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龙岩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雨水渗透排放回用一体化系统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269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雨水渗透排放回用一体化系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雨水渗透排放一体化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雨水渗透排放回用一体化系统施工方法,采用标准化施工,能加快施工速度与节约施工成本,并可以原有的空间进行再利用,节约空间,符合海绵城市的需求,能进行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提高土壤良性,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本施工方法的渗透雨水井的出水口高度高于进水口高度,但低于上游井的进水口高,雨水在渗透雨水井、渗透雨水管中充分渗透,又不影响过量雨水溢流,同时,能够降低水流流速,有利于雨水中杂物在渗透雨水井中沉淀。中沉淀。中沉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渗透排放回用一体化系统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排放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雨水渗透排放回用一体化系统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碳排放的增大,臭氧层的破坏,带来地球表面温度增高、雨水增多,常常因排水不畅、形成城市内涝,影响着城市交通,给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影响,对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甚至带来了财产损失和生命的代价。
[0003]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天灾人祸的发生,人们都在不断反思,也在不断地重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
[0004]大量硬化地面(如建筑屋面、路面、广场、停车厂等)改变了原地面的水文特性,干预了自然的水文循环,这种干预产生的效果是负面的:大量雨水流失,交通路面频繁积水影响正常生活,雨洪峰值变大加重排水系统负荷,土壤含水量减少,热岛效应及地下水位下降现象加剧等,使得建筑物中雨水的渗透排放存在的作业效率低、难以有效保证回用水质等问题。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雨水渗透排放回用一体化系统施工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渗透排放回用一体化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设计(1)雨水渗透排放一体化系统,由起点第一个检查井至最后一个检查井间的管道直径和敷设坡度,查看管道直径和敷设坡度是否满足雨水排放流量的要求,计算所得的各井点的标高,为井的出水管管内底标高;(2)井间的渗透管敷设坡度宜采用0.01~0.02,在下游检查井处,进水渗透管的管顶应在出水渗透管的管内底以下;(3)雨水渗透排放一体化系统的检查井间距,不大于渗透管管径的150倍;(4)渗透管的管径通常不小于200mm,塑料渗透管的开孔率不小于1.5%~3.0%;(5)雨水渗透排放一体化系统的检查井使用渗透检查井或集水渗透检查井,渗透检查井应有0.3m深的沉砂室;(6)雨水渗透排放系统的末端应设溢流井,溢流水排入雨水管道;第二步:土方开挖(1)测量放线:首先使用全站仪施测出渗透雨水口与渗透井中心,然后根据渗透雨水口与雨水井的尺寸和渗透雨水口与雨水井周围的结构计算出开槽尺寸,最后用白灰洒出渗透雨水口的开槽边线,以便开挖;(2)根据PP模块水池的设计以及地质状况,确定开挖的位置与深度,施工前需进行精确定位和计算开挖量与回填量,尽量减少超挖及回填工作量;(3)沟槽开挖:淘槽采用人工开挖,沟槽壁垂直,不放坡,对于渗透雨水口与雨水井,沟槽的平面尺寸根据渗透雨水口与雨水井的尺寸等结构尺寸确定,开挖完成后保护好沟槽壁,随挖随测沟底高程,防止超挖破坏原状土,槽底高程偏差≤20m,对于管道,施工要求更高,要求槽底高程偏差≤lOmm,不得破坏原状土;(4)PP模块水池土方开挖:开挖面为PP模块水池系统实际尺寸加回填夯实工作宽度,严格保证施工安全情况下,依据开挖深度及土壤状态放坡,断面应采用梯形(T)开挖并做好保护,应减少机械及人工的边坡扰动,消防通道超挖部分需进行分层夯实回填;第三步:渗透雨水口及进水管安装(1)铺设中砂:采用的中砂必须合格,砂的含泥量不太于3%,砂进场后应进行试验,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中砂采用人工铺设,工人使用铁锹进行初步整平,然后用平板振动夯整平夯实,渗透系数不小于1X10

