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管束沉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344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沉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平管束沉降器。一种水平管束沉降器,包括沉降器壳体,沉降器壳体一端设有进水端口,一端设有出水端口,沉降器壳体为长方体箱型结构,其上下两面设有垂向排泥孔,前后两面设有侧向排泥孔;沉降器壳体内沿流体流动方向垂直设有中心分水板,中心分水板两侧分别倾斜设有沉降分离板,沉降分离板与中心分水板将沉降器壳体分割成若干水平管束状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平管沉降分离板倾斜设计,实现水平管无阻力侧面垂直排泥,通过使用多模块对插,承插部自然形成封闭排泥道,降低沉降池的占地面积,在实现液固分离的同时,提高沉降效率,降低处理成本。处理成本。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平管束沉降器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沉降
,特别涉及一种水平管束沉降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政给排水、环保污水处理,冶金、化工固液分离等各个行业的水处理、污水处理、雨水处理等广泛需要固液分离处理装置。而现有公知的污水化学絮凝后的沉降器为浓密池,浓密池由沉降池与浓密机设备组成。加入絮凝剂的料浆进入浓密机中心缓冲筒,在中心缓冲筒形成环流,起到降低环流对泥层冲击的作用,同时也使矿浆和絮凝剂得到充分混合,强迫矿浆沿水平方向向四周扩散,避免冲击沉泥层,已絮凝的大颗粒向下沉降,液体则穿过沉泥层上升,沉泥层具有过滤作用,使细粒无法随液体上升,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目的。
[0003]在浓密池的长度一定,絮凝效果相同的条件下,浓密池的沉降速率由沉降池深度H决定,H越小即沉降池越浅,沉降速率越快、可被去除的悬浮物颗粒越小。这是20世纪初,哈真(Hazen)提出的浅池理论。但是,传统浓密池由于浓密机设备体积、外部场地等原因,一般较大较深,这大大影响了浓密固液分离效率和效果,而根据浅池理论原理开发的斜管(板)沉降池等均存在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差、综合造价高、维护困难、耗材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斜管(板)沉降池等均存在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差、综合造价高、维护困难、耗材高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平管束沉降器,它不易堵塞,易清理处理效果好;它可降低沉降池的占地面积,在实现液固分离的同时,提高沉降效率;它安装方便,成本低。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水平管束沉降器,包括:沉降器壳体,所述的沉降器壳体一端设有进水端口,一端设有出水端口;所述的沉降器壳体为长方体箱型结构,其上下两面分别设有垂向排泥孔,前后两面分别设有侧向排泥孔;所述的沉降器壳体内沿流体流动方向垂直设有中心分水板,所述的中心分水板两侧分别设有沉降分离板,所述的沉降分离板与所述中心分水板将所述沉降器壳体分割成若干水平管束状流道,所述沉降分离板与所述中心分水板连接的一侧高度大于所述沉降分离板与所述沉降器壳体连接的一侧高度。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端口内设有进水端插孔段,所述进水端插孔段与所述出水端口外侧相匹配。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端口外侧对应所述沉降器壳体前后两面垂向上分别设有进水端泥道隔离凸台,所述出水端口外侧对应所述沉降器壳体前后两面垂向上分别设有出水端泥道隔离凸台,所述进水端泥道隔离凸台的厚度与所述出水端泥道隔离凸台的厚度相同,所述进水端泥道隔离凸台的与所述出水端泥道隔离凸台之间形成侧面排泥道。
[0008]进一步的,所述垂向排泥孔为圆形孔,所述侧向排泥孔为圆角矩形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侧向排泥孔圆角矩形孔的矩形长边方向下沿与所述沉降分离板表面相切。
[0010]进一步的,所述垂向排泥孔的直径d范围为10mm≥d≥5mm,所述侧向排泥孔的长边方向直径D1范围为14mm≥D1≥8mm,所述侧向排泥孔的短边方向直径D2范围为10mm≥D2≥5mm,相邻的所述的垂向排泥孔圆心之间的距离d1范围为200mm≥d1≥100mm,相邻的所述的侧向排泥孔中心之间的距离d2范围为200mm≥d2≥100mm。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分水板同一侧面的所述的沉降分离板呈平行设置。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水平管沉降分离板倾斜设计,实现水平管无阻力侧面垂直排泥,由于排泥道垂直向下,不易堵塞,易清理。2、本技术通过使用多模块对插,承插部自然形成封闭排泥道,降低沉降池的占地面积,在实现液固分离的同时,提高沉降效率,沉淀效率是同等大小平流式沉淀池的10倍以上。3、本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可根据现场需求进行组装,安装方便,在现有的调节池内即可安装。
[0013]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14]通过水平管沉降分离板倾斜设计,实现水平管无阻力侧面垂直排泥,通过使用多模块对插,承插部自然形成封闭排泥道,降低沉降池的占地面积,在实现液固分离的同时。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水平管束沉降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水平管束沉降器组合使用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

