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漂浮喷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358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漂浮喷泉灯。该太阳能漂浮喷泉灯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太阳能板和喷泉壳体,所述喷泉壳体构成漂浮部,以使其能够漂浮于液面之上,所述喷泉壳体包括位于轴向上方的碟形腔室和位于轴向下方的泵送腔室,所述碟形腔室的底壁水密地构成所述泵送腔室的顶壁,所述碟形腔室的顶部以水密方式设置所述太阳能板,所述泵送腔室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管按照贯穿所述喷泉壳体内腔方式布置,以用于将水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输送到所述碟形腔室之上而形成向外喷射的若干水柱。柱。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漂浮喷泉灯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漂浮喷泉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能源日益紧缺,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也逐步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尽可能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如今太阳能在照明领域应用较多,比如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景观灯等,其具有安全节能无污染,省电费免维护、无需复杂线路铺设等优点。而这些优点也给太阳能灯具增添了许多可变化的娱乐或装饰效果。然而,现有的太阳能景观灯,一般是固定安装在灯杆或草坪上,同传统景观灯相比,其只是改变了能源来源的方式,却未充分发挥太阳能的娱乐及装饰作用。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206504207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喷泉灯,包括壳体和穿设于壳体中心的水管筒;壳体为上开口的圆筒形壳体,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水管筒上下两端分别伸出上壳体和下壳体;水管筒上下两侧的侧壁均布有固定孔,固定孔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连接杆;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圆周外沿对应均布有多个螺丝孔,使上壳体和下壳体能够通过螺丝紧固连接。其上壳体和下壳体都具有螺丝孔,固定更紧密,结构更结实可靠。具有更大的尺寸,实现喷泉的景观的大面积照射,能够实现更高光束的照射。但是,该专利技术仍存在如下的技术不足:该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灯光效果相对单一,难以给予观众立体丰富的美感;此外,该专利技术的壳体中多处使用螺丝紧固,因而在喷泉灯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喷泉壳体很容易发生渗水,进而损坏喷泉壳体内部的电子器件。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太阳能景观灯的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0004]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漂浮喷泉灯。该太阳能漂浮喷泉灯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太阳能板和喷泉壳体。所述喷泉壳体构成漂浮部,以使其能够漂浮于液面之上。所述喷泉壳体包括位于轴向上方的碟形腔室和位于轴向下方的泵送腔室。所述碟形腔室的底壁水密地构成所述泵送腔室的顶壁。所述碟形腔室的顶部以水密方式设置所述太阳能板。所述泵送腔室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管按照贯穿所述喷泉壳体内腔方式布置,以用于将水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输送到所述碟形腔室之上而形成向外喷射的若干水柱。
[0006]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碟形腔室内按照能够控制和/或驱动所述水泵和/或所述发光元件的方式设置有电路板,并且所述电路板连接有或集成有液体传感器。液体传感器能够用于控制水泵的启动和/或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的启动。
[0007]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液体传感器是由至少一个双针电极构成的。所述双针电极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直接电性接触。所述双针电极的另一端至少延伸至液面以下,以使得所述双针电极通过与液体接触来实现水泵和/或发光元件的电路选通。
[0008]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水管在穿过所述泵送腔室顶部区域按照能够防止所述泵送腔室内的液体渗入所述碟形腔室内部的方式设置有第一密封套。所述出水管以水密方式穿过所述太阳能板所在的顶部区域。
[0009]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泵送腔室内所述出水管偏置地连接于所述水泵的一侧,以使得所述喷泉壳体在所述水泵运转时自身不平衡运动作用下绕所述喷泉灯的轴向方向旋转的同时,还能使其沿径向方向移动。