4m/s;(2)铺设土工布:渗透雨水口外面的土工布呈袋子形状,土工布中心要与渗透雨水口中心重合,根据沟槽的尺寸和搭接长度,确定土工布的尺寸,然后对土工布进行下料,渗透雨水口土工布应铺设平整,将土工布上口敞开,待碎石铺设完成后,土工布上口合闭;(3)填埋底部碎石:铺设底部碎石的粒径为20~30mm,空隙率不小于39%,要求碎石洁净,碎石表面平整,碎石使用前应过筛,以增加碎石的渗透性能,使用平板振动夯夯实碎石,铺设完成后应复核底部高程是否符合设计高程,碎石铺设时预留一定的沉降量,沉降量的数据由试验段确定;(4)安放渗透雨水口及进水管:底部碎石验收合格后,开始安放渗透雨水口,渗透雨水口的安放位置必须准确,高程应满足设计高程的要求,如出现雨水口标高与设计标高不符时,必须抬出渗透雨水口,待底部碎石标高调整后,重新放入,井口高程偏差≤lmm,渗透雨
水口位置摆放正确后,安装进水管;(5)填埋碎石、包土工布:碎石回填应对称进行,碎石填至流水面以下处,采用平板振动夯夯实碎石并整平碎石表面,然后收紧土工布;(6)回填:回填至室外设计地面;第四步:渗透井安装(1)铺设中砂;(2)铺设土工布:渗透雨水井外面的土工布呈袋子形状,土工布中心要与渗透雨水井中心重合,根据沟槽的尺寸和搭接长度,确定土工布的尺寸,然后对土工布进行下料,渗透雨水沟土工布应铺设平整,搭接长度不小于500mm,将土工布上口敞开,待碎石铺设完成后土工布上口合闭,土工布单位面积质量为200~300g/m2,渗透性能大于所包覆渗透设施的最大渗水要求,满足保土性、透水性和防堵性的要求;(3)填埋底部碎石:铺设底部碎石的粒释为20~30mm,空隙率不小于39%,要求碎石洁净,碎石表面平整,复核底部高程是否符合设计高程,碎石铺设时预留一定的沉降量,沉降最的数据由试验段确定;(4)安放渗透井:如出现渗透井标高与设计标高不符时,必须抬出渗透井,待底部碎石标高调整后,重新放入,井口高程偏差小于等于10mm;(5)填埋碎石、包土工布;第五步:渗透管安装(1)铺设中砂:采用的中砂必须合格,中砂采用人工铺设,工人使用铁锹进行初步整平然后用平板振动夯整平夯实,渗透系数不小于l
×
10

4m/s;(2)铺设土工布:根据沟槽的尺寸和搭接长度,确定土工布的尺寸,然后对土工布进行下料,土工布应铺设平整,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500mm,将土工布上口敞开,待碎石铺设完成后,土工布上口合闭、搭接;(3)铺设底部碎石:铺设底部碎石的粒径为20~30mm,空隙率不小于39%,要求碎石洁净,碎石表面平整,复核底部高程是否符合设计高程;(4)渗透管铺设与连接:渗透井的出水高度高于进水面,但低于下游井的出水流水面高度,渗透管从渗透井开始连接;(5)填埋碎石,包土工布:渗透管连接完成后,调整渗透管的平面位置,对称回填渗透管两侧的碎石,然后回填渗透管顶部碎石,采用平板振动夯进行夯实,夯实后碎石表面高程与设计标高的偏差要符合规范要求,最后合拢土工布,土工布搭接长度大于500mm;第六步:出水管安装最后一级渗透井安装完成后,出水管前可以设计弃流井,弃流井通过管道与渗透井连接,一部分杂质通过弃流井流水市政排水与排污管道,一部分通过出口处安装的出水管,汇集最后一级各个渗透井的出水流向PP模块;第七步:PP模块安装(1)施工流程:底板浇筑

中沙找平层铺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涛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