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全息影像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29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全息影像盒,涉及全息影像领域,包括所述外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胆,所述外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气嘴且进气嘴通向保护层,所述外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打气筒,所述打气筒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打气管,所述外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盒盖,在原有盒子的基础上给盒体内胆加上保护层,保护层为保护气囊,全方面包裹内胆,其次盒体底部自带打气筒,不占用其他空间,方便使用,在原有盒子的基础上给盒体内胆加上保护层,保护层在原有盒子的基础上给盒体内胆加上保护层,保护层为保护气囊,全方面包裹内胆。全方面包裹内胆。全方面包裹内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全息影像盒


[0001]本技术涉及全息影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全息影像盒。

技术介绍

[0002]全息影像是一种全息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会搭同幕布一起使用,全息影像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为公司办公和学校教育等提供了有效的帮助,虽然全息影像的使用广泛,但是全息影像在装载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用于装载的影像盒大多都选用的是防震材料制成,但是这仅仅依靠材料的防震特性,只能保证影像盒的壳体受损程度变小,对内部的全息影像保护作用甚微,如果整个盒体倒向地面或者发生间接碰撞,盒内的设备会撞击盒壁,受到撞击的设备外壳会破损,其内部受到撞击产生震荡,内部的精密零件可能会松弛,对设备自身有一定损害。
[0003]其次影像设备沉重,在平通无碍的的路上可以用有滚轮的盒子进行拉拖,较省力,但是如果碰到有楼梯的情况,就必须提着盒子上下楼,这样的情况会非常耗费体力,为此带来很大的不便,其次在坑洼地面是如果拉动滑轮滚动会磨损滑轮,不易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全息影像盒。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全息影像盒,包括外盒,所述外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胆,所述外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气嘴且进气嘴通向保护层,所述外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环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打气筒,所述打气筒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打气管,所述外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盒盖。
[0006]优选的,所述外盒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避震器,两侧所述避震器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气缸,两侧所述气缸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杠,所述升降杠的底部卡接有滑轮,所述气缸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爬楼滚轮,所述两侧气缸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杆器,所述连杆器背面固定连接有控制杠,所述控制杠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升降踏板。
[0007]优选的,所述内胆被保护层包裹,保护层的顶部有拉链。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环有张开和闭合两种形态。
[0009]优选的,所述爬楼滚轮轮毂上有凹槽,其次爬楼滚轮有四个小滚轮组成。
[0010]优选的,所述滑轮在爬楼滚轮的底部。
[0011]优选的,所述连杆器两侧工作端固定连接气缸。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中,首先在原有盒子的基础上给盒体内胆加上保护层,保护层为保护气囊,全方面包裹内胆,其次盒体底部自带打气筒,不占用其他空间,方便使用,打气管对准
进气嘴即可输入气体,保护层顶部利用拉链拉紧,拉紧后输入气体整体密封储存气体,保护层会鼓起,形成气囊,拉开拉链即可放出气体,放出气体的保护层会变薄,这样不仅可以循环利用,同时对内部的全息影像也能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
[0014]本技术中,第二机构对盒子的轮子进行改进,首先加装有避震器,减少在经过不平路面时产生晃动,其次在原有滑轮的基础上安装爬楼滚轮,碰到楼梯,踩动踏板将滑轮升起,脚提踏板滑轮会下降,滑轮悬空上升到一定高度,爬楼滚轮接触地面到即可使用,利用双重滚轮针对不同情况进行调节,爬楼滚轮有四个小轮组成,爬楼滚轮的轮毂上有凹槽可以卡住阶梯边沿,拉动盒子拉把时爬楼滚轮会顺势滚动,卡槽卡住阶梯边沿,随着滚动和卡槽的支撑到达下一阶梯,利用爬楼滚轮可以在碰到楼梯的情况下也可以继续拉动前进,不用提起整个盒子消耗体力,同时在面对坑洼地面时,有凹槽的爬楼滚轮工作会减少磨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7]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滑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例说明:
[0021]1、外盒;2、保护层;3、内胆;4、进气嘴;5、打气筒;6、打气管;7、固定环;8、避震器;9、气缸;10、升降杠;11、滑轮;12、爬楼滚轮;13、连杆器;14、控制杠;15、升降踏板;16、盒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24]具体实施例:
[0025]参照图1

5,一种便携式全息影像盒,外盒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层2,保护层2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胆3,外盒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气嘴4且进气嘴4通向保护层2,外盒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7,固定环7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打气筒5,打气筒5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打气管6,外盒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盒盖16,内胆3被保护层2包裹,保护层2的顶部有拉链可以拉开和拉紧,结构上保护层2包裹内胆3,在没有注入气体的情况下是薄片状,在静态过程中拉紧保护层2可以防尘,运输时要对保护层2进行充气,首先将整体放平,拉紧拉链保证密封性,扳开固定环7将打气筒5取下,将打气管6对准进气嘴4,按压打气筒5即可输入气体,保护层2渐渐鼓起形成气囊,在输气过程中确保不会输气过多导致盒盖16合不上,输气完毕后将盒盖16盖上,最后将打气筒5放到固定环7上,扣紧环体即可。
[0026]外盒1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避震器8,两侧避震器8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气缸9,两侧气缸9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杠10,升降杠10的底部卡接有滑轮11,气缸9的两侧均固
定连接有爬楼滚轮12,两侧气缸9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杆器13,连杆器13背面固定连接有控制杠14,控制杠1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升降踏板15,爬楼滚轮12轮毂上有凹槽,其次爬楼滚轮12有四个小滚轮组成,滑轮11在爬楼滚轮12的底部,连杆器13两侧工作端固定连接气缸9,首先外盒1的底部有避震器8缓冲颠簸受到的晃动,在正常的路况下使用滑轮11即可,滑轮11表面光滑滚动起来耗力小,正常初始状态下滑轮11是接触地面的,而爬楼滚轮12比滑轮11高度高,是悬空的,在碰到楼梯或者路面坑洼时将滑轮11升起,一直到爬楼滚轮12接触地面即可,升降踏板15和控制杠14相连控制连杆器13,连杆器13两端分别和两侧的气缸9相连,通过连杆器13踩动升降踏板15可以同时控制两侧的气缸9,踩动升降踏板15气缸9内部储压推动升降杠10开始下降,上升提动踏板气缸9开始泄压,升降杠10开始上升,升降杠10底部卡接有滑轮11,升降杠10上升下降带动滑轮11,利用双重滚轮针对不同情况进行调节,爬楼滚轮12的轮毂上有凹槽可以卡住阶梯边沿,拉动盒子拉把时爬楼滚轮12会顺势滚动,卡槽卡住阶梯边沿,随着滚动和卡槽的支撑到达下一阶梯,依次前行。
[0027]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全息影像盒,包括外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层(2),所述保护层(2)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胆(3),所述外盒(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气嘴(4),且进气嘴(4)通向保护层(2),所述外盒(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7),所述固定环(7)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打气筒(5),所述打气筒(5)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打气管(6),所述外盒(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盒盖(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全息影像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1)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避震器(8),两侧所述避震器(8)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气缸(9),两侧所述气缸(9)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杠(10),所述升降杠(10)的底部卡接有滑轮(11),所述气缸(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爬楼滚轮(12),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峰杨庆赵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汉派百老汇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