[0010]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电路板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发光元件。位于下表面的发光元件构成第一发光部。位于上表面的发光元件构成第二发光部。
[0011]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喷泉壳体构成第一发光部的立体出光罩。所述立体出光罩由所述碟形腔室与大致筒状下部一体且平滑地连接而成。所述碟形腔室的外周面呈圆滑弧形,并且所述碟形腔室的外直径大于所述筒状下部的外直径。
[0012]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经由所述太阳能板所在的顶部区域出光的所述第二发光部构成顶部的点状光源,以用于为喷出的水柱赋予颜色。
[0013]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筒状下部由内外两层双层壳体构成。在所述双层壳体之间形成与所述碟形腔室联通且气密的腔室。所述筒状下部的内层壳体构成用于安装水泵的所述泵送腔室。
[0014]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该泵送腔室轴向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接口以用于安装过滤孔板,和/或用于在所述喷泉壳体下方外接其他部件。
[0015]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至少包括:
[0016]1、本技术朝向喷泉壳体外部出光的发光元件构成顶部的若干点状光源,顶部的点状光源作为第二发光部,其在出光方向上所形成的光锥与水柱形成干涉以为喷出的水柱赋予颜色,而朝向喷泉壳体内部出光的发光元件构成第一发光部,第一发光部通过彼此平滑连接的碟形腔室和筒状下部的外壁所形成的立体出光罩来实现均匀照明;
[0017]2、通过发光元件至少可以向喷泉壳体的轴向下方投射光线,以在位于喷泉壳体轴向下方的部分水域形成至少一种颜色的灯光景观,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增强本技术喷泉灯运行时的科幻感;
[0018]3、通过将水泵出水管偏置地连接于水泵的一侧,使得喷泉壳体在水泵运转时自身不平衡运动作用下绕喷泉灯的轴向方向旋转的同时,还能使其沿径向方向移动,从而与发光元件通过喷泉壳体发出的光线以及水泵喷出的水柱一起形成动态的喷泉景观。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列表
[0023]1:发光元件
ꢀꢀꢀꢀꢀꢀꢀꢀꢀꢀꢀ
2:喷泉壳体
ꢀꢀꢀꢀꢀꢀ
3:太阳能板
[0024]4:水泵
ꢀꢀꢀꢀꢀꢀꢀꢀꢀꢀꢀꢀꢀꢀꢀ
5:出水管
ꢀꢀꢀꢀꢀꢀꢀꢀ
6:电路板
[0025]7:液体传感器
ꢀꢀꢀꢀꢀꢀꢀꢀꢀ
8:第一密封套
ꢀꢀꢀꢀ
9:安装接口
[0026]10:过滤孔板
ꢀꢀꢀꢀꢀꢀꢀꢀꢀꢀ
201:碟形腔室
ꢀꢀꢀꢀ
202:筒状下部
[0027]202a:泵送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图1、图2和图3示出一种太阳能漂浮喷泉灯,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 1、太阳能板3和喷泉壳体2。
[0031]喷泉壳体2构成漂浮部,以使其能够漂浮于液面之上。喷泉壳体2包括位于轴向上方的碟形腔室201和位于轴向下方的泵送腔室202a。碟形腔室 201的底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漂浮喷泉灯,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1)、喷泉壳体(2)和太阳能板(3),所述喷泉壳体(2)构成漂浮部,以使其能够漂浮于液面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泉壳体(2)包括位于轴向上方的碟形腔室(201)和位于轴向下方的泵送腔室(202a),所述碟形腔室(201)的底壁水密地构成所述泵送腔室(202a)的顶壁,所述碟形腔室(201)的顶部以水密方式设置所述太阳能板(3),其中,所述泵送腔室(202a)内设置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出水管(5)按照贯穿所述喷泉壳体(2)内腔方式布置,以用于将水从所述水泵(4)的出水口输送到所述碟形腔室(201)之上而形成向外喷射的若干水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漂浮喷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腔室(201)内按照能够控制和/或驱动所述水泵(4)和/或所述发光元件(1)的方式设置有电路板(6),并且所述电路板(6)连接有或集成有液体传感器(7),其中,液体传感器(7)用于控制水泵(4)的启动和/或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发光元件(1)的启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漂浮喷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传感器(7)是由至少一个双针电极构成的,其中,所述双针电极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6)直接电性接触,所述双针电极的另一端至少延伸至液面以下,使得所述双针电极通过与液体接触来实现水泵(4)和/或发光元件(1)的电路选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漂浮喷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5)在穿过所述泵送腔室(202a)顶部区域按照能够防止所述泵送腔室(202a)内的液体渗入所述碟形腔室(201)内部的方式设置有第一密封套(8);并且所述出水管(5)以水密方式穿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轶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明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