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驱动器的自给式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395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性驱动器的自给式润滑结构,包括驱动器壳体,驱动器壳体上部安装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伸入驱动器壳体,驱动器壳体下部为外管,外管内腔上部转动安装丝杆,丝杆一端为光轴安装端,另一端为螺纹传动端,丝杆光轴安装端转动安装于外管顶部,并伸入驱动器壳体上部,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丝杆螺纹传动端外套设螺母,螺母外侧与外管内壁设有防转结构,螺母下端连接内管上端,内管下端连接前端接头,前端接头中设有前端流道,前端流道一端位于前端接头外侧,并安装加脂嘴,前端流道另一端位于内管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操作方便,降低操作时间,减少维护成本;润滑效果较传统方案有较大提升。升。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性驱动器的自给式润滑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线性驱动器
,涉及线性驱动器的自给式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线性驱动器行业内的大部分产品都是终生免维护的,但是随着一些工况对产品寿命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的维护愈发重要。其中,螺杆螺母组的寿命至关重要,而影响螺杆螺母寿命的较重要的因素便是润滑。线性驱动器螺杆螺母组的润滑一直都是行业内的难题,过去,大家都是把重点放在提升润滑脂的耐磨性能及耐候性能上,目前看来,想要有比较大的突破可能会十分困难了,因为螺杆螺母组上附着的润滑脂量非常少,即使润滑脂质量再好,一次加注后连续使用,润滑脂将会逐渐分脂、蒸发、氧化等,很难保证持续的润滑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螺杆螺母组进行后期加注润滑脂了。
[0003]传统的线性驱动器加脂方式是在线性驱动器外管上开孔,内管上也要开孔,在加脂前,需要启动线性驱动器,将外管和内管上两孔调整至重叠时才能进行加注操作,此种方式进行润滑脂的加注十分的麻烦,单机操作的时间也很长。于是,我们便对线性驱动器的内部结构进行了改进,使润滑脂加注的操作更加便捷,进而节省人工成本,同时,此种结构及加脂方案的润滑效果更佳,更利于线性驱动器寿命的延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驱动器的自给式润滑结构,能解决螺杆螺母组上附着的润滑脂量非常少,即使润滑脂质量再好,一次加注后连续使用,润滑脂将会逐渐分脂、蒸发、氧化的问题。
[0005]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线性驱动器的自给式润滑结构,包括驱动器壳体,驱动器壳体上部安装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伸入驱动器壳体,驱动器壳体下部为外管,外管内腔上部转动安装丝杆,丝杆一端为光轴安装端,另一端为螺纹传动端,丝杆光轴安装端转动安装于外管顶部,并伸入驱动器壳体上部,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丝杆螺纹传动端外套设螺母,螺母外侧与外管内壁设有防转结构,螺母下端连接内管上端,内管下端连接前端接头,前端接头中设有前端流道,前端流道一端位于前端接头外侧,并安装加脂嘴,前端流道另一端位于内管中。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螺母底部、内管内壁、前端接头顶部围成了储脂腔;螺母与内管内壁、前端接头与内管内壁之间安装密封圈。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内管内腔中部放置填充棒,填充棒中设有填充棒流道。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填充棒由塑料材质制成。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丝杆底部安装限位挡圈。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限位挡圈顶部安装弹性垫圈。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驱动电机水平安装于驱动器壳体上部,驱动电机
输出轴伸入驱动器壳体,并安装第一传动齿轮,丝杆光轴安装端安装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防转结构包括防转凸台和防转槽,防转凸台位于螺母外周,防转槽开于外管内壁,防转凸台嵌于防转槽中。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驱动电机包括驱动电机壳体和驱动电机转轴,驱动电机转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驱动电机壳体中,驱动电机转轴与驱动电机壳体之间设有摩擦机构;驱动电机转轴一端为止动端,摩擦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止转平台,驱动电机转轴止动端依次套设卡簧、挡片、弹簧、耐磨垫片、止转垫片;驱动电机止转平台连接止转垫片,驱动电机转轴通过传扭结构连接耐磨垫片、挡片;驱动电机转轴止动端连接卡簧,弹簧一端抵住挡片,另一端抵住耐磨垫片;驱动电机止转平台安装在驱动电机止动侧端盖外侧,驱动电机转轴止动端从外至内依次套设卡簧、挡片、弹簧、耐磨垫片、止转垫片,驱动电机止转平台上均布止转孔,止转垫片底部竖直均布止转销,止转销位于止转孔中。
