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纤维长度理论最优值的热磨机磨片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磨机磨片设计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纤维长度理论最优值的热磨机磨片设计方法,属于热磨机磨片设计
技术介绍
[0002]热磨机磨片是热磨机直接分离木纤维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着纤维的分离质量和分离能耗。国外热磨机磨片生产厂商,对热磨理论研究较为深入,建立了完善的木材原料力学性能数据库,完全掌握了磨片齿形结构参数设置与研磨过程中木纤维几何形态变化之间的影响关系,形成了完善的热磨机磨片齿形结构参数设计理论,可针对纤维板厂的实际情况进行热磨机磨片的定制设计。他们根据纤维板生产厂原料的种类与配比,结合纤维板产品的实际用途要求,即对合格纤维的长度或直径尺寸的要求,能够设计出最适合的、符合纤维板厂现有热磨机使用的热磨机磨片齿形结构,使得磨片与该厂原料的匹配度最高,各研磨区研磨解离递进作用合理,磨片磨损均匀使用寿命长,生产的纤维合格率高,合格纤维的几何尺寸满足纤维板产品的实际用途要求,生产单位质量合格纤维消耗的能量低、成本低,大大增加了纤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纤维长度理论最优值的热磨机磨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计算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S11确定磨片分区数;S12确定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比;S13初步计算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S14验证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合理性;若磨片分区径向级差Γ≥0,则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分配合理;若磨片分区径向级差Γ<0,则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分配不合理,重复步骤S12~S14重新确定各分区径向长度;S15确定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终值;步骤2:计算磨片各分区纤维长度理论最优值S21确定磨片各分区纤维长度理论最优值初值计算数量;S22确定磨片各分区纤维长度理论最优值各初值径向位移;S23计算磨片各分区纤维长度理论最优值初值;S24计算磨片各分区纤维长度理论最优值;步骤3:确定磨片各分区齿形结构参数S31确定磨片各分区间隙;S32确定磨片各分区磨齿宽度;S33确定磨片各分区磨齿数量;S34确定磨片各分区磨齿倾角;S35确定磨片各分区齿槽宽度;S36确定磨片磨齿高度;S37确定磨片周向齿齿宽;S38确定磨片周向齿齿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纤维长度理论最优值的热磨机磨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1确定磨片分区数,具体为:式中,Q
f
四舍五入取整数,当Q
f
≥4时,取Q
f
=4,单位:个,D
w
为磨片外圆直径,单位:mm;所述S12确定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比,具体为:式中,L
f1
、L
f2
、...、分别为从磨片外圆至内圆各分区的径向长度,单位:mm;δ
f1
、δ
f2
、...、分别为从磨片外圆至内圆各分区的径向长度所占比例值,均取整数,取值范围3~6;所述S13初步计算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具体为:
式中,L
f1
、L
f2
、...、均取整数,单位:mm,D
n
为磨片內圆直径,单位:mm;所述S14验证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合理性,具体为:式中,Γ为磨片分区径向级差,若Γ≥0,则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分配合理;若Γ<0,则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分配不合理,重复步骤S12~S14重新确定各分区径向长度;所述S15确定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终值,具体为:式中,L
fzi
为磨片第i分区径向长度终值,单位: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纤维长度理论最优值的热磨机磨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1确定磨片各分区纤维长度理论最优值初值计算数量,具体为:式中,Q
xwci
为磨片第i分区纤维长度理论最优值初值计算数量,Q
xwci
四舍五入取整数,单位:个,当Q
xwci
>5时,取Q
xwci
=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纤维长度理论最优值的热磨机磨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2确定磨片各分区纤维长度理论最优值各初值径向位移,具体为:式中,L
mplij
为磨片第i分区第j纤维长度理论最优值初值径向位移,取整数,单位:mm,i=1、2、...、Q
f
,j=1、2、...、Q
xwci
,且令...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