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浆料电池反应腔集流体复合结构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392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浆料电池反应腔集流体复合结构层,其包括正极层、负极层以及它们之间的隔离板。其中,正极结构层或负极结构层由集流体基底,基底上垂直引发的导电触须,以及位于导电触须顶端的绝缘支撑板紧密接触构成。其中,导电触须垂直布设于集流体与绝缘支撑板之间,有利于电子在垂直方向上的传导。绝缘支撑板可以对导电触须起到一个支撑固定作用,同时可以减小浆料在流动过程中对隔离板的挤压,提高了安全性能;支撑板上对应的通孔结构利于锂离子传输,减小电池内阻。减小电池内阻。减小电池内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浆料电池反应腔集流体复合结构层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浆料电池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已经应用于 手机、电脑、手表等电子产品中,并逐步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和规模储能领域。 但电极制备流程复杂,工艺要求高。而锂浆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发展起来的电化 学储能技术,综合了锂离子电池和传统液流电池的优点,具有能量密度大、成 本低、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彼此独立等优点,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不间断 电源和军用电源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锂浆料电池由正负极集流体与隔离板之间的间隙形成反应腔。当反应腔体 厚度较小时,会减小反应的电流密度,降低电池的功率,并可能会在浆料流动 过程中发生堵塞。因此,需要增大反应腔体间隙,但是这样会增大浆料中电子 和离子传输路径,使得电池内阻增大,降低电池能量效率。然而,当电极采用 三维集流体或腔体中填充碳布、碳毡等时,又可能会在流动过程中拦截浆料中 活性材料,造成电解液与活性物质的分离。
[0004]CN1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浆料电池反应腔集流体复合结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复合结构层包括正极层、负极层以及它们之间的隔离板;所述正极层或负极层由集流体基底,基底上垂直引发的导电触须,以及位于导电触须顶端的绝缘支撑板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浆料电池反应腔集流体复合结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流体基底可以为实心结构或者包覆结构;正极集流体基底为不锈钢、镍或铝板中的任意一种或其对应的合金,正极集流体基底厚度为0.1mm~50mm;负极集流体基底为不锈钢、镍或铜板中的任意一种或其对应的合金,负极集流体基底厚度为0.1mm~5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浆料电池反应腔集流体复合结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触须为实心结构、空心结构或者包覆结构,导电触须由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形成;导电触须材质为铜、铝、镍、不锈钢、银、金、导电聚合物其中的任意一种;导电触须的直径大小为0.01~5mm,长度为0.01~5mm,相邻两根导电触须的间距为0.01mm~10mm;导电触须与集流体基底通过一体成型、焊接、粘结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接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浆料电池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亚伟巫湘坤薛兵张兰张锁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