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夹套球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38132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保温夹套球阀,包括有阀体、上阀杆、下阀杆、球芯和阀座密封组件,阀座密封组件的阀座上具有燕尾型刮刀密封部以及内圈延长部,球芯的密封面与燕尾型刮刀密封部配合,阀座与介质通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压环、弹簧、支撑垫圈、第二密封圈和垫块,密封座盖设置在阀体上并位于介质通道的端口处,阀座的内圈延长部套设在密封座盖的内圈。燕尾型刮刀密封部启闭过程刮除球芯球面上的颗粒,达到自清洁功能,保护密封副;阀座密封组件形成防尘结构,避免弹簧受到影响而造成对阀座与球芯的密封预紧配合,确保长周期运行下的高性能。确保长周期运行下的高性能。确保长周期运行下的高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夹套球阀


[0001]本技术涉及球阀,特别涉及保温夹套球阀。

技术介绍

[0002]国产三胺装置的工艺过程工艺介质主要含NH3、CO2、三聚氰胺粉末和催化剂,其工作温度为300℃~400℃,三胺气相易结晶、高温、有一定的腐蚀性,在工艺过程中,工艺气、物料的热气过滤器反吹、热气过滤器排渣、旋风分离器渣出料等环节需要高频快速动作、密封性好、耐磨、抗腐蚀的特殊阀门。
[0003]目前排渣阀、出料阀一般采用V型半球阀或球阀,由于介质的特性,大量聚合产品颗粒,对阀门密封面极度磨损。同时反应生成的粉末颗粒产品,在催化剂的活性下,粉末颗粒的硬度大且容易自聚结晶,高频次的动作对阀门的密封面带来极度磨损,容易造成阀门密封泄漏。
[0004]当从反应装置出来的三聚氰胺、三胺副产物及催化剂粉末进入到阀门间隙,随着温度降低会形成晶粒结晶,大量的晶粒会积聚在阀座腔、阀杆配合间隙内以及球面上结块,影响阀门动作而最终可能抱死阀门,同时对气动执行器也带来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保温夹套球阀,包括有阀体(1)、上阀杆(2)、下阀杆(3)、球芯(4)和阀座(5)密封组件,上阀杆(2)与下阀杆(3)分别与球芯(4)连接,上阀杆(2)与下阀杆(3)分别配置在阀体(1)上,球芯(4)设置在阀体(1)的阀腔内,其特征在于:阀座(5)密封组件包括有阀座(5),阀座(5)上具有燕尾型刮刀密封部(6)以及内圈延长部(7),球芯(4)的密封面与燕尾型刮刀密封部(6)配合设置,阀座(5)设置在阀体(1)的介质通道内,阀座(5)与介质通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8)、压环(9)、弹簧(10)、支撑垫圈(11)、第二密封圈(25)和垫块(12),垫块配有密封座盖(13),密封座盖(13)设置在阀体(1)上并位于介质通道的端口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快乐陈雷余朝中徐伟明王作靠苏立芝张玉金池海潮张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