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立式钛合金微通道内螺旋管板式换热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
,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立式钛合金微通道内螺旋管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航天、船舶和能源等行业的发展,传统热交换器已经无法满足上述领域对换热器工作温度、压力和功率重量比等方面要求。相比于传统散热器,微通道散热器在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同时,还有结构紧凑、单位体积换热面积大和换热效率高等特点。而相对于其他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传热系数更高、成本更低、占地面积更小且整体重量更轻,内部可由不同结构类型板片自由组合。超临界氮为微通道换热器内常用工作介质,有安全、资源丰富和临界压力更低等优点。由于超临界流体在拟临界区内物性参数剧烈变化,使其热流场在管内径向成分层分布,使用内螺旋结构可有效增加其换热强度。目前,能源消耗量急剧增加,对于换热器的强化传热研究已经成为热门领域,在节能环保和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价值。
[000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2778792U,公开了一种带导流区和圆角的微通道板式换热器芯体,它包括若干高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钛合金微通道内螺旋管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头夹紧螺栓穿孔(14)、出流矩形导管孔(6)、冷流体入口(9)和热流体入口(10)的顶部压板(1)、底部压板(5)和所夹的多层换热板(4),以及入流套管导管(2)、冷流体入口导流管(16)、热流体入口导流管(17)和双头夹紧螺栓(3),所述双头夹紧螺栓穿孔(14)位于顶部压板(1)、底部压板(5)和所有换热板四角处上下连通,所述双头夹紧螺栓(3)穿过所有双头夹紧螺栓穿孔(14)固定换热器整体,所述出流矩形导管孔(6)位于换热板(4)左右两侧出口导流板(12)出口两侧,贯穿所有换热板(4)和顶部压板(1),所述冷流体入口(9)位于入流套管导管(2)中心,热流体入口(10)位于入流套管导管(2)外围,所述入流套管导管(2)在入口导流板(13)中间穿过所有换热板(4)和顶部压板(1),所述顶部压板(1)位于换热器顶部平放,所述底部压板(5)在换热器底部平放同时充当换热器底座,所述换热板(4)多层上下平齐叠放夹在顶部压板(1)和底部压板(5)中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钛合金微通道内螺旋管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板(4)由四个对称摆放的双层盘管(11)、两个左右对称的出口导流板(12)和两个左右对称的入口导流板(13)组成,两个入口导流板(13)和两个出口导流板(12)分别位于换热板(4)的前后左右位置对称焊接,拼缝板(15)夹在双层盘管(11)和出口导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昌亮,辛镜青,许麒澳,姚安卡,尹鹏,刘俊秀,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