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残台与升降收盘车的组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18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残台与升降收盘车的组合设备,属于食堂用餐盘收集设备,括收残台壳体、收残推车和第一把手,所述收残台壳体的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收残孔,所述收残推车摆放在收残台壳体的内部,所述收残推车内均设有收残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盘子放到皮带上的支撑板上,当支撑板上的盘子数量逐渐增加时,支撑板上的盘子的总重量会逐渐的大于配重块的重量,盘子的总重量在大于配重块的重量的过程中,支撑板会逐渐的向收盘车的内部底端移动,支撑板移动后可为收盘车的上方腾出空间,方便后续盘子的继续叠加摆放,直到皮带下端的配重块被支柱阻挡无法移动时再停止摆放盘子,通过此种方式减少了转移盘子的时间,可加快收盘子的速度。的速度。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残台与升降收盘车的组合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食堂用餐盘收集设备,具体是一种收残台与升降收盘车的组合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学校食堂内大都会有收残台,学生吃完饭后直接将餐盘放到收残台上,然后由工作人员将餐盘内的残渣倒到指定的桶内,然后再将餐盘放到指定位置。工作人员在将残羹剩饭倒入收残桶后一般有两种方式进行下一步操作。一是为了效率,把盘子倒干净后直接堆摞在工作台上,一定时间后还得需要把盘子搬到一边,造成了二次工作。二是为了保护易碎瓷盘,每收拾完一个盘子需要弯腰轻放在收盘车里,造成了工作效率的低下。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收残台与升降收盘车的组合设备,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残台与升降收盘车的组合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收残台与升降收盘车的组合设备,包括收残台壳体、收残推车和第一把手,所述收残台壳体的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收残孔,所述收残推车摆放在收残台壳体的内部,所述收残推车内均设有收残桶,所述收残台壳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收盘车,两个所述收盘车的内部均设有筷子回收区和勺子回收区,两个所述收盘车内部还设有盘子回收区,所述盘子回收区内均对称设有支柱,两个所述收盘车内位于两个所述支柱上塔设有若干条皮带,所述皮带的两端均设有配重块,若干所述皮带中部位于两个所述支柱之间均设有支撑板。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残台壳体的下端设有若干个支撑腿,若干所述支撑腿上均套设有保护套。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残推车的后端均对称设有套筒,所述第一把手通过套筒与收残推车活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柱与收盘车的内壁之间均设有间隙,所述两个支柱与收盘车内壁的间隙小于配重块的宽度。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重量小于配重块的重量。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使用时,将盘子放到皮带上的支撑板上,当支撑板上的盘子数量逐渐增加时,支撑板上的盘子的总重量会逐渐的大于配重块的重量,盘子的总重量在大于配重块的重量的过程中,支撑板会逐渐的向收盘车的内部底端移动,支撑板移动后可为收盘车的上方腾出空间,方便后续盘子的继续叠加摆放,直到皮带下端的配重块被支柱阻挡无法移动时再停止摆放盘子,通过此种方式减少了转移盘子的时间,可加快收盘子的速度。
[0012]2、本技术依靠盘子的重力使盘子自动下移,不需要利用电力,从而增加了装
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收残台与升降收盘车的组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一种收残台与升降收盘车的组合设备的后视图。
[0015]图3为一种收残台与升降收盘车的组合设备中支柱与皮带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收残台壳体;2、收盘车;3、第一把手;4、皮带;5、筷子回收区;6、勺子回收区;7、支撑板;8、支柱;9、保护套;10、万向轮;11、套筒;12、第二把手;13、收残推车;14、配重;15、收残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收残台与升降收盘车的组合设备,包括收残台壳体1、收残推车13和第一把手3,所述收残台壳体1的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收残孔,两个所述收残孔均贯穿收残台壳体1的壳壁,所述收残台壳体1的下端设有若干个支撑腿,若干所述支撑腿上均套设有保护套9,通过保护套9可起到对支撑腿进行保护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避免收残台壳体1在使用的过程中移动,所述收残推车13摆放在收残台壳体1的内部,且所述收残推车13分别位于收残孔的下方,所述收残推车13的下端设有若干万向轮10,所述收残推车13内均设有收残桶15,所述收残桶15设置为圆柱形,所述收残推车13的后端均对称设有套筒11,所述第一把手3通过套筒11与收残推车13活动连接,所述收残台壳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收盘车2,所述收盘车2与收残台壳体1的高度一致,两个所述收盘车2的下端同样设有万向轮10,两个所述收盘车2的后端均设有第二把手12,两个所述收盘车2的内部均设有筷子回收区5和勺子回收区6,所述筷子回收区5和勺子回收区6之间通过隔板隔开,两个所述收盘车2内部还设有盘子回收区,所述盘子回收区内均对称设有支柱8,所述支柱8与收盘车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柱8与收盘车2的内壁之间均设有间隙,所述两个支柱8与收盘车2内壁的间隙小于配重块14的宽度,两个所述收盘车2内位于两个所述支柱8上塔设有若干条皮带4,所述皮带4与两个所述支柱8滑动连接,所述皮带4的两端均设有配重块14,若干所述皮带4中部位于两个所述支柱8之间均设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重量小于配重块14的重量。
[00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20]本技术使用时,将筷子和勺子分别放入到筷子回收区5和勺子回收区6内,然后将盘子内剩余的残渣从收残口倒入到收残桶15内,然后将盘子放到皮带4上的支撑板7上,当支撑板7上的盘子数量逐渐增加时,支撑板7上的盘子的总重量会逐渐的大于配重块14的重量,盘子的总重量在大于配重块14的重量的过程中,支撑板7会逐渐的向收盘车2的内部底端移动,支撑板7移动后可为收盘车2的上方腾出空间,方便后续盘子的继续叠加摆放,直到皮带4下端的配重块14被支柱8阻挡无法在移动时才停止摆放盘子,当盘子收集完
成后,将收盘车2推到指定位置,最后将收盘车2内的盘子、筷子和勺子取出进行清洗即可,本使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残台与升降收盘车的组合设备,包括收残台壳体(1)、收残推车(13)和第一把手(3),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残台壳体(1)的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收残孔,所述收残推车(13)摆放在收残台壳体(1)的内部,所述收残推车(13)内均设有收残桶(15),所述收残台壳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收盘车(2),两个所述收盘车(2)的内部均设有筷子回收区(5)和勺子回收区(6),两个所述收盘车(2)内部还设有盘子回收区,所述盘子回收区内均对称设有支柱(8),两个所述收盘车(2)内位于两个所述支柱(8)上塔设有若干条皮带(4),所述皮带(4)的两端均设有配重块(14),若干所述皮带(4)中部位于两个所述支柱(8)之间均设有支撑板(7)。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栋高瞩王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