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庆佳专利>正文

泵控型船用舵机泵控系统伺服阀芯回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403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泵控型船用舵机泵控系统伺服阀芯回中装置,其包括壳体、伺服阀芯回中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伺服阀芯回中机构左端的伺服阀芯调节机构,所述伺服阀芯回中机构包括阀芯连杆底座、阀芯连杆、第一连杆套筒、第二连杆套筒、第一活塞连杆以及活塞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部分所述阀芯连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设有所述第一连杆套筒和第二连杆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利用活塞上止点的方式,使伺服阀芯准确的回到中位,以解决上述船舶舵机伺服阀芯不能够准确回到中位导致的跑舵问题。不能够准确回到中位导致的跑舵问题。不能够准确回到中位导致的跑舵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控型船用舵机泵控系统伺服阀芯回中装置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泵控型船用舵机泵控
,具体是泵控型船用舵机泵控系统伺服阀芯回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舵机是船舶的重要设备,直接关系着船舶的可操纵性,一旦发生故障,会对船舶的航行安全造成重大影响,进而造成巨大的损失。
[0003]目前安装在船舶上的泵控型舵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跑舵”现象。原因为泵控装置的伺服阀芯没有回到中位,使伺服油流入差动缸,油压使差动缸内伺服活塞运动,伺服活塞带动变量泵倾斜杆运动,变量泵排油使主油路中产生油压,进而使舵转动,造成“跑舵”。
[0004]目前泵控型船用舵机泵控系统伺服阀芯的回中装置由三个弹簧组成,伺服阀芯的一侧布置两个弹簧(内外部各一个)、另一侧布置一个弹簧;在力矩马达没有力作用在伺服阀芯上时,利用三个弹簧的作用力使伺服阀芯回中、回到原来的位置。
[0005]没有中位的固定点,只靠三个弹簧的作用力,伺服阀芯很难准确的回到中位。如果其中的一个弹簧弹力与初始值有变化,那么全部三个弹簧作用在伺服阀芯上的力就与初始值不同,伺服阀芯就不会回到初始的中位,进而造成舵机跑舵。
[0006]现有泵控型舵机配有中位调节机构,但只能临时调整,不能彻底改变中位不准。如要彻底调整中位,需按舵机说明书要求拆卸舵机泵控系统等,工作量较大,必要时船舶需停止航行运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此,本技术提出泵控型船用舵机泵控系统伺服阀芯回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泵控型船用舵机泵控系统伺服阀芯回中装置,其包括壳体、伺服阀芯回中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伺服阀芯回中机构左端的伺服阀芯调节机构,所述伺服阀芯回中机构包括阀芯连杆底座、阀芯连杆、第一连杆套筒、第二连杆套筒、第一活塞连杆以及活塞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部分所述阀芯连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设有所述第一连杆套筒和第二连杆套筒,所述第一连杆套筒和第二连杆套筒相对向的一端分别驱动连接有套设于所述阀芯连杆外表面上的第一连杆套筒驱动和第二连杆套筒驱动,且所述第一连杆套筒驱动和所述第二连杆套筒驱动的底端均滑动设置在所述阀芯连杆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杆套筒和第二连杆套筒上均固定设置有铰链,每个所述铰链分别铰连接在第一活塞连杆和第二活塞连杆的底端,所述第一活塞连杆和第二活塞连杆的顶端分别连接在固定于所述壳体内顶面上的所述活塞组件。
[0009]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底部的右侧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回中装置连接底座,且所述连接底座采用多个第二连接螺栓连接LVDT。
[0010]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阀芯连杆的两端均穿过所述壳体并伸出,且所述阀芯连杆
与所述壳体左、右两侧的接触端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阀芯连杆轴承和第二阀芯连杆轴承。
[0011]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缸、活塞以及活塞弹簧,所述活塞缸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顶面上,所述活塞缸内适配滑动设置有活塞底盘,所述活塞底盘的顶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活塞,且所述活塞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塞连杆和第二活塞连杆的顶端相铰连接,所述活塞底盘的底端面与所述活塞缸的内底面之间连接有所述活塞弹簧,所述活塞缸内底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活塞导杆的一端,所述活塞导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活塞底盘并伸入所述活塞的导向孔中。
