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阻绕线机由进料装置将材料送往一组由汽缸推动作相向运动之夹料装置上夹持定位;送线装置依出线角送电阻线至材料左侧铁帽上;另一组汽缸推动上下电极向材料逼近,电极完成点焊后即退开;绕线装置之传动螺杆借步进马达转动传动机构,使锁接于其上之送线和电极装置跟着同步平移,同时,与上述步进马达同步转动之夹料步进马达转动夹料装置的夹料杆,使电阻线的材料棒上等距螺旋缠绕,微电脑控制各机构动作。(*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提供一种电阻绕线机,特别是指一种可节省人力,增加产量且提高产品精密度之绕线机。按,自动化生产,即利用电脑管理机器是目前科技潮流之所趋,也是提升工业升级的一种手段,更是工业界一致努力的方向。除此之外,将来的走向势必往自动化工厂,智慧型办公大楼发展,所以电脑在不久的未来将与人类的生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又,现今各国工业产品竞争相当激烈,靠人力手动生产,产量少、精密度低、成本高已失去与他人竞争市场的条件,故只有走向电脑自动化生产,方能在国际市场生存,尤其是像我国这种出口工业国更是必须。本设计人有鉴于科技的进步,电脑自动化生产的必然趋势,故致力于习用机器之改良研究,设计规划,使其生产出之成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在历经多时的苦心钻研及多次试验下,终得以首创出本专利技术。本技术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依操作者输入之阻值,作数值演算、绕线、检验差值、补正、退料、进料等动作完全由机器本身之电脑部份控制者。本技术之又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提高品质、产品增加、降低成品成本及减少不良品损失,以达到科技工业水准者。而,本技术之主要特征系在于进料、送料、夹料、送线、点焊等动作都借着汽缸的推进,退回而完成,然后再配合以步进马达控制导线圈数及送线机构与点焊机同步移动而完成绕线,再由阻值补正回路系统作正确值审核,以上机器操作流程皆由一部微电脑来控制。缘是,本技术之电阻绕线机主要包括一进料装置,系由一排料片组,及一送料组构成,并藉由送料汽缸传送材料;一夹料装置,上述之材料传送至夹料组定位,夹料组并连接一夹料步进马达;一送线装置,包括送线架及送线组,经由送线汽缸推动送线组将电阻线送至材料导体部;一电极装置,系与上述之送线组共同连接在一马蹄型之转动臂上,由上下电极相对靠近夹持材料导体部与电阻线,利用电极放电将上述二者熔接在一起,即点焊动作;一绕线装置,包括一与上述马蹄型转动臂连接之传动组,及一与传动组一侧端连接之滑座步进马达由上述夹料步进马达与滑座步进马达同步转动,电极组与送线组由滑座步进马达带动亦跟着同步平移电阻线在材料棒上成等距螺旋缠绕。另包括一微电脑,专司上述各机构之作动控制,系包括中央处理单元、记忆器模组、输入/输出界面晶片、时间-计数控制模组,及输入驱动器输出驱动器等,各部借由各总线互相连接。借上述各构件之组合,当所设定之电阻值由操作面板输入电脑,则中央处理单元中之演算逻辑计算出所需导线长度,点焊角度,步进马达旋转,平移步数,由时间-计数控制模组提供一循序操作脉波,控制各机械部份在正确时序作动,由进料、夹料、送线、点焊、绕线至退料,而绕线电阻成品完成。有关本技术作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之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述如下,俾使审查委员对于本技术之构造,特征能更深入而具体的了解。