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厅智能取票系统专用收纳盒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289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营业厅智能取票系统专用收纳盒,包含有盒体(101),所述盒体(101)中间沿其长度方向为一容纳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片状结构的收纳腔(102),该盒体(101)顶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条状结构的观察操作槽(103),且观察操作槽(103)与收纳腔(102)相连通,该观察操作槽(103)的槽壁向两侧凹陷形成有操作孔(104),所述收纳腔(102)的顶部设置有扫码孔(105),且扫码孔(105)与收纳腔(102)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营业厅智能取票系统专用收纳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可重复利用。使用方便且可重复利用。使用方便且可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营业厅智能取票系统专用收纳盒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收纳盒,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力营业厅中的智能取票系统上的收纳盒,属于智能设备在电力
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助服务终端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电力行业也开始逐渐开展智能无人营业厅的业务;如今,一般的办理业务均可通过自助机实现,但是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送还需人工进行通知和发放,当营业厅打印好增值税专用发票后进行电话通知客户前往取票,但是现状是来供电营业大厅办理业务的客户数量多、取发票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全程参与,排队时间长,办理手续繁琐,给企业客户开具发票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而且不可避免的存在取错发票的情况,为此,亟需一种智能取票系统替代常规的人工方式以解决上述问题;当时由于增值税专用发票需要给客户两张(抵扣联和留存联),因此常规设计中的存取方式无法借鉴,为此有研发机构采用信封装取的方式将两联发票装入同一信封中后,对信封进行编号和查找,但是如此一来极大的增加了操作时间(信封不易抓取),而且信封无法重复利用,因此增大了使用成本,为此,亟需一种收纳盒以匹配全新研发的智能取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成本低廉且操作效率高的营业厅智能取票系统专用收纳盒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营业厅智能取票系统专用收纳盒,包含有盒体,所述盒体中间沿其长度方向为一容纳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片状结构的收纳腔,该盒体顶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条状结构的观察操作槽,且观察操作槽与收纳腔相连通,该观察操作槽的槽壁向两侧凹陷形成有操作孔,所述收纳腔的顶部设置有扫码孔,且扫码孔与收纳腔相连通。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7]本技术无需额外在盒体上进行标注,通过扫码孔即可方便的进行机器扫描,相比于常规的人工标记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效率;且盒体上无需标注后可进行回收重复利用,极大的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一种营业厅智能取票系统专用收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0009]其中
[0010]盒体101、收纳腔102、观察操作槽103、操作孔104、扫码孔105。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营业厅智能取票系统专用收纳盒,包含有盒体101,所述盒体101中间沿其长度方向为一容纳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片状结构的收纳腔102,该盒体101顶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条状结构的观察操作槽103,且观察操作槽103与收纳腔102相连通,该观察操作槽103的槽壁向两侧凹陷形成有操作孔104(即操作孔104的直径大于观察操作槽103的槽宽),所述收纳腔102的顶部设置有扫码孔105,且扫码孔105与收纳腔102相连通;
[0012]使用时,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方便的插入收纳腔102内,并进行调整使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条码位于扫码孔105,从而无需在盒体101上做任何标记即可方便的识别所装入的发票;同时通过操作孔104可方便的对盒体101进行移动和转移,方便后续存贮和抓取。
[0013]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思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营业厅智能取票系统专用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盒体(101),所述盒体(101)中间沿其长度方向为一容纳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片状结构的收纳腔(102),该盒体(101)顶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条状结构的观察操作槽(103),且观察操作槽(103)与收纳腔(102)相连通,该观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斌斌周蓉蓉何辰锋袁野顾紫云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阴市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