搬运机械上方的视觉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先自动上物料,再把物料整理收集排列后进行下料,其采用全自动作业,收料速度快,提高了收料的效率;其代替人工作业,减轻人工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的成本。降低生产的成本。降低生产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视觉与机器人的应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容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车载薄膜电容生产的视觉与机器人的应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薄膜电容器其制法是将铝等金属箔当成电极和塑料薄膜重叠后卷绕在一起制成。但是另外薄膜电容器又有一种制造法,叫做金属化薄膜(Metallized Film),其制法是在塑料薄膜上以真空蒸镀上一层很薄的金属以做为电极。如此可以省去电极箔的厚度,缩小电容器单位容量的体积,所以薄膜电容器较容易做成小型,容量大的电容器。
[0003]但是,薄膜电容在生产过程中依然采用人工上物料,人工将薄膜电容整理排列后进行下料,这种作业方式使人工劳动强度大,收料效率低,并且人工成本高,增加生产的成本,不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先自动上物料,再把物料整理收集排列后进行下料,其采用全自动作业,收料速度快,提高了收料的效率;其代替人工作业,减轻人工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的成本的视觉与机器人的应用装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觉与机器人的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置于该机架(1)一侧的上料装置(2)、设置于该机架(1)且位于上料装置(2)出料口处的接料装置(3)、设置于接料装置(3)一侧且平行设置的第一输送装置(4),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4)一端的搬运机械(5)及设置于该搬运机械(5)上方的视觉检测装置(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与机器人的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装置(3)包括用于运输的第一输送带装置(31),第一输送带装置(31)上设有可调整的调节部件(32);第一输送带装置(31)上设有缓冲部件(33);第一输送带装置(31)一端设有回料槽(34);第一输送带装置(31)上设有拨料装置(35);该缓冲部件(33)用于接收由上料装置(2)输送过来的物料,并对其进行减速;该拨料装置(35)用于将所述第一输送带装置(31)上运载的物料进行推倒;该回料槽(34)用以将未搬离第一输送带装置(31)的物料重新送回上料装置(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觉与机器人的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装置(35)包括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的拨料支架(351);拨料支架(351)上可升降设有转动支架(352);转动支架(352)上可转动设有拨料轮(353);转动支架(352)一侧通过电机安装板安装有电机(354),电机(354)与拨料轮(353)之间通过链条构成传动连接;所述拨料支架(351)上可转动设有调节手轮(355),调节手轮(355)与所述转动支架(352)螺纹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与机器人的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4)由第二输送带装置(41)、与所述第二输送带装置(41)平行设置于的第三输送带装置(42)、与所述第二输送带装置(41)同一直线设置于的第四输送装置(43);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带装置(41)输出末端的挡料部件(44)及设置于所述第三输送带装置(42)上的推料部件(45);该第四输送装置(43)高度低于第二输送带装置(41),且直接通过斜板连接(46);该挡料部件(44)用以一挡一放的控制输送速度;该推料部件(45)用以将第三输送带装置(42)上的物料推入第四输送装置(43)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视觉与机器人的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带装置(41)与所述第三输送带装置(42)上可调节设有导料板,导料板一端倾斜设置;所述导料板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颖涛吴思陈剑林东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科利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