首先,请参阅第一图所示,系本专利技术之配置示意图,系包括进料装置1,夹料装置2,送线装置3,电极装置4,绕线装置5,微电脑控制系统6,操作面板7,以及点焊机控制装置8等装置;其中,进料装置1(如第二图所示)包括材料10,其中间杆部101为绝缘棒,两侧各有一金属帽盖1021、1022,及两条引线103,排料漏斗11,两侧边连接而下二片排料片组12,而其底部有二支挡料叉13,距离较排料片组12稍宽,挡料片15宽度较二片排料片组12距离略窄,而挡料叉13与挡料片15之底端各连接一汽缸141、142,另送料叉17与送料汽缸16共同连接;一夹料装置2(如第三图所示)包括相对称之多层同轴机构组成,其最内层为夹料嘴21,依次向外为夹嘴杆23,夹料步进马达25,夹嘴杆汽缸26,且夹嘴杆23及夹料步进马达25之间系可借一只万向接头连接,利用汽缸推进之力可将夹嘴杆23连同夹料嘴21一起向相对方向推进夹持由送料叉17送来之材料10;再请参阅第四图所示系本技术之送线装置图,系设有线轮31其一端接有一杆33,于杆33之顶部置一滑轮331,适当距离处另有一杆34,其顶部亦接至一滑轮332,在杆33、34处各设有一弹簧321、322,可依电阻线311之粗、细调整拉力,两杆33、34之间则是送线组30,其系包括滑轮301与夹线汽缸302共同接至送线轴303,穿过送线轴303则为一马蹄型转动臂35,在其直立部307后面对称送线轴303各置一送线汽缸306,又于直立部307前方与送线轴303连接一送线夹嘴308,当线轮31作顺时针固定方向运转将电阻线311送出,经由滑轮331、332、301穿射送线轴303而自送线夹嘴308出来,夹线汽缸302可将线夹紧或放松,送线汽缸306则将送线夹嘴308推离马蹄型转动臂35至材料10之左侧导体部1021,使电阻线311恰好置于材料导体部1021上;一对电极装置4(请同时参考第四、五图)包括上下电极汽缸411、412,上下电极滑座421、422及上下绝缘垫片431、432,各连接一滑杆441、442穿过马蹄型转动臂35之两前伸支臂309而下,其最前端为电极45,中心轴对准夹料嘴21之中心轴,利用电极汽缸411、412推动滑杆441、442相向接触材料10而电极45放电作点焊之动作,马蹄型转动臂35及送线组30可依卷线前后置量之设定摆动一相当角度,而电极滑座421、422本身与上下汽缸411、412连接一体是不转动的;绕线装置则包括一绕线滑板51(请同时参阅第五、六图),前侧借两相对称之绝缘座521、522与电极装置4之电极滑座421、422锁接,而其后侧则有上下四个对称滑块511。各有一传动滑杆53、531穿射而过,于绕线滑板上另设有一具半圆凹槽其内有螺纹之传动块55,咬合住一传动螺杆56,在此螺杆之一端穿射一固定座581连接至一滑座步进马达57,在固定座581与绕线滑板51之间有一拉力弹簧59,而另一固定座582于传动螺杆56穿过处为长形镂空部54,传动螺杆56可在此移动,当滑座步进马达57转动时因与之咬合的传动块55亦具有螺纹可将此传动块55推动前进,同时与传动块55连接之绕线滑板51亦沿著传动滑杆53同方向前进,此时将带动电极装置4和马蹄型转动臂35及送线组30与之同步平移,再配合夹料步进马达25带动夹料嘴21转动而将电阻线311等螺距缠绕在材料棒101上,于动作同时弹簧受一拉力,当绕线完成后。传动块55恰系位在传动螺杆56之镂空部54而不再随著传动螺杆56之转动向前移动;同时,一位在镂空部54侧边之气缸561则可适时向前推伸(如假想线所示),将传动螺杆56推离;此时传动块55无所依附而可连动绕线滑板51同受弹簧59之拉力拉回原处动作完毕后,气缸561回复原位而可使传动螺杆56亦回复原位,而可再次供传动块55咬合并前进,借以反复完成绕线之动作。至于绕线滑板51及传动块55被弹簧59拉回原位时,本技术亦可于固定座581适当处设置一缓冲器582,借以吸收绕线滑板51回复之振动力,具有缓冲的保护作用。