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仿生栉水母结构的浮游动物养殖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2780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生栉水母结构的浮游动物养殖循环系统,属于海洋生物培育设备领域。该系统包括养殖缸、培养箱、出水管以及进水管。养殖缸为透明圆球形。出水管数量为2个,下端设于培养箱内;进水管包括主进水管、分进水管及次分进水管;主进水管上部设于养殖缸内,底部伸入培养箱内的中上部,4根分进水管上端分别与四个分出水孔相连,下端各分叉出2根次分进水管,次分进水管固定在养殖缸内部侧面,且上面开设有若干出水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浮游动物养殖方面,解决现有用于水螅体附着的水母养殖装置无法用于小型栉水母等浮游动物培养问题,具有集仿生、自动循环为一体,保证游泳能力弱的浮游动物养殖需求,实现微观展示与科教宣传为一体的特点。传为一体的特点。传为一体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栉水母结构的浮游动物养殖循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生物培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生栉水母结构的浮游动物养殖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母是海洋生物中低等的浮游动物,由于水母类形态特征多样,游泳变幻多姿,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水族养殖中,水母类是极具商业价值的养殖品种。但目前被人们熟知的水母类主要是大型的钵水母,对栉水母类的了解还很少,人们对个体较小的球形侧腕水母的了解就更少了。近年来,科学家对球形侧腕水母的生物学、生态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其特殊的身体结构有了深入的认识,但在栉水母的仿生、水族养殖等方面的研究还非常少。球形侧腕水母成<2cm,本身没有游泳器官,其主要靠身体外部的栉毛板的运动推动身体的旋转,栉毛板在夜间还可以发出蓝白色的光,其通过可以伸长出超过身体数十倍的触手进行捕食。球形侧腕水母没有分化细致的内部身体器官,摄食后的食物经过胃环流腔通往身体各处,从口端进入主辅水管和8条均匀分布全身的间辅水管。这种特殊的身体运行机制是其他生物所不具备的。
[0003]国内外目前已有的浮游动物养殖装置主要集中在水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栉水母结构的浮游动物养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缸,透明圆球形,顶部及底部均开设有开孔,所述养殖缸上部侧面对称开设有2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有筛网;培养箱,位于所述养殖缸下方;出水管,数量为2个,一端与所述养殖缸的所述出水口相连,另一端设于所述培养箱内;进水管,用于将所述培养箱中的含有饵料的水输送至所述养殖缸内,所述进水管进一步包括:主进水管,上部设于所述养殖缸内,并穿设过所述养殖缸底部的开孔,底部伸入所述培养箱内的中上部,所述主进水管与所述养殖缸底部的开孔之间密封连接,所述主进水管顶端侧面开设有四个分出水孔;分进水管,数量为4根,上端分别与所述四个分出水孔相连,下端各分叉出2根次分进水管,所述次分进水管均匀固定在所述养殖缸内部侧面,且所述次分进水管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栉水母结构的浮游动物养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出水管,设于所述养殖缸内,并套设于所述主进水管外,顶端设有过滤网盖,侧面对称开设有两个透水孔,透水孔上安装有筛网,所述主出水管靠近顶端的侧面开设有2个对称分布的分出水孔;分出水管,数量为2根,一端与所述2个对称分布的分出水孔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分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栉水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红孙德月朱笑林王言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