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2863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复合纤维生态浮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的泡沫层、垒土层和生态纤维层,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的四周包覆有框架体,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的底部设有潜水泵,潜水泵一端连接汲藻头,且另一端连接喷水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该浮床具有一体性好,抗风浪能力强,植物覆盖度高,可主动净化浮床周围水体蓝藻,促进浮床周边水质提升等优点,通过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的四周包覆有的框架体,提升了浮床的抗风浪能力,通过引配水系统的设置,使得浮床周边的含藻水能通过汲藻头进入水泵,并通过喷水头将含藻水喷洒至浮板,进而实现对浮床周围水体蓝藻的主动净化。蓝藻的主动净化。蓝藻的主动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


[0001]本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
,具体来说是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持续推进,我国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其中生态浮床技术因具有操作简单、维护简单、景观效果好、利于生物栖息等优点,在水体污染治理及富营养化水体净化中得到广泛应用,其通过生物促沉、植物根系吸收、植物根系微生物降解等协同作用来净化水中氮、磷、COD,实现了水质的改善。
[0003]但常规的浮床存在以下问题:(1)使用年限短。目前浮床材质多为竹子、聚苯乙烯泡沫、高密度聚乙烯等材质,通过拼接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在风浪影响下,浮床连接件容易损坏,锈蚀,影响浮床使用寿命;(2)主动净化能力弱。浮床依靠水流从浮床根部流过,与根系及其附着微生物直接接触来吸收污染物。如水体水流较缓,则浮床对距离较远的水体净化能力弱。(3)抵抗风浪能力弱。由于浮床单体面积一般小于1平米,通过拼接方式难以形成较大面积的一体式浮床,因此在大风浪下容易被冲散,浮床目前多用于风浪较小的中小河道,而较少用于中大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纤维生态浮板,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的泡沫层、垒土层和生态纤维层,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的四周包覆有框架体,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的底部设有潜水泵,所述的潜水泵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汲藻头,且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位于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的上侧的喷水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层为聚氨酯材质,密度为30~300kg/m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垒土层的材质为活性纤维培养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体为不锈钢框架。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向超李松陈晓虎王莉项鹏海张志华顾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