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人工鱼礁
[0001]本申请涉及海洋牧场装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人工鱼礁。
技术介绍
[0002]人工鱼礁是一种人造水下聚鱼和增值藻类装备,用于改善海洋环境,吸引海洋生物和鱼类聚集,常用于海洋牧场,发展深远海休闲游钓产业。
[0003]常用的人工鱼礁常常使用呈四方框架结构的水泥块或者钢筋混凝土,在长期使用中钢筋结构容易锈蚀,造成外部混凝土开裂,且水泥和混凝土的自重较重,鱼礁很容易下沉。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常用的混凝土或水泥框架结构投放进海底后,在软泥较多的海底,人工鱼礁长期使用中很容易在自身重力下下整体沉到淤泥中,难以实现聚集鱼类,增值海藻,改善海洋鱼虾贝藻生存和生长环境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人工鱼礁下沉的情况,本申请制造一种新型人工鱼礁。
[0006]新型人工鱼礁,包括礁体,所述礁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四周围设有挡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挡板一端,所述底板远离所述挡板的一面四周围设有底沿。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包括礁体(1),所述礁体(1)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11)四周围设有挡板(13),所述底板(11)位于所述挡板(13)一端,所述底板(11)远离所述挡板(13)的一面四周围设有底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呈四边形,所述挡板(1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分挡板(131)和另外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分挡板(132),所述第一分挡板(131)上开设有相对应的位于同一高度的第一通水流孔(14),所述第二分挡板(132)上开设有相对应的位于同一高度的第二通水流孔(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水流孔(14)和第二通水流孔(15)均为长条形孔,所述第一通水流孔(14)和第二通水流孔(15)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底板(11),所述第一通水流孔(14)和所述第二通水流孔(15)沿长度方向贯穿所在的第一分挡板(131)和第二分挡板(132),所述第一通水流孔(14)和第二通水流孔(15)在竖直方向上交错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水流孔(15)最低端低于所述第一通水流孔(14),所述第二通水流孔(15)最低端与底沿(12)最低端之间的距离不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巧英,胡德燕,侯杰,路小光,王德连,王恒义,秦建恺,
申请(专利权)人:长岛县长山海珍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