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冷却的内冷式吸氨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30439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冷却的内冷式吸氨塔,包括吸氨机构和内冷机构;吸氨机构包括塔体组件、防倒流组件、第一水泵、挡板、泡罩塔板、托板和挡块;塔体组件包括塔圈和进气管;防倒流组件连接塔圈内壁,与进气管相贴合;第一水泵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通塔圈底部和顶部;泡罩塔板、所述托板、挡板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塔圈内壁,托板和所述挡块至少设置六个,托板交替等距分布,为向下倾斜结构,托板与挡块一一相对应;内冷机构包括导热垫、换热管、第二水泵、冷凝器、冷水箱、进水管、出水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降低吸氨塔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有利于吸氨塔的正常运行,提高了吸氨效率。提高了吸氨效率。提高了吸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冷却的内冷式吸氨塔


[0001]本技术涉及纯碱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效冷却的内冷式吸氨塔。

技术介绍

[0002]吸氨塔是一种用除掉钙、镁及盐泥的精盐水吸收从制碱过滤母液中蒸馏出来的NH3及CO2气体,从而制得中间产品
‑‑
氨盐水的设备,而现有的内冷式吸氨塔冷却效果不理想,吸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仅仅通过风冷或者水冷进行冷却,风冷冷却慢但持久,水冷冷却快但是不能持久,这样会导致吸氨塔温度过高,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停止运行来进行冷却,不利于吸氨塔的正常运行,降低了吸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冷却的内冷式吸氨塔,可有效降低吸氨塔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有利于吸氨塔的正常运行,提高了吸氨效率。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高效冷却的内冷式吸氨塔,包括吸氨机构和内冷机构,所述内冷机构设置于吸氨机构外壁;
[0006]所述吸氨机构包括塔体组件、防倒流组件、第一水泵、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冷却的内冷式吸氨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氨机构(10)和内冷机构(20),所述内冷机构(20)设置于吸氨机构(10)外壁;所述吸氨机构(10)包括塔体组件(110)、防倒流组件(120)、第一水泵(140)、挡板(160)、泡罩塔板(170)、托板(180)和挡块(190);所述塔体组件(110)包括塔圈(111)和进气管(112),所述进气管(112)设置于塔圈(111)中下部外壁且与其内部连通;所述防倒流组件(120)连接于塔圈(111)内壁,所述防倒流组件(120)与进气管(112)相贴合;所述第一水泵(140)安装于塔圈(111)外壁,所述第一水泵(140)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通塔圈(111)底部和顶部;所述泡罩塔板(170)、所述托板(180)、挡板(160)由上至下依次安装于塔圈(111)内壁,所述挡板(160)位于进气管(112)处,所述托板(180)和所述挡块(190)至少设置为六个,所述托板(180)交替等距分布,所述托板(180)为向下倾斜结构,每个所述托板(180)较高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塔圈(111)内壁,较低的一端悬空,且悬空端与塔圈(111)内壁之间设置有挡块(190),且所述挡块(190)固定于塔圈(111)内壁,所述托板(180)与挡块(190)一一相对应;所述内冷机构(20)包括导热垫(210)、换热管(220)、第二水泵(230)、冷凝器(240)、冷水箱(250)、进水管(260)、出水管(270)、第一连接管(280)和第二连接管(290);所述导热垫(210)包裹于塔圈(111)外表面,所述换热管(220)包裹于导热垫(210)外表面,所述第二水泵(230)、冷凝器(240)和冷水箱(250)固定于换热管(220)外侧,所述第二水泵(230)的出水端通过进水管(260)与换热管(220)连通,所述第二水泵(230)的进水端通过出水管(270)与冷水箱(250)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冷水箱(250)的进水口通过第一连接管(280)与冷凝器(240)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冷凝器(24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娜李满枝李治水闵文伟杜晓宇程毓琪徐培赵赛周虎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