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缓冲带生物滞留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缓冲带生物滞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前许多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并且城市对生产和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导致供水水源被污染,使城市水资源更加短缺,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0003]随着水环境逐渐恶化,黑臭水体治理成为国内环保行业的重点关注对象,河道生态修复技术也逐渐收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大量的城市河道中,原本仅供地表雨水汇入河道的官网口,变成雨水和污水混流的官网口,成为污染河流的污水口。通过这类官网口流入河道的水体水质存在三种状况:以污染水为主、以雨水为主和雨水污水混流,这类水体通过地表径流、土壤渗入等方式由河道的边坡直接进入水体,过程缓慢,往往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导致部分河道变成了排污道。为防止河流水质被污染,切断进入河流的污染来源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措施。
[0004]目前,河道边坡缓冲带通常使用普通的草坪或植物对污染物进行消纳,下渗速率慢、效率低、净化效果差,上层土壤往往保水性、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缓冲带生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河道河岸上的渗透模块和生物净化模块,所述生物净化模块设置在所述渗透模块的下游位置;其中,所述渗透模块的上端开设有溢流口(1),且所述溢流口(1)前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渗透模块的底部布设有第一开孔盲管(2),所述第一开孔盲管(2)的一端与所述渗透模块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生物净化模块连通;所述生物净化模块的底部布设有第二开孔盲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河面至河底的方向,所述渗透模块依次包括复合填料层(4)、透水土工布层(5)和组合排水层;所述生物净化模块依次包括消能卵石层(6)、植物层(7)、壤土层(8)、透水土工布层(5)和组合填料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河面至河底的方向,所述组合排水层依次包括上碎石排水层(9)、透水土工布层(5)和下碎石排水层(10);其中,所述第一开孔盲管(2)布设在所述下碎石排水层(10)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开孔盲管(2)与所述下碎石排水层(10)交错布置;所述组合填料层依次包括陶粒填料层(11)、砾石填料层(12)和级配碎石填料层(13);其中,所述第二开孔盲管(3)布设在所述级配碎石填料层(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净化模块还包括两边成直角的两布一膜(14),所述两布一膜(14)设置在所述级配碎石填料层(13)底部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碎石排水层(9)的厚度为180
‑
220mm,且所述上碎石排水层(9)中碎石的粒径为5
‑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驰,袁敏航,曾松伟,吴华德,高叶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