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向可调型盲插胃肠营养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3535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33
一种方向可调型盲插胃肠营养管,设置有管体、引导机构以及装配于管体后端的支架,引导机构设置有导丝和至少一根芯丝,导丝与芯丝套装于管体内部,且导丝的前端与芯丝的前端固定连接,导丝的末端、芯丝的末端分别装配于支架。导丝与芯丝的前端焊接固定。导丝、芯丝中的至少一种的前端连接有软质头。芯丝设置为一根、两根或者三根。管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导丝、芯丝部分漏出于管体的开口。导丝或者芯丝的外表面覆设有软质保护层,芯丝的直径小于导丝的直径。该方向可调型盲插胃肠营养管,在插管过程中能够灵活调整方向,缩短了插管通过幽门的时间,提高了插管通过幽门的成功率,且插管过程中对人体消化道造成的损伤小。中对人体消化道造成的损伤小。中对人体消化道造成的损伤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向可调型盲插胃肠营养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方向可调型盲插胃肠营养管。

技术介绍

[0002]重病和重创均可引起机体代谢的改变,使机体的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如果机体长期处于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的过程中,就会造成机体严重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低下,进一步导致胃排空差、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等问题。重病或者重创患者手术后实施营养补给,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使病情缓解、病程缩短、病死率下降。通常认为在手术后12~24小时进行营养补给是安全的,有助于减少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等问题。
[0003]目前,对重病或者重创患者手术后实施营养补给的方式主要有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方式。肠外营养是从静脉内供给营养作为手术前后及重病或者重创患者的营养支持方式,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方式。现有的医学研究表明,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和病死率明显低于接受肠外营养的患者。所以,只要患者有胃肠道功能,首选肠内营养进行营养补给。对于重症胰腺炎、经胃喂养不耐受、反流误吸高风险患者尤其适合幽门后营养补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向可调型盲插胃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管体、引导机构以及装配于管体后端的支架;所述引导机构设置有导丝和至少一根芯丝,所述导丝与所述芯丝套装于所述管体内部,且所述导丝的前端与所述芯丝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导丝的末端、所述芯丝的末端分别装配于所述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可调型盲插胃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与所述芯丝的前端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可调型盲插胃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所述芯丝中的至少一种的前端连接有软质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向可调型盲插胃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丝设置为一根;或者所述芯丝设置为两根,且两根芯丝分布于导丝两侧,两根芯丝与中间的导丝呈一字型排列;或者所述芯丝设置为三根,三根芯丝围绕中间的导丝呈等边三角形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向可调型盲插胃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导丝、芯丝部分漏出于管体的开口;或者所述管体的前端为闭口,导丝和芯丝与管体前端抵接,管体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侧口。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向可调型盲插胃肠营养管,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颖川李备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涞富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