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着陆缓冲功能的月面足式机器人高性能行走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足式机器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着陆缓冲功能的月面足式机器人高性能行走足。
技术介绍
[0002]行走足是足式机器人(或者说足式移动平台)用于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其需要实现对整个机器人的支撑和提供可靠的抓地摩擦力,是足式机器人实现稳定行走的关键部件之一。
[0003]而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例如行星探测领域中,足式机器人着陆时,行走足的足端结构会承受很大的冲击力,这对足端结构的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0004]现有行走足的足端结构大多采用整球形足端结构,足端外壳表面一般采用光整表面,其着陆缓冲功能和防滑性能较差,切向摩擦力和抓地力不足,导致足式机器人移动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至少部分解决或改善相关技术中行走足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如何提升其着陆缓冲和抓地性能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着陆缓冲功能的月面足式机器人高性能行走足,所述具有着陆缓冲功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着陆缓冲功能的月面足式机器人高性能行走足,其特征在于,包括足架(1)、弹性件(2)和弹性足垫(3),所述弹性足垫(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足架(1)的下侧,所述弹性足垫(3)包括固定部(310)和活动部(320),所述固定部(31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弹性足垫(3)的外端,所述固定部(310)与所述足架(1)连接,所述弹性件(2)与所述活动部(320)连接,且所述活动部(320)随所述弹性件(2)的形变而变形,所述弹性足垫(3)的下侧设置有多个凸块结构(321),当所述弹性足垫(3)处于离地状时,所述活动部(320)至少部分向远离所述足架(1)的一侧凸出设置,所述弹性足垫(3)触地过程中,所述弹性件(2)的弹性势能增大,相邻所述凸块结构(321)之间的间距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着陆缓冲功能的月面足式机器人高性能行走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2)包括锥形螺旋弹簧(21),所述锥形螺旋弹簧(21)与所述弹性足垫(3)连接,其中,所述锥形螺旋弹簧(21)的小端连接于所述活动部(320)的中间区域,所述锥形螺旋弹簧(21)的大端延伸至靠近所述固定部(3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着陆缓冲功能的月面足式机器人高性能行走足,其特征在于,所述足架(1)靠近所述活动部(320)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112),所述限位槽(112)适于容置所述弹性件(2)的至少部分,以实现所述弹性件(2)的位置限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着陆缓冲功能的月面足式机器人高性能行走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2)还包括多个定位结构,各所述定位结构与所述锥形螺旋弹簧(21)连接,所述锥形螺旋弹簧(21)和/或所述定位结构至少部分嵌入所述弹性足垫(3)设置,当所述锥形螺旋弹簧(21)压缩至预设状态时,所述定位结构至少部分容置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112)。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具有着陆缓冲功能的月面足式机器人高性能行走足,其特征在于,所述足架(1)的下端面设置为弧面结构,所述限位槽(112)的边缘设置有导向面结构,所述导向面结构用于将所述弹性件(2)的至少部分导入或导出所述限位槽(112)。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着陆缓冲功能的月面足式机器人高性能行走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320)的中间区域设置有导向柱(13),所述足架(1)的下侧设置有导向槽(14),所述导向槽(14)的位置与所述导向柱(1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弹性足垫(3)触地过程中,所述弹性件(2)的弹性势能减小时,所述导向柱(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怀广,丁亮,葛力源,张楚,高海波,危清清,陈磊,邓宗全,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