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口径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2704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口径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小口径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包括:S10:制备管状支架;S20:在管状支架中接种平滑肌细胞;S30:将接种有平滑肌细胞的所述管状支架放入近生理脉动流环境中进行培养得到血管支架;S40:对所述血管支架进行脱细胞处理获得小口径人造血管。将接种有平滑肌细胞的所述管状支架放入近生理脉动流环境中进行培养得到血管支架,可以模拟血管支架真实生理环境,一方面刺激可以促使平滑肌细胞表达更多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另一方面也可以赋予血管支架与真实生理环境相适配的良好力学性能。之后脱细胞处理获得小口径人造血管,可以降低移植后的免疫反应。植后的免疫反应。植后的免疫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口径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脱细胞基质小口径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今社会,心血管类疾病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血管重建在临床外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球每年大约超过60万人需要接受各种血管外科手术,其中大多数都需要合适的血管移植物。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血管移植物主要包括自体血管、异体血管和人工合成血管,由于自体血管的来源有限以及异体血管的排异反应,使得人工血管移植术备受重视。目前,直径大于6毫米的大口径人工血管已经实现了商品化,而直径小于6毫米的小口径人工血管的临床应用非常令人失望。
[0003]近10余年,小口径人造血管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近些年来,脱细胞基质血管支架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制备由细胞外基质构成的组织工程血管获得了一定地成功。但是这些脱细胞基质后的血管支架存在力学性能差,与自体血管力学性能不能完全匹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口径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血管支架的力学性能与实际应用环境不匹配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口径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包括:S10:制备管状支架;S20:在管状支架中接种平滑肌细胞;S30:将接种有平滑肌细胞的管状支架放入仿生环境中进行培养得到血管支架;S40:对血管支架进行脱细胞处理获得小口径人造血管。
[000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S30中,仿生环境模拟与血管支架相对应的力学环境。
[000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力学环境包括对血管支架的生理脉动流和对血管支架的轴向机械牵张力。
[0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S10中,以生物可降解高分子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湿法纺丝、熔融纺丝或3D打印技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制备管状支架。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管状支架为有序或者无序的。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管状支架为纳米级或者微米级。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S40中,将血管支架放入含有1.8mM SDS、25mM EDTA、1M NaCl和0.12M NaOH的脱细胞溶液中处理多次。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血管支架放入脱细胞溶液处理至少5次。
[00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次将血管支架放入脱细胞溶液处理至少处理2小时。
[0014]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接种有平滑肌细胞的所述管状支架放入仿生环境中进行培养得到血管支架,可以模拟血管支架真实应用场景中环境,一方面刺激可以促使平滑
肌细胞表达更多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另一方面也可以赋予血管支架与真实应用场景相适配的良好力学性能。之后脱细胞处理获得小口径人造血管,可以降低移植后的免疫反应。
[0015]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小口径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9]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1]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经过研究发现,周期性机械牵张可以提高接种于血管支架上的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和弹性蛋白的表达,径向脉动应力可以改善组织工程血管的结构强度。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应用场景进行仿生环境模拟,从而可以得到更符合应用需要的人造血管,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小口径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S10:制备管状支架;S20:在管状支架中接种平滑肌细胞;S30:将接种有平滑肌细胞的所述管状支架放入仿生环境中进行培养得到血管支架;S40:对所述血管支架进行脱细胞处理获得小口径人造血管。
[0023]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接种有平滑肌细胞的所述管状支架放入仿生环境中进行培养得到血管支架,可以模拟血管支架真实应用场景中环境,一方面刺激可以促使平滑肌细胞表达更多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另一方面也可以赋予血管支架与真实应用场景相适配的良好力学性能。之后脱细胞处理获得小口径人造血管,可以降低移植后的免疫反应。
[0024]采用上述的小口径人造血管可用于小口径血管的修复以及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
[0025]可选的,在S30中,所述仿生环境模拟与所述血管支架相对应的力学环境。在该力学环境的力学刺激下,可以促使平滑肌细胞表达更多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从而赋予血管良好的力学性能。优选的,所述力学环境包括对所述血管支架的生理脉动流和对所述血管支架的轴向机械牵张力。生理脉动流可以为血管支架中的平滑肌细胞提供径向的牵张力,轴向的机械牵张力可以为血管支架中的平滑肌细胞提供轴向的牵张力,使得最终获得的小口径人造血管与真实应用场景相匹配。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S30中,可模拟不同动物的不同动脉段的生理脉动流和轴向机械牵张力,以制备出与之相对应的血管支架。
[0027]可选的,在S10中,以生物可降解高分子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湿法纺丝、熔融纺丝或3D打印技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制备管状支架。
[002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管状支架为有序的。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管状支架也可以为无序的。此外,也可以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口径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0:制备管状支架;S20:在管状支架中接种平滑肌细胞;S30:将接种有平滑肌细胞的所述管状支架放入近生理脉动流环境中进行培养得到血管支架;S40:对所述血管支架进行脱细胞处理获得小口径人造血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口径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0中,所述近生理脉动流环境模拟与所述血管支架相对应的生物力学环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口径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力学环境包括对所述血管支架的近生理脉动流和对所述血管支架的轴向牵张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口径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0中,以生物可降解高分子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湿法纺丝、熔融纺丝或3D打印技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制备管状支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口径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瑜波丁希丽张蔚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