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组件操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00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X射线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技术方案为:X射线组件操纵机构,包括组件主体和组件支架,组件主体通过组件支架支撑,组件支架的前端内设有操控组件,操控组件的中部设有控制盒,控制盒上装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控制盒的一端与第一辅助支架相连,第一辅助架上装有插座,插座通过线缆与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电连接,第一辅助架的外端通过第三端盖盖合,控制盒的另一端与第二辅助支架相连,第二辅助支架的外端通过第四端盖盖合,通过组件支架的合理布局,将控制盒放置在操作人员方便操作的位置,通过控制盒上的第一开关控制上下运动,通过控制盒上的第二开关控制左右运动,整个外形结构美观大方,实际使用效果好。实际使用效果好。实际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X射线组件操纵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X射线组件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X射线组件的操控机构。

技术介绍

[0002]X射线组件可以用来分析样本、X射线成像、灭菌以及其他应用,X射线组件通常可以将电子流定向到真空中的阴极、以及接收电子的阳极,当电子与阳极上的靶标碰撞时,其中一些能量可以作为X射线被发射,而其中一些能量可以作为热量被释放,所发射的X射线可以在样本处被定向以确定关于样本的信息。而目前的X射线组件操控复杂,不方便操作,难以满足现代X射线组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X射线组件的操纵机构,外形美观大方,结构简洁,方便操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X射线组件操纵机构,包括组件主体和组件支架,组件主体通过组件支架支撑。组件主体包括圆柱体外壳,圆柱体外壳的一端通过第一端盖密封,圆柱体外壳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端盖密封, 在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作用下,圆柱体外壳能够保证很好的密封性能,有效防水防尘。
[0005]组件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平行布置,第一之家与第二支架分置圆柱体外壳的两侧,保证圆柱体外壳的受力平衡。第一支架通过第一中间轴与第一端盖相连,第一中间轴的外端通过第一轴承端盖盖合,第一轴承端盖能够有效防水防尘;第二支架通过第二中间轴与第二端盖相连,第二中间轴的外端通过第二轴承端盖盖合,第二轴承端盖能够有效防水防尘。
[0006]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一端通过第三支架相连,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另一端通过操控组件相连。
[0007]操控组件包括控制盒,控制盒置于控制组件的中部,控制盒的操作面板上装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控制盒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内装有第一内嵌支架,第一内嵌支架置于控制盒内,第一内嵌支架上装有第一堵头,第一堵头为阶梯型结构,第一堵头的小口径端卡在第一内嵌支架内,第一堵头的大口径端卡在第一内嵌支架内,第一堵头上开有第一贯穿孔;控制盒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内装有第二内嵌支架,第二内嵌支架上装有第二堵头,第二堵头为阶梯型结构,第二堵头的小口径端卡在第二内嵌支架内,第二堵头的大口径端卡在第二内嵌支架内,第二堵头上开有第二贯穿孔。将控制盒布置在控制组件的中部,操作人员操控方便,操控效果好。
[0008]控制盒的外侧装有第一辅助支架,第一辅助支架的内部通过第一贯穿孔与控制盒的内部连通,第一辅助支架的外端口通过左端盖盖合,左端盖的中心处装有插座,插座通过线缆与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电连接,插座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第一开关控制外部设备的上下
运动,第二开关控制外部设备的左右运动。
[0009]控制盒的外侧还装有第二辅助支架,第二辅助支架的内部通过第二贯穿孔与控制盒的内部连通,第二辅助支架的外端口通过右端盖盖合。
[0010]第一辅助支架的外端口内设有第三堵头,左端盖通过三根螺栓与第三堵头相连,三根螺栓围绕左端盖的中心等角度间隔布置,第三堵头为阶梯型结构,第三堵头卡装在第一辅助支架内。
[0011]第二辅助支架的外端口内设有第四堵头,右端盖通过第一螺钉与第四堵头相连,第四堵头为阶梯型结构,第四堵头卡装在第二辅助支架。
[0012]第一支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平行布置,第二连杆倾斜布置,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通过第二连杆相连,第一连杆高于第三连杆布置,第一连杆通过第一中间轴与第一端盖相连,控制盒布置在操作人员方便操作的位置。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将控制盒布置在操控组件的中部,通过组件支架的合理布局,将控制盒放置在操作人员方便操作的位置,通过控制盒上的第一开关控制上下运动,通过控制盒上的第二开关控制左右运动,整个外形结构美观大方,实际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图。
[0017]图4为图2中A

