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马铃薯原种繁育网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10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马铃薯种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简易马铃薯原种繁育网棚,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外壁套设有网棚,所述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卡齿,所述框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连接销,所述连接销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壁套设有软套。该简易马铃薯原种繁育网棚,通过挡板的设置以及通过活动杆调节挡板的高度可以有效的挡住从土壤爬至网棚内的芽虫幼虫,由于芽虫幼虫的体积过小,相比一般的马铃薯原种繁育网棚幼虫不会轻易的从土壤爬至网棚内,对网棚内的马铃薯原种的生存环境进行有效的防护工作。工作。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马铃薯原种繁育网棚


[0001]本技术涉及马铃薯种植
,具体为一种简易马铃薯原种繁育网棚。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名山药蛋、洋芋、洋山芋、洋芋头、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阳芋、地蛋和土豆等,马铃薯在不同国度,名称称谓也不一样,如美国称爱尔兰豆薯、俄罗斯称荷兰薯、法国称地苹果、德国称地梨、意大利称地豆和秘鲁称巴巴等,与小麦、稻谷、玉米和高粱并称为世界五大作物。
[0003]马铃薯的种植繁育工作效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马铃薯原种繁育网棚的种类与功能越来越多,但是现有的马铃薯原种繁育网棚在使用时不能有效的防止芽虫的入侵,苗株的生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马铃薯原种的生长环境受到了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马铃薯原种繁育网棚,具备防芽虫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一般的马铃薯原种繁育网棚防芽虫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该马铃薯原种繁育网棚防芽虫效果不好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马铃薯原种繁育网棚,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外壁套设有网棚,所述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卡齿,所述框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机构。
[0008]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连接销,所述连接销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壁套设有软套,所述活动杆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活动杆的外壁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正面开设有长槽。
[0009]优选的,所述软套套设在把手的外壁,且软套为硅胶软套。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开设有内螺纹槽,且内螺纹槽的形状大小与外螺纹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活动杆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槽与固定架螺纹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为凹槽型设置,且把手的一端通过连接销和凹槽与活动杆活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为尖头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框架的一端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卡齿的数量为八十个至一百一十个,且八十个至一百一十个卡齿均匀设置在底板的底部。
[0014]优选的,所述轴承的内壁与活动杆的外壁固定连接,且轴承的外壁与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挡板通过轴承与活动杆活动连接。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马铃薯原种繁育网棚,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简易马铃薯原种繁育网棚,通过挡板的设置以及通过活动杆调节挡板的高度可以有效的挡住从土壤爬至网棚内的芽虫幼虫,由于芽虫幼虫的体积过小,相比一般的马铃薯原种繁育网棚幼虫不会轻易的从土壤爬至网棚内,对网棚内的马铃薯原种的生存环境进行有效的防护工作,活动杆底端设置的尖头部分可以轻松的插入土壤内部,并通过转动机构的转动带动活动杆通过外螺纹以及固定架的设置带动挡板向土壤内部插动,防止幼虫从缝隙内爬入网棚内部,同时转动机构的设置可以通过连接销的设置更加方便人们转动活动杆,在将挡板插入土壤内部时更加的省力,方便了人们的使用,底板底部设置的卡齿可以将框架和网棚有效的固定,增加与土壤的摩擦力,防止在大风天气时将网棚以及框架吹翻。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挡板与活动杆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转动机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框架机构与底板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2]图中:1、框架;2、网棚;3、底板;4、卡齿;5、固定架;6、活动杆; 7、转动机构;701、连接销;702、把手;703、软套;8、外螺纹;9、轴承; 10、挡板;11、长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4,一种简易马铃薯原种繁育网棚,包括框架1,框架1的外壁套设有网棚2,框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3,底板3的底部设置有卡齿 4,框架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5,框架1的一端与底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卡齿4的数量为八十个至一百一十个,且八十个至一百一十个卡齿4 均匀设置在底板3的底部,底板3底部设置的卡齿4可以将框架1和网棚2 有效的固定,增加与土壤的摩擦力,防止在大风天气时将网棚2以及框架1 吹翻,固定架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6,活动杆6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机构 7。
[0025]转动机构7包括连接销701,连接销701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把手702,把手702的外壁套设有软套703,软套703套设在把手702的外壁,且软套703 为硅胶软套,硅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弹性,活动杆6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8,活动杆6的外壁设置有轴承9,固定架5的顶部开设有内螺纹槽,且内螺纹槽的形状大小与外螺纹8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活动杆6通过外螺纹8和内螺纹槽与固定架5螺纹连接,活动杆6的一端为凹槽型设置,且把手702的一端通过连接销701和凹槽与活动杆6活动连接,活动杆6的一端为尖头设置,轴承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板10,挡板10的正面开设有长槽11,轴承9的内壁与活动杆6的外壁固定连接,且轴承9的外壁与挡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挡板10通过轴承9与活动杆6活动连接,通过挡板10的设置以及通过活动杆6调节挡板10的高度可以有效的挡住从土壤
爬至网棚2内的芽虫幼虫,由于芽虫幼虫的体积过小,相比一般的马铃薯原种繁育网棚幼虫不会轻易的从土壤爬至网棚2内,对网棚2内的马铃薯原种的生存环境进行有效的防护工作,活动杆6底端设置的尖头部分可以轻松的插入土壤内部,并通过转动机构7的转动带动活动杆6通过外螺纹8以及固定架5的设置带动挡板10向土壤内部插动,防止幼虫从缝隙内爬入网棚 2内部,转动机构7的设置可以通过连接销701的设置更加方便人们转动活动杆6,在将挡板10插入土壤内部时更加的省力,方便了人们的使用。
[0026]在使用时,将底板3罩在马铃薯原种培养地之上,通过把手702转动活动杆6,活动杆6外壁设置的外螺纹8以及固定架5上设置的内螺纹槽通过轴承9带动挡板10下移并将挡板10插入土壤内部,防止幼虫从地面爬至网棚2 上的缝隙内进入网棚2内部。
[0027]综上,该简易马铃薯原种繁育网棚,在使用时不会因为芽虫幼虫的体积过小轻易的从土壤爬至网棚2内,对网棚2内的马铃薯原种的生存环境进行有效的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马铃薯原种繁育网棚,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外壁套设有网棚(2),所述框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底部设置有卡齿(4),所述框架(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6),所述活动杆(6)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机构(7);所述转动机构(7)包括连接销(701),所述连接销(701)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把手(702),所述把手(702)的外壁套设有软套(703),所述活动杆(6)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8),所述活动杆(6)的外壁设置有轴承(9),所述轴承(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的正面开设有长槽(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马铃薯原种繁育网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套(703)套设在把手(702)的外壁,且软套(703)为硅胶软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马铃薯原种繁育网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5)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志俊
申请(专利权)人:蒲县昕源种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