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攀枝花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温差发电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371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温差发电管,涉及温差发电技术领域,一种温差发电管,包括多个环形串联电路单元,所述环形串联电路单元包括若干个P型半导体热电元件、若干个N型半导体热电元件和多个导电片,所述P型半导体热电元件和N型半导体热电元件通过导电片交错串联成环状形成所述的环形串联电路单元,所述环形串联电路单元包括有两个导电端口,多个所述环形串联电路单元通过导电端口电性连接形成管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温差发电结构设置为管状结构,将热源设置在内环,即温差发电管的内腔,使得热源被充分的利用,外环由于是敞开的空间,散热更加迅速,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电效果达到最佳,从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高效的利用废热进行发电。电。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差发电管


[0001]本技术涉及温差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温差发电管。

技术介绍

[0002]生活和工业中的废热无处不在,抽油烟机中的高温气体、汽车排放出的高温尾气、冶金炼钢企业排放出的高温液体等等均是可再次利用的热源,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利用价值。
[0003]就现目前而言,无论是工业还是生活中对废热的利用率极低,利用温差发电管对废热进行再次利用在生活中的实例几乎为零。
[0004]所以现在急需一种温差发电装置能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废热源来进行热电转换,实现能源的高效二次利用,达到能够节能减排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率利用废热的温差发电管。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温差发电管,包括多个环形串联电路单元,所述环形串联电路单元包括若干个P型半导体热电元件、若干个N型半导体热电元件和多个导电片,所述P型半导体热电元件和N型半导体热电元件通过导电片交错串联成环状形成所述的环形串联电路单元,所述环形串联电路单元包括有两个导电端口,多个所述环形串联电路单元通过导电端口电性连接形成管状结构。
[0008]优选的,多个所述环形串联电路单元通过导电端口并联形成所述的环形管状结构。
[0009]进一步的,环形管状结构包括内环和外环,内环和外环均设置有绝缘体,且导电片位于两个绝缘体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内环为温差发电管的热端,所述外环为温差发电管的冷端。/>[0011]优选的,所述绝缘体为陶瓷片。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内环壳体和外环壳体,内环壳体与位于内环的绝缘体配合,外环壳体与位于外环的绝缘体配合,且绝缘体位于内环壳体与外环壳体之间。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冷却管,所述冷却管镶嵌在外环壳体内,所述冷却管包括冷却管进水口和冷却管出水口,且冷却管内设置有冷却液。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通过将温差发电结构设置为管状结构,将内环设置为温差发电管的热端,外环设置为温差发电管的冷端,从而更好的利用本技术的结构特点,将热源设置在内环,即温差发电管的内腔,使得热源被充分的利用,外环由于是敞开的空间,散热更加迅速,使得本技术的发电效果达到最佳,从而本技术能够高效的利用废热进行发电;
[0016]2、本技术的环形串联电路单元具有弧度,可以完美的贴合于高温源,从而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
[0017]3、本技术将P型半导体热电元件和N型半导体热电元件密集规律排列,使得半导体热电元件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从而本技术具有更高的热电转换效率。
[0018]4、本技术由于是管状结构,可以直接套设在热源上,比如热管,热炉壁等等,方便使用的同时,有着更高效的废热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环形串联电路单元的正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环形串联电路单元的立体图;
[0022]图中所示:1

环形串联电路单元;101

P型半导体热电元件;102

N型半导体热电元件;103

导电片;104

导电端口;2

内环;3

外环;4

绝缘体;5

内环壳体;6

外环壳体;7

冷却管;701

冷却管进水口;702

冷却管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温差发电管,包括多个环形串联电路单元1,所述环形串联电路单元1包括若干个P型半导体热电元件101、若干个N型半导体热电元件102和多个导电片103,所述P型半导体热电元件101和N型半导体热电元件102通过导电片103交错串联成环状形成所述的环形串联电路单元1,所述环形串联电路单元1包括有两个导电端口104,多个所述环形串联电路单元1通过导电端口104电性连接形成管状结构。环形串联电路单元1如图2所示,P型半导体热电元件101和N型半导体热电元件102通过导电片103交错串联形成一个环形状,也就是P型半导体热电元件101与N型半导体热电元件102绕着圆周间隔排布,形成一个环形状,并且通过导电片103依次串联,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内环2和外环3的环形串联电路单元1,环形串联电路单元1包括有两个导电端口104,一个端口104为正极,另一个端口104为负极,本技术的温差发电管由多个环形串联电路单元1组成,环形串联电路单元1与环形串联电路单元1之间通过导电端口104电性连接从而形成管状结构,如图1所示,使用时,可以在两个导电端口104处连接导线,从而对外供电,一个环形串联电路单元1即为一个电源,多个环形串联电路单元1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电源,即为本技术的温差发电管;本技术通过将温差发电结构设置为管状结构,内环2与外环3之间形成温差,从而进行温差发电,内环2为闭合的空间,具有保温作用,使得内环2的温度被充分的利用,即提高了温度的利用率,而和外环3为敞开的空间,具有散热作用,从而内环2与外环3之间形成一个内环2保温,外环3散热的结构特征,优先的将内环2设置为温差发电管的热端,外环3设置为温差发电管的冷端,从而更好的利用本技术的结构特点,将热源设置在内环2,即温差发电管的内腔,使得热源被充分的利用,外环3由于是敞开的空间,散热更加迅速,使得本技术的发电效果达到最佳,从而本技术能够高效的利用废热进行发电,同时,本技术的环形串联电路单元1具有弧度,可以完美的贴合于高温源,从而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本技术将P型半导体热电元件101和N型半导体热电元件102
密集规律排列,使得半导体热电元件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从而本技术具有更高的热电转换效率。本技术由于是管状结构,可以直接套设在热源上,比如热管,热炉壁等等,方便使用的同时,有着更高效的废热利用率。
[0025]环形串联电路单元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并联,也可以为串联,当然也可以串联和并联并用,为了便于连接,同时降低本技术发热状况,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环形串联电路单元1通过导电端口104并联形成所述的环形管状结构。并联使得整个温差发电管电流更大,方便连接,发热量减少。
[0026]环形管状结构包括内环2和外环3,内环2和外环3均设置有绝缘体4,且导电片103位于两个绝缘体4之间。绝缘体4即为一层不导电的材料,用于防止本技术漏电。
[0027]根据本技术的结构内环2即可为温差发电管的热端,也可以为温差发电管的冷端,同理外环3即可为温差发电管的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差发电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环形串联电路单元(1),所述环形串联电路单元(1)包括若干个P型半导体热电元件(101)、若干个N型半导体热电元件(102)和多个导电片(103),所述P型半导体热电元件(101)和N型半导体热电元件(102)通过导电片(103)交错串联成环状形成所述的环形串联电路单元(1),所述环形串联电路单元(1)包括有两个导电端口(104),多个所述环形串联电路单元(1)通过导电端口(104)电性连接形成环形管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差发电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环形串联电路单元(1)通过导电端口(104)并联形成所述的环形管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温差发电管,其特征在于:环形管状结构包括内环(2)和外环(3),内环(2)和外环(3)均设置有绝缘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昊川张士举费之奎徐玲俐郑成松丁嘉骏邓玉芳唐艺珂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