A处的截面图。
[0018]图中,1为组件主体,11为圆柱体外壳,12为第一端盖,13为第二端盖,2为组件支架,201为第一支架,202为第二支架,203为第一中间轴,204为第一轴承端盖,205为第三支架,206为操控组件,207为控制盒,208为第一开关,209为第二开关,210为第一内嵌支架,211为第一堵头,212为第一贯穿孔,213为第二内嵌支架,214为第二堵头,215为第二贯穿孔,216为第一辅助支架,217为左端盖,218为插座,219为第二辅助支架,220为右端盖,221为第三堵头,222为第四堵头,223为第一连杆,224为第二连杆,225为第三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如图1

4所示,X射线组件操纵机构,包括组件主体1和组件支架2,组件主体1通过组件支架2支撑。组件主体1包括圆柱体外壳11,圆柱体外壳11的一端通过第一端盖12密封,圆柱体外壳1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端盖13密封, 在第一端盖12和第二端盖13的作用下,圆柱体外壳11能够保证很好的密封性能,有效防水防尘。
[0021]组件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201和第二支架202,第一支架201与第二支架202平行布置,第一之家与第二支架202分置圆柱体外壳11的两侧,保证圆柱体外壳11的受力平衡。第一支架201通过第一中间轴203与第一端盖12相连,第一中间轴203的外端通过第一轴承端
盖204盖合,第一轴承端盖204能够有效防水防尘;第二支架202通过第二中间轴与第二端盖13相连,第二中间轴的外端通过第二轴承端盖盖合,第二轴承端盖能够有效防水防尘。
[0022]第一支架201与第二支架202的一端通过第三支架205相连,第一支架201与第二支架202的另一端通过操控组件206相连。
[0023]操控组件206包括控制盒207,控制盒207置于控制组件的中部,控制盒207的操作面板上装有第一开关208和第二开关209,控制盒207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内装有第一内嵌支架210,第一内嵌支架210置于控制盒207内,第一内嵌支架210上装有第一堵头211,第一堵头211为阶梯型结构,第一堵头211的小口径端卡在第一内嵌支架210内,第一堵头211的大口径端卡在第一内嵌支架210内,第一堵头211上开有第一贯穿孔212;控制盒207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内装有第二内嵌支架213,第二内嵌支架213上装有第二堵头214,第二堵头214为阶梯型结构,第二堵头214的小口径端卡在第二内嵌支架213内,第二堵头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X射线组件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组件主体(1)和组件支架(2),所述组件主体(1)包括圆柱体外壳(11),所述圆柱体外壳(11)的一端通过第一端盖(12)密封,所述圆柱体外壳(1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端盖(13)密封;所述组件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201)和第二支架(202),第一支架(201)与第二支架(202)平行布置,所述第一支架(201)通过第一中间轴(203)与第一端盖(12)相连,所述第一中间轴(203)的外端通过第一轴承端盖(204)盖合,所述第二支架(202)通过第二中间轴与第二端盖(13)相连,所述第二中间轴的外端通过第二轴承端盖盖合;所述第一支架(201)与第二支架(202)的一端通过第三支架(205)相连,所述第一支架(201)与第二支架(202)的另一端通过操控组件(206)相连;所述操控组件(206)包括控制盒(207),控制盒(207)置于控制组件的中部,所述控制盒(207)的操作面板上装有第一开关(208)和第二开关(209),所述控制盒(207)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装有第一内嵌支架(210),所述第一内嵌支架(210)上装有第一堵头(211),第一堵头(211)上开有第一贯穿孔(212),控制盒(207)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装有第二内嵌支架(213),所述第二内嵌支架(213)上装有第二堵头(214),第二堵头(214)上开有第二贯穿孔(215);所述控制盒(2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仙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万科医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