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建筑电气施工保护管的穿线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电气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建筑电气施工保护管的穿线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电气部分,包括照明、消防、供电等电气系统在安装施工过程中,都需要敷设线缆,如电线、信号线等,而为了保护线缆,延长使用寿命,需要将线缆穿设在保护管内,而保护管基本都是敷设在板、梁、墙等的砼保护层里。
[0003]目前传统的穿线方法多是人工操作,工人用卷线盘来驱动牵引线移动,从而对线缆进行牵引穿管。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线缆数量多、长度大、保护管形状及走向受土建作业影响较大,人工手动穿线费时费力,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并且工作效率低下,很容易延长工期,从而增加施工费用的投入。
[0004]为了更方便快捷的进行穿线,一些专家学者对穿线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如王福兴在《电线管穿引线法》中提到利用空气压缩机的空气压力向一端电线管口吹气,并同时逐渐送入细腊绳,直至细腊绳从另一端跳出管外。再用细腊绳拉引线牵电线即可完成电线管穿线任务。郭伟在《一种旋转穿线小工具》中提到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建筑电气施工保护管的穿线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体(1)和后车体(2),所述前车体(1)和后车体(2)均包括中心结构件(3)和行走机构(4),所述中心结构件(3)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组所述行走机构(4),所述行走机构(4)通过可压缩结构与中心结构件(3)相连接,所述前车体(1)的中心结构件(3)和后车体(2)的中心结构件(3)之间通过万向轴(7)连接,所述后车体(2)设置有线缆夹线器(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电气施工保护管的穿线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压缩结构包括连接杆(8)和弹性件(9),所述连接杆(8)一端与中心结构件(3)相铰接,另一端与行走机构(4)相连接,所述弹性件(9)两端分别与连接杆(8)以及中心结构件(3)相铰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建筑电气施工保护管的穿线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8)通过与中心结构件(3)的铰接朝向中心结构件(3)的后端倾斜,所述连接杆(8)与中心结构件(3)的前端之间形成钝角,所述连接杆(8)与中心结构件(3)的后端之间形成锐角。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建筑电气施工保护管的穿线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9)为压簧,所述弹性件(9)连接于连接杆(8)与中心结构件(3)形成的锐角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自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