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单侧模板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板支撑体系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移动式单侧模板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领域经常有各种现浇混凝土构件,使用传统方式搭设模板,每一段都要搭设模板和支撑结构,模板和支撑结构需要重复安装和拆卸,施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移动式单侧模板支撑体系,能够解决模板和支撑结构需要重复安装和拆卸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移动式单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移动式单侧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模板,模板的正面用于浇筑混凝土;支撑结构,模板的背面通过伸缩装置连接支撑结构以用于调节模板与支撑结构的相对距离,支撑结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移动式单侧模板支撑体系,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通过支撑结构的伸缩装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单侧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500),所述模板(500)的正面用于浇筑混凝土;支撑结构(600),所述模板(500)的背面通过伸缩装置(610)连接所述支撑结构(600)以用于调节模板(500)与所述支撑结构(600)的相对距离,所述支撑结构(600)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单侧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600)包括:多个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立杆(100)和多个不同高度且互相平行的横杆(110),多个所述横杆(110)通过安装扣件分别与两个立杆(100)串联;多个纵杆(120),多个所述框架通过安装扣件与多个互相平行的纵杆(120)串联以形成多层立体支架;长斜杆(130)和中斜杆(150),所述长斜杆(130)和中斜杆(150)依次交错安装在多个框架内,所述长斜杆(130)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扣件连接所述框架顶端和底端的两个对角处,所述中斜杆(150)的倾斜方向与所述长斜杆(130)相反,所述中斜杆(150)的一端通过安装扣件连接框架内一个立杆(100)与对应纵杆(120)的中间层连接点,所述中斜杆(150)的另一端通过安装扣件连接框架内另一个立杆(100)的顶端;短斜杆(140),所述短斜杆(140)安装在所述长斜杆(130)所在的框架内,所述短斜杆(140)的一端通过安装扣件连接所述长斜杆(130)与所述立杆(100)底端的连接点,所述短斜杆(140)的另一端通过安装扣件连接所述框架的中间层连接点,所述中斜杆(150)的另一端与所述短斜杆(140)的另一端安装在同一根纵杆(12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单侧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扣件包括第一安装扣件(200)、第二安装扣件(300)和第三安装扣件(400),所述立杆(100)和所述横杆(110)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扣件(200)连接,所述立杆(100)和所述纵杆(120)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扣件(300)连接,所述长斜杆(130)、所述中斜杆(150)、所述短斜杆(140)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通过所述第三安装扣件(400)连接所述立杆(100)和所述纵杆(1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单侧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扣件(200)上设置有第一竖向安装槽(210)和横向安装槽(220),所述立杆(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迎军,孙利民,贺建军,温东洋,段剑,朱智俊,李丽,刘正伟,王海洋,曾契,汤翔,张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通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