[0012]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伺服阀芯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套筒和调节环,所述调节套筒适配套设在位于所述壳体左侧的部分所述阀芯连杆的外表面上,所述调节套筒的左端固定设置有调节套筒固定底座,且所述调节套筒固定底座的右侧面上均固定有固定螺母,所述调节套筒固定底座的左端安装在伺服阀芯装置壳体上,所述调节套筒的外表面上适配套设有所述调节环,所述调节套筒的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回中装置连接底座,所述第一回中装置连接底座与所述调节套筒固定底座和所述伺服阀芯装置壳体均采用第一连接螺栓配合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伺服阀芯的回中装置采用活塞缸上止点定位方式,准确定位伺服阀芯的中位,有效地消除了泵控系统伺服阀芯不能够准确回到中位而导致跑舵现象的缺陷;伺服阀芯回中装置与伺服阀芯连接处,采用了螺纹固定形式,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能够方便的对伺服阀芯回的位置进行永久性调节,有效的消除了原调节机构只能临时调节的缺陷,也消除了在永久性调节中位时,工作量大且需要停航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泵控型船用舵机泵控系统伺服阀芯回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泵控型船用舵机泵控系统伺服阀芯回中装置的伺服阀芯作用示意图;
[0016]图3为泵控型船用舵机泵控系统伺服阀芯回中装置中伺服阀芯回中机构作用伺服阀芯回到中位过程示意图。
[0017]图中:1、壳体;2、活塞缸;3、活塞;4、活塞导杆;5、活塞底盘,6、活塞弹簧;7、阀芯连杆;8、第一活塞连杆;9、第二活塞连杆;10;铰链;11、第一连杆套筒;12、第二连杆套筒;13、第一连杆套筒驱动;14、第二连杆套筒驱动;15、阀芯连杆底座;16、第一阀芯连杆轴承;17、第二阀芯连杆轴承;18、第一回中装置连接底座;19、第二回中装置连接底座;20、第一连接螺栓;21、第二连接螺栓;22、调节套筒;23、调节环;24、调节套筒固定底座;25、固定螺母;26、伺服阀芯装置壳体;A、伺服阀芯回中机构;B、伺服阀芯调节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19]实施例:请参阅附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泵控型船用舵机泵控系统伺服阀芯回中装置,其包括壳体1、伺服阀芯回中机构A以及设置于伺服阀芯回中机构A左端的伺服阀芯调节机构B,伺服阀芯回中机构A包括阀芯连杆底座15、阀芯连杆7、第一连杆
套筒11、第二连杆套筒12、第一活塞连杆8以及活塞组件,位于壳体1内的部分阀芯连杆7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一连杆套筒11和第二连杆套筒12,第一连杆套筒11和第二连杆套筒12相对向的一端分别驱动连接有套设于阀芯连杆7外表面上的第一连杆套筒驱动13和第二连杆套筒驱动14,且第一连杆套筒驱动13和第二连杆套筒驱动14的底端均滑动设置在阀芯连杆底座15上,第一连杆套筒11和第二连杆套筒12上均固定设置有铰链10,每个铰链10分别铰连接在第一活塞连杆8和第二活塞连杆9的底端,第一活塞连杆8和第二活塞连杆9的顶端分别连接在固定于壳体1内顶面上的活塞组件。具体的,阀芯连杆7的左端连接伺服阀芯,右端连接原有的LVDT。
[0020]本实施例中,壳体1底部的右侧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回中装置连接底座19,且连接底座19采用多个第二连接螺栓21连接LVDT;具体的,阀芯连杆7的左端连接伺服阀芯。
[0021]本实施例中,阀芯连杆7的两端均穿过壳体1并伸出,且阀芯连杆7与壳体1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泵控型船用舵机泵控系统伺服阀芯回中装置,其包括壳体(1)、伺服阀芯回中机构(A)以及设置于所述伺服阀芯回中机构(A)左端的伺服阀芯调节机构(B),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阀芯回中机构(A)包括阀芯连杆底座(15)、阀芯连杆(7)、第一连杆套筒(11)、第二连杆套筒(12)、第一活塞连杆(8)以及活塞组件,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部分所述阀芯连杆(7)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设有所述第一连杆套筒(11)和第二连杆套筒(12),所述第一连杆套筒(11)和第二连杆套筒(12)相对向的一端分别驱动连接有套设于所述阀芯连杆(7)外表面上的第一连杆套筒驱动(13)和第二连杆套筒驱动(14),且所述第一连杆套筒驱动(13)和所述第二连杆套筒驱动(14)的底端均滑动设置在所述阀芯连杆底座(15)上,所述第一连杆套筒(11)和第二连杆套筒(12)上均固定设置有铰链(10),每个所述铰链(10)分别铰连接在第一活塞连杆(8)和第二活塞连杆(9)的底端,所述第一活塞连杆(8)和第二活塞连杆(9)的顶端分别连接在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顶面上的所述活塞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控型船用舵机泵控系统伺服阀芯回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的右侧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回中装置连接底座(19),且所述连接底座(19)采用多个第二连接螺栓(21)连接LVDT。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控型船用舵机泵控系统伺服阀芯回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连杆(7)的两端均穿过所述壳体(1)并伸出,且所述阀芯连杆(7)与所述壳体(1)左、右两侧的接触端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庆佳
申请(专利权)人:韩庆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