进水端口;2

沉降器壳体;3

垂向排泥孔;4

出水端口;5

出水端泥道隔离凸台;6

侧向排泥孔;7

侧面排泥道;8

进水端泥道隔离凸台;9

进水端插孔段;10

中心分水板;11

沉降分离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
[0019]为了克服现有斜管(板)沉降池等均存在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差、综合造价高、维护困难、耗材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所示一种水平管束沉降器,本技术通过水平管沉降分离板倾斜设计,实现水平管无阻力侧面垂直排泥,通过使用多模块对插,承插部自然形成封闭排泥道,降低沉降池的占地面积,在实现液固分离的同时,提高沉降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0020]如图1所示,一种水平管束沉降器,一种水平管束沉降器,包括:沉降器壳体2,所述的沉降器壳体2一端设有进水端口1,一端设有出水端口4;所述的沉降器壳体2为长方体箱型结构,其上下两面分别设有垂向排泥孔3,前后两面分别设有侧向排泥孔6;所述的沉降器壳体2内沿流体流动方向垂直设有中心分水板10,所述的中心分水板10两侧分别设有沉降分离板11,所述的沉降分离板11与所述中心分水板10将所述沉降器壳体2分割成若干水平管束状流道,所述沉降分离板11与所述中心分水板10连接的一侧高度大于所述沉降分离板11与所述沉降器壳体2连接的一侧高度。
[0021]本技术通过在所述的沉降器壳体2内沿流体流动方向垂直设有中心分水板10,并在所述的中心分水板10两侧分别设有沉降分离板11,从而将所述沉降器壳体2分割成
若干水平管束状流道,同时所述沉降分离板11与所述中心分水板10连接的一侧高度大于所述沉降分离板11与所述沉降器壳体2连接的一侧高度,使所述沉降分离板11形成了特有的倾斜结构,使水平管束状流道形成有规律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排列,在设定的雷诺数和佛诺德数条件下,水平管束内的水流为层流,悬浮物在重力的作用下垂直下沉,当沉淀物下沉到水平管束沉降分离板11底部时,从侧向排泥孔6排出,实现沉积物和水的即时分离,而且由于沉降器壳体2内中心分水板10和沉降分离板11的设计,提高了沉降器抗冲击负荷过流能力强,运行可靠。
[0022]实施例2
[002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优选地,所述进水端口1内设有进水端插孔段9,所述进水端插孔段9与所述出水端口4外侧相匹配。
[0024]实际使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管束沉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沉降器壳体(2),所述的沉降器壳体(2)一端设有进水端口(1),一端设有出水端口(4);所述的沉降器壳体(2)为长方体箱型结构,其上下两面分别设有垂向排泥孔(3),前后两面分别设有侧向排泥孔(6);所述的沉降器壳体(2)内沿流体流动方向垂直设有中心分水板(10),所述的中心分水板(10)两侧分别设有沉降分离板(11),所述的沉降分离板(11)与所述中心分水板(10)将所述沉降器壳体(2)分割成若干水平管束状流道,所述沉降分离板(11)与所述中心分水板(10)连接的一侧高度大于所述沉降分离板(11)与所述沉降器壳体(2)连接的一侧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平管束沉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口(1)内设有进水端插孔段(9),所述进水端插孔段(9)与所述出水端口(4)外侧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平管束沉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口(1)外侧对应所述沉降器壳体(2)前后两面垂向上分别设有进水端泥道隔离凸台(8),所述出水端口(4)外侧对应所述沉降器壳体(2)前后两面垂向上分别设有出水端泥道隔离凸台(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钧博马韵秋张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中天含能材料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