[0014]本申请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0015]1、本技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操作方便,降低操作时间,减少维护成本。
[0016]2、本技术润滑效果较传统方案有较大提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0]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他的包括,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2]图1

2中,包括前端接头2、内管3、填充棒4、填充棒流道5、丝杆6、螺母7、外管8、储脂腔9、前端流道10等。
[0023]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线性驱动器的自给式润滑结构,包括驱动器壳体,驱动器壳体上部安装驱动电机18,驱动电机18输出轴伸入驱动器壳体,驱动器壳体下部为外管8,外管8内腔上部转动安装丝杆6,丝杆6一端为光轴安装端,另一端为螺纹传动端,丝
杆6光轴安装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外管8顶部,并伸入驱动器壳体上部,与驱动电机18输出轴连接。丝杆6螺纹传动端外套设螺母7。螺母7中心为螺纹结构,与丝杆6螺纹传动端连接;螺母7外侧与外管8内壁设有防转结构,保证螺母7在外管8中不产生转动。螺母7下端连接内管3上端,内管3下端连接前端接头2。
[0024]前端接头2中设有前端流道10,前端流道10一端位于前端接头2外侧,并安装加脂嘴1,前端流道10另一端位于内管3中,螺母7底部、内管3内壁、前端接头2顶部围成了储脂腔9。在螺母7与内管3内壁、前端接头2与内管3内壁之间安装密封圈。
[0025]为了减少润滑脂的用量,节约成本,在内管3内腔中部放置填充棒4,填充棒4由塑料材质制成,占据了内管3内腔中部的空间,使润滑脂可以直接作用于丝杆6与螺母7的润滑。填充棒4中设有填充棒流道5,用于连通内管3上部和下部。
[0026]为了防止螺母7转出丝杆6,在丝杆6底部安装限位挡圈。考虑到螺母6在接触限位挡圈时会发生磕碰,在限位挡圈顶部安装弹性垫圈。
[0027]驱动电机18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性驱动器的自给式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器壳体,驱动器壳体上部安装驱动电机(18),驱动电机(18)输出轴伸入驱动器壳体,驱动器壳体下部为外管(8),外管(8)内腔上部转动安装丝杆(6),丝杆(6)一端为光轴安装端,另一端为螺纹传动端,丝杆(6)光轴安装端转动安装于外管(8)顶部,并伸入驱动器壳体上部,与驱动电机(18)输出轴连接;丝杆(6)螺纹传动端外套设螺母(7),螺母(7)外侧与外管(8)内壁设有防转结构,螺母(7)下端连接内管(3)上端,内管(3)下端连接前端接头(2),前端接头(2)中设有前端流道(10),前端流道(10)一端位于前端接头(2)外侧,并安装加脂嘴(1),前端流道(10)另一端位于内管(3)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驱动器的自给式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螺母(7)底部、内管(3)内壁、前端接头(2)顶部围成了储脂腔(9);螺母(7)与内管(3)内壁、前端接头(2)与内管(3)内壁之间安装密封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驱动器的自给式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内管(3)内腔中部放置填充棒(4),填充棒(4)中设有填充棒流道(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驱动器的自给式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填充棒(4)由塑料材质制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驱动器的自给式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丝杆(6)底部安装限位挡圈。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驱动器的自给式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限位挡圈顶部安装弹性垫圈。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驱动器的自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子军王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宏霸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