借上述构造之组合,请参阅第一~六图,当材料10由排料片组12上方之排料漏斗11引导而下,由挡料片15挡住在排料片组12底部,并将材料10承接于上,挡料叉13与挡料片15作反方向相对运动,首先挡料叉气缸141作动,将挡料叉13推出,承接住最底层之上一支材料10,挡料片汽缸142作动将挡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阻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装置,大体上系由一排料片组及与数个汽缸轴杆连接之挡料组和送料组构成;—夹料装置,具有一左右对称之夹料组及与之连接的夹料汽缸和夹料步进马达,靠步进马达作动可将上述进料装置之送料组推送过来的材料夹持 定位;—送线装置,由送线架及送线组构成,送线架将电阻线传送至送线组之送线夹嘴,送线组亦是借着送线汽缸推动将轴杆前端连接使送线夹嘴推出,使上述汽缸轴杆系穿射过一转动臂位置前端送线夹嘴和送线组分开;电阻线正好搭置于上述夹料组夹持之材料导 体部上;—电极装置,主要是由上下二电极汽缸各轴杆连接至上下二电极部构成,此外,上下轴杆系穿射过上述送线装置之转动臂;—绕线装置,大体包括一与上述转动臂连接之传动组及一绕线步进马达,前述之传动组并借着具有螺纹之滑块与绕线步进马达之具有 螺纹的轴杆咬合;以及—微电脑主控系统,大体上包括有:中央处理单元、记忆器模组、输入/输出界面模组、时间-计数控制模组、输入驱动器模组及输出驱动器模组,上述各模组之关系借着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及控制总线,互相连接,借上述各构件之组合,当 进料装置由排料组经挡料组而送料组将材料送至夹料装置定位,送线装置将送线嘴推离转动臂而材料左侧铁帽上,电极装置由汽缸推动经放电点焊而后退开,此时,夹料步进马达及绕线步进马达依程式设定值同步转动,绕线步进马达转动带螺杆旋转而推动传动组,使转动臂上之电极装置和送线平移,电阻绕在磁棒上成等螺距缠绕,完成后再一次点焊则退料,传动螺杆被推开,传动组退回原定位,开始下一行程,以上各机构之作动流程皆由一微电脑系统来控制,将电阻质及其他设定值输入,经数值演算流程计算出各相关数值,电脑主流程 依上述之相关数值使各机构依时序作动,而达到自动化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阻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装置,大体上系由一排料片组及与数个汽缸轴杆连接之挡料组和送料组构成;-夹料装置,具有一左右对称之夹料组及与之连接的夹料汽缸和夹料步进马达,靠步进马达作动可将上述进料装置之送料组推送过来的材料夹持定位;-送线装置,由送线架及送线组构成,送线架将电阻线传送至送线组之送线夹嘴,送线组亦是借着送线汽缸推动将轴杆前端连接使送线夹嘴推出,使上述汽缸轴杆系穿射过一转动臂位置前端送线夹嘴和送线组分开;电阻线正好搭置于上述夹料组夹持之材料导体部上;-电极装置,主要是由上下二电极汽缸各轴杆连接至上下二电极部构成,此外,上下轴杆系穿射过上述送线装置之转动臂;-绕线装置,大体包括一与上述转动臂连接之传动组及一绕线步进马达,前述之传动组并借着具有螺纹之滑块与绕线步进马达之具有螺纹的轴杆咬合;以及-微电脑主控系统,大体上包括有中央处理单元、记忆器模组、输入/输出界面模组、时间-计数控制模组、输入驱动器模组及输出驱动器模组,上述各模组之关系借着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及控制总线,互相连接,借上述各构件之组合,当进料装置由排料组经挡料组而送料组将材料送至夹料装置定位,送线装置将送线嘴推离转动臂而材料左侧铁帽上,电极装置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博仁,
申请(专利权)人:佘博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