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纽扣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3441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包纽扣电池,包括软包壳体和极芯,软包壳体包括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密封连接,以在两者的内侧形成容纳腔,极芯容纳在容纳腔内,极芯上引出极性不同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第一极耳从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之间穿出软包壳体,第二极耳从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之间穿出软包壳体;第一极耳从极芯的外周面引出,且第一极耳的位于容纳腔内的部分在极芯的轴向上未超出极芯的两轴向端面。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极耳从极芯的外周面上引出,使得第一极耳位于极芯的两个轴向端面所在平面之间,完全避免第一极耳伸出极芯的轴向端面以外从而刺破软包壳体的绝缘层,提高软包纽扣电池H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包纽扣电池


[0001]本技术属于软包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软包纽扣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软包电池为采用聚合物(通常为铝塑复合膜)作为外壳的电池。与硬壳电池相比,软包纽扣电池具有安全性好、质量轻、能量密度高、电化学性能良好及寿命长等优点。
[0003]软包钮扣电池为软包电池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电池体积小、厚度较薄及能量密度高,因此,软包纽扣电池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器产品中。软包纽扣电池的软包壳体包括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极耳焊接在极芯的极片上,并从极芯的一端引出;为了将极芯封装在软包壳体内及极耳穿出软包壳体,需要对极耳的伸出极芯轴向端面的部分进行弯折,以方便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的封装。
[0004]然而,现有软包纽扣电池的极耳凸出于极芯轴向端面的部分的高度较高,导致该部分极耳容易刺穿软包壳体内侧的绝缘层,使得软包纽扣电池在Hi

pot测试时容易造成极耳

极壳短路测试不良,造成极芯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软包纽扣电池的极耳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包壳体和极芯,所述软包壳体包括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第二半壳密封连接,以在两者的内侧形成容纳腔,所述极芯容纳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极芯上引出极性不同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从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之间穿出所述软包壳体,所述第二极耳从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之间穿出所述软包壳体;所述第一极耳从所述极芯的外周面引出,且所述第一极耳的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部分在所述极芯的轴向上未超出所述极芯的两轴向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芯由第一极片、隔膜和第二极片卷绕成型,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极性相反,所述第一极片上引出所述第一极耳,所述第二极片上引出所述第二极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极片的最外圈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极耳的另一端向外弯折并从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之间穿出所述软包壳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的最外圈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极芯的一轴向端面开口的第一U型缺口,所述第一极耳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极片的最外圈的内表面,所述第一极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U型缺口向外弯折,并从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之间穿出所述软包壳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纽扣电池,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李升高周燕金炜
申请(专利